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土壤桑园中氮肥的合理施用        

                吴 若 云
               (长沙农校蚕桑专业)

  氮素在植物营养中占有首要的地位,在桑树生长中增施氮肥,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其原因:一是由于桑树是大量吸收利用氮肥的时用木本植物;二是土壤对氮素的保肥力差,尤其在酸性土壤上氮素有效期更短。我省大面积桑园土壤多呈酸性反应,本文根据1981—1982两年的试验,对在酸性土壤桑园中的氮肥施用技术作如下讨论。

           一、氮肥的分次施用和雨后追补

  氮肥的形态主要有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在桑园(或其他旱作地)中,由于通气性良
好,硝化细菌活动旺盛,使其发生硝化反应,氮肥转化成为硝态氮,以供给桑树吸收利用。而硝态氮在土壤中有效期较短,这是由于: (1)硝态氮中的NO3-(硝酸根离子),不被土粒吸附;( 2) NO3一易随雨水淋溶,尤其是在高温( 25-30℃)多雨条件下, NO3一流失量更大;( 3)在桑园水分过多的嫌气条件下,发生反硝化作用,使NO3一被还原成N2O(氧化氮)或N2(氮气)挥发损失。在不同降雨条件下,笔者对本校实习桑园进行硝态氮含量的测定。被测桑园PH值6.1, 5月8日夏伐,5月10日每亩施人粪尿50担, 5月24日到5月28日降雨94mm,采用醋酸一硝酸试粉比色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雨后硝态氮含量降低50%以上(见表一)。

 


  栽培桑树生长势强,每年伐条并多次采叶,需氮量多,据研究每亩桑园年产1500公斤叶要吸收氮素20.5公斤。因为氮素流失快数量且大。所以在多雨酸性桑园中必须分次施用氮肥,结合雨后追补氮肥,并进行穴施盖土,这是满足桑树对氮素的要求,夺取桑叶高产优质不可缺少的施肥措施之一。

              二、氮肥同石灰的配合施用

  石灰所含的主要成分是 CaCO3(碳酸钙),土壤中钙离子在硝化作用强烈的情况下,
随NO3-含量增加,钙变成可溶性盐,流失量增多。钙的流失量还与雨水关系密切,因为
CO2在雨水中形成碳酸进入土壤,使钙的流失加快,从而导致土壤酸性加强。
  土壤酸度对桑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至关重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直接危害桑树根系的生长,造成根细胞原生质变性和酶的钝化,使其吸收性能减弱;其次,是间接制约桑树生长,酸性土壤中铁、铝离子增加,与磷酸盐类物质发生化学固定,生成磷酸铁、铝。从而使土壤理化性质遭到破坏,土粒分散,结构变差,通气透水性能不良,还原物质积累,氮肥硝化过程受阻。即使增施氮肥,桑树也难以吸收利用,增肥不增产,故而施用石灰中和酸性,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同施用氮肥有着同等的重要意义。
  在酸性桑园中施用石灰,特别是先施石灰再施氮肥,氮肥利用率将大大提高,桑叶产量大幅度增产(见表二)。

 


  注:试验在1981年春季进行,桑品种为澧桑24,尿素施用量分两次在3月18日
    和 4月10日施用,石灰在3月15日和4月12日施用。
  分析试验结果,由于钙离子不仅参与中和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理化性质,而且促进活性铝生成难溶性氢氧化物而沉淀,减少了对磷的固定作用,并且增加了有效氮的含量,为桑树吸收利用氮肥,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因而使桑叶产量提高6.3-31.2%。

           三、氮肥与有机肥料的配合施用

  在酸性桑园中进行分次施用氮肥,并结合施用石灰,可解决氮源不足,减少NO3一流失挥发的矛盾。但桑树养分单一,而且化学氮肥在土壤中转化快,有效期短。尤其是桑树夏伐后,吸肥机能减弱,而氮肥矿化过程加速,施用氮肥势必造成浪费。为了解决夏伐后土壤供氮和桑树吸氮失调的矛盾。在春、夏、秋三季分别用全施尿素的普遍施肥法和夏伐后用蚕沙代替尿素的配合施肥法进行试验,比较全年产叶量和施肥后测定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结果证明,氮肥同蚕沙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明显(见表三)。

 


    注: 1500为蚕沙施用量。各季施肥日期分别为3月15日、 6月 1日、 7月26日;
       NO3一N测定日期分别为6月5日、6月25日、7月20日。
  夏伐后施用蚕沙代替尿素使全年桑叶产量增加20.4%,分析原因是由于蚕沙营养丰富,并具有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同时对硝态氮保持多,分解速度较尿素慢。蚕沙的分解和尿素的硝化过程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在5月25日之后,土温一般超过20℃,尿素硝化过程要比蚕沙分解更为旺盛,释放氮素速度快,数量多,但有效期短。20天后尿素分解已基本结束,而蚕沙才达矿化最大值,50天后蚕沙仍有硝态氮的分解,使硝态氮含量要比尿素高出接近一倍。桑树由干夏伐,根毛脱落,在一定时期中吸收器官减少,吸收功能随之降低,而此时正是雨季,NO3一的流失加剧。普遍施肥法即使在夏伐后立即施用每亩50斤尿素,而氮素的利用率仍很低,全年产叶量低于配合施肥法20.4%。在夏伐后施用蚕沙,暂时抑制了氮素的供应过程,蚕沙作为能源物质,被土壤中微生物同化固定和再矿化。这样恰好同夏伐后桑树吸收机能减弱的生理活性相吻合。从而起到了缓急相济、供求协调、防止氮素流失和挥发的作用。施用蚕沙时,应通过高温发酵后再施用,以防病毒污染桑园。
  综上所述,酸性桑园合理施用氮肥,既经济有效,又能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但仅仅靠此还是不够的。即使在土壤条件良好,氮素及其他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如果桑树缺乏健强的树势,这将如同一个精通长跑技术的运动员,而缺乏健强的身体素质一样,仍然不可能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在桑园田间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配合先进的采伐技术,坚持养用结合的原则,使桑树保持健壮的树势,旺盛的吸收功能,为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一九八二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