——“三八”蚕桑场经验调查
湘西自治州农业局
调查组
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永顺县吊井岩公社树木大队“三八”蚕桑场,是一九七七年建立的大队企业,二十二名场员,二十名是妇女。三年来,她们利用山坡栽桑一百亩、共五万四千五百株。由于大队党支部加强了领导,场员们团结战斗,不断改善经营管理,精心培桑养蚕,桑叶一年比一年茂盛,蚕茧一年比一年高产,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多。一九八0年养春、夏、早秋、中秋四批蚕,共四十九张,产茧四千三百八十二点七斤,收入六千二百一十点八九元,平均每张蚕种产茧八十七点七斤,张平产值一百二十四点二二元。与一九七九年比较:养蚕数量增加25%,产茧量增加67.62%,收入增加60.1%。平均每张蚕种产茧提高34.l%,产值增加28.1%。其中春蚕八张,产茧八百三十五点五斤,张平产茧一百零四点四斤,蚕茧总收入一千三百八十三点三二元;夏蚕十七张,产茧一千六百四十点三斤,张平产茧九十六点三斤,蚕茧收入二千零六十六点四四元;早秋蚕十二张,产茧九百六十一点七斤,张平产茧八十点二斤,蚕茧收入一千四百五十四点四元;中秋蚕十二张,产茧八百八十斤,张平产茧七十三点二斤,蚕茧收入一千二百元。打破了所谓“山区自然条件差,栽桑养蚕高产难”的常规,取得了:“全年四批蚕,批批创高产”的好成绩。他们的基本经验是:
一、因地制宜
科学栽培桑树 他们根据新开山地植桑,土质较瘦,保水力差,又无灌溉条件等特点,栽桑前先进行作梯整土,开沟压青,施足底肥,按栽柑桔的标准栽桑,使桑树栽下后,虽然在较差的自然条件下,仍有一个相对地较好的生长环境,以保证正常生长。为了促进桑芽早发、多发,桑叶高产优质,在桑树培育管理和采叶方法上,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
l、改桑树夏伐为春伐。这里水利设施少,土壤保水能力差,秋旱来得早而持续时间
长。过去他们对桑树伐条,采取与平湖区的方法一样,幼林桑树连续进行二年春伐,从第三任起,年年进行夏伐。这样做,对于上层较厚、质地肥沃、保水力强的桑园效果较好,而大部土质较差的桑园,常因秋旱影响,夏伐后枝条再发缓慢,树势不旺,夏秋叶产量低。一九八0年,他们改夏伐为春伐,面貌迅速改变,详细情况如见表。
表列情况说明,春伐的全年产对量比夏伐的高66.8%,产虽量增加67.32%。其中夏秋季产叶和产茧均增加90%以上。尽管春伐与夏伐不是在同一年进行对比,但其发展趋向已充分说明,在山丘土质和水肥条件较差的桑园中,改夏伐为春伐,是促进桑叶和蚕茧增产的有效途径。
另外,从实践中他们感到夏伐改春伐,应注意几个问题;①伐条时间不宜过迟,应在二月底至三月上旬桑叶萌动前进行;②春蚕收蚁时间,应比夏代桑园推迟一周至十天。③最好采取春、夏轮伐,头年春伐时提高3-5寸,第二年夏伐时齐举伐条。既有利于保持树势旺盛,又能最大限度地多增产青叶。
2、改重施夏肥为春、复肥并重。夏伐桑园应重施夏肥,春伐桑园除重施夏肥料外,还要重施春肥,以促进春伐后桑穿早发。去年,他们于三月下旬每亩桑园追施尿素15斤;四月底至五月上旬翻理绿肥;六月上旬每亩再追施尿素20斤;七月中旬对部分桑园结合抗旱,每亩又施了5—10斤尿素。这样安排追肥,基本满足了春伐桑树各个时期对肥料的需要,使各季桑叶生长茂盛,为全年蚕茧丰收打好了饲料基础。
3、改采芽叶为采片叶。过去桑树采叶,一般是春蚕采芽叶,秋蚕采片叶。桑树改春伐
后,他们根据春伐桑树不停顿地生长的特点,各批蚕都自下而上采片叶,每批蚕养完后,枝条上部留7-8片新梢叶不采,继续制造营养,供给桑树生长发育需要。因而既保证了桑树的正常生长,又可促进春叶成熟一致,防止秋叶过老硬化,提高叶质,提高桑叶利用率,减少浪费损失。
二、抓住重点 提高养蚕技术 在养蚕技术上,“三八”蚕场通过几年的摸索,去年主要抓了三个环节:
一是严格消毒防病,确保无病高产。除养蚕前后,蚕室、蚕具彻底进行清洗、曝晒、药物消毒外,大小蚕严格进行分室分具饲养,并且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病卫生制度,养成了较好的防病卫生习惯。如坚持每间蚕室门口放新鲜石灰粉,饲养人员先采石灰粉进行鞋底消毒后再入蚕室;每个饲养员养成除沙后、给桑前洗手的习惯;病蚕入盂,沙入坑,发酵后再施入桑园;每天定时用漂白粉澄清液拖抹蚕室地面,干方百计防止人为传播病毒,使各季蚕都未大量发病,保证了蚕作安全。
二是做好催青、收蚁,保证孵化齐一,蚁体健壮。对各批蚕的催青,都十分注意后期补湿工作,做好蚕卵转青后的黑暗保护和收蚁当天提早感光,使蚕卵孵化齐一,二天收完;收蚁方法采用绵纸吸引法,收得干净,不伤蚕体。
三是注意精选良桑。坚持树上选采适熟叶,蚕室精选适用叶。固定专人管理贮桑室,疏松干堆贮,不使发热,保证叶质。
三、加强领导 改进经营管理 大队党支部为了加强对“三八”蚕场的领导,分工三八红旗手、党支部付书记向光翠同志具体领导桑场工作,配备了一位强有力的生产队长任场长,撰文了“四定、三包、一奖罚”的生产责任制。
四定:一定人员,全场二十二人,分成三个养蚕组,一个培桑绍,一个后勤组,年初定好,不随意变动;二定出勤,每人每月出初二十六天,全年三百元三定产值,全年定产值六千三百元,生产费二千二百元,纯收入四千一百元;四定权限,大队负责督促全年产值任务的完成,其他生产计划,劳力安排等给场自主权,由场自行决定。
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如春蚕八张,包产茧七百二十斤,产值一千零八十元,工分二千二百分,种款、燃料、药械等成本费用一百二十元。
一奖罚:超产全奖,减产罚减产部分的 10%,从工分值中扣除。
通过一年的实践,大家认为“四定、三包、一奖罚”的生产责任制很好,他们计划在一九八一年继续充实完善,坚持实行,以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增强责任感,为国家多作贡献,为集体和社员多增加收入。 一九八一年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