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蚕炕房共育

谭 靖 国
(湘乡县农付产品公司)

    笔者这里所谈的小蚕共育,就是把同一生产单位,不同作业组或不同生产单位的小蚕集中在一起饲养到三龄,再各自把三龄蚕拿回去饲养。小蚕炕房共有,就是利用炕房进行小蚕共育。我县通过四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小蚕炕房共育对养好小蚕,保证蚕茧丰收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以沙田公社春蚕为例,浅谈小蚕炕房共育的几个问题,与同业界商榷
                                   一、小雪炕房共育的优点:

    1、小蚕炕大共商能促进蚕茧全面高产丰收。沙田公社是个新蚕区, 1974年才开始发展蚕桑生产,养蚕零星分散,养蚕数量最少的单位仅0.5张,平均每个养蚕单位饲养量4张左右,有的单位加温条件很不好,养蚕技术又不熟,对如何养好小蚕,有取全面高产丰收带来困难。通过采取小蚕炕房共产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全面提高六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上表所示:
  从上表可见;沙田、让四年来春蚕小蚕炕房共育的成绩良好。从全公社共育的平均张产来看,比全县的平均张产高4.7——16.9斤,高 5.2一20.6%;从不同共育点的平均张产来看,除车田大队蚕场共育点的平均张产比全县平均张产低外,其他共育点都比全县平均张产高,张产最少高4.7斤,高5.2%,最多高21斤,高33%。根据调查分析,车田大队蚕场共育点低产的主要原因是养蚕技术不熟造林的。
  2、小蚕发育齐一,龄期缩短。炕房养蚕,容易保持目的温湿度,炕房内温度亦比较均
匀,特别在外温较低的春蚕期,更能发挥其作用。炕房能经常保持桑叶新鲜,保证蚕儿吃饱吃好。蚕儿眼起齐一,龄期经过较短,一般小蚕期大约缩短一天。
  3、加温方便,节省燃料。炕房烧火加温在炕外进行,十分方便。炕房养小蚕,一般加
温用燃料可比普通蚕室养小蚕加温用燃料减少15%左右。用炕房进行小蚕共育,则大大减少加温用燃料,小蚕炕房共育比分散饲养大约减少燃料70%。
   4、养蚕劳动环境改善,蚕作安全。炕房养蚕不但能避免因在室内加温时产生的一氧化
碳、二氧化硫等不良气体对人体的影响, 而且还能防止小蚕碳气、煤气中毒,保证蚕作安全。同时,炕房养蚕在炕外进行烧火加温,炕内清洁,又不影响养蚕操作。

                        二、小蚕炕房共育为什么能促进蚕茧高产丰收

    首先看一看小蚕的生理特点:
  I、小蚕对多湿的适应力强。小蚕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比大蚕大,体内水分容易发散。
所以,小蚕期保持多湿的环境,符合蚕的生理要求。
  2、小蚕对高温的适应力强。小蚕单位体重的体表面积比大蚕大,散热面积也相对增
大,体温容易下降。同时小蚕饲养温度在适温范围偏高时,发育经过快,眠起齐一,蚕体强健。
  3、小蚕生长速度快。一龄体重增加14——15倍,二、三两个龄期各增加6-7倍,而在
四、五两个龄期中仅各增加4—5倍。因此,小蚕期物质代谢的强度大,供给足够的营养才
能满足其体重迅速增长的需要。
    4、小蚕的呼吸量小。对氧的需要量少,体内的二氧化碳容易排除,一般不会因缺氧或
多二氧化碳而产生障碍。所以,小蚕期不须通风,只须适当的换气。
    5、小蚕对不良气体的抵抗力比大蚕弱。
  6、小蚕对病原物的抵抗力弱,容易感染发病。例如空头性软化病,假设一龄的抵抗力
为 1,二龄则为1.5,三龄则为3,四龄则达到13,五龄则强达10000-12000,因此,小蚕
的消毒防病工作十分重要。
  “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是整个蚕期的基础。从上面小蚕生理特点来看,对环境和营养的要求比较高。增产蚕茧的关键,是创造合理的环境条件和提供足够的营养,满足小蚕生长发育的需要。小蚕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是温度、湿度、营养、空气等。同时,必须在消毒彻底的环境中饲养才能安全。炕房具备了便于保温保湿,保持桑叶新鲜,消毒容易彻底,空气好的条件。用抗房进行小蚕共育,对解决养蚕分散、加温条件差,养蚕技术低的生产单位养好小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小蚕炕房共育是一种比较好的小蚕饲养方式。

            三、小蚕炕房共育的技术要点

  1、加强消毒防毒
小蚕共育是若干个生产单位或作业组把小蚕集中在一起饲养。这就必须十分注意消毒防
病工作,免使参加共育的小蚕感染病,给生产带来损失。消毒防病要做到“严格、彻底、全面、细致”,措施要有力。收以前半个月,炕房内外四周,都要打扫冲洗干净,然后用石灰浆粉刷,最后用漂白粉溶液或毒消散进行消毒。参加小蚕共育用的蚕具(包括外单位带来的蚕具),必须加强消毒检查工作,最好集中在一起再进行一次消毒,杜绝病源,免使带毒进入炕房内。由于炕房内环境比较多温,特别要防止僵病的发生,务必加强蚁蚕和各龄起蚕的蚕体消毒。
  2、集中催青
  蚕种要集中催青,使孵化日期一致,便于共育管理。
  3、目的温、湿度及调节
  小蚕炕房共育可使用如下温湿度标谁(°F):

  虽然坑内的温度比较均匀,但上下和前后的温度还是有差异的。为尽量使小蚕感受一致的温度,促进生长发育整齐,结合每次给桑时进行一次调匾。
  加温可用煤或柴草。收蚁前二天炕房应先加温进行预热,测定摸清升温和降温规律。收蚁当天早晨,调节到目的温湿度。一般每隔8小时加一次燃料。但要注意温度升到比目的温度低2°F时,即要停止加温,避免温度过高,当炕内温度开始下降,比目的温度低l°F时,即应开火加温。这样就能保持温度平稳。   
  在加温的情况下,炕内容易造成较干的环境,给桑前用水喷湿黄沙补温,使坑内保持目的温度。也可采用薄膜复盖育的方法,但干湿差达到4°F以上时,就必须注意及时补湿。
  4、严格选叶
    炕房养蚕,蚕儿发育快。收议当天采用适熟叶,以后要选择适熟偏老的桑叶,并力求叶包、叶片、老嫩一致。参加共育的生产单位或作业组都必须按统一的标准精选桑叶,使共育的蚕儿发育进度一致,有利于饲养管理。
  5、给桑和切桑
  炕房内温湿度比较稳定,能够保持叶质新鲜。每天给桑4次便可。切叶大小:一、二龄
为蚕体长的1.5倍见方,三龄粗切。
  6、扩座和除沙
  炕房养蚕,蚕体生长迅速。必须进行超前扩座,每天上下午各扩一次。为避免遗失小
蚕,一龄不眠除,二、三龄分别进行起除和眠除。
  7、眼起处理
  因为给桑时间隔距较长,蚕的发育又较快,加眠除网要偏早,并及时进行提出分批。止桑后蚕座撒焦糠石灰,促进蚕座干燥。

              四、如何组织小蚕抗房共育

  1、组织形式
   组织小蚕炕房共育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同一个生产单位不同作业小组进行共育;第二是把不同的生产单位组织起来进行共育。前者适合干生产规模较大的生产单位,后者适合于养蚕数量少的生产单位。共育点的建立,要选择条件较好,地点适中,技术精练的生产单位。组织小蚕炕房共育,首先要向群众说清其好处,调动他们协作养蚕的积极性,然后把他们组织起来开展共青工作;要先办好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大力推广。
  2、经营管理若干问题
  ①蚕具:参加共有者自带,或向共有点租借。自带的蚕具,最好集中到共有点进行消毒。消毒费用按比例分摊。
  ②桑叶:最好由共育点供应,按桑叶价格收款,也可偿还同量的桑叶。万一无法供应,可自带。
  ③燃料:由共有点暂借,再根据实际用量,扶养蚕数量比例分摊,或归还燃料,或归还燃料款项。
    ④饲养员:根据养蚕数量的多少,按比例派技术熟练的(除新养蚕基础外)饲养员参加。养蚕数量极少的单位,可采取委托饲养管理的办法。

          五、小蚕炕房共育是今后小蚕饲养的方向

  养好小蚕是夺取蚕茧丰收的关键一环。要使一个地方的蚕茧达到全面丰收的目的,则要在生产技术上促进每个生产单位养好小蚕。这在一个新蚕区,更显得重要。尤其当前正处在蚕桑生产大发展的阶段,技术力量不足,发展蚕桑生产又与蚕室建设之间的矛盾突出。所以小蚕抗房共育是当前农村一种比较好的小蚕饲养方式。它能打下蚕茧丰收的基础。这样,不能解决发展蚕桑生产与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而且还能有力的解决养蚕与蚕室之间的矛盾,对加速蚕桑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