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私人养蚕 大有可为

                屈 运 炳
               (湖南省计委农业处)

     桑蚕茧是我省一项传统产品。建国三十二年来,蚕茧产量虽有所上升,但恢复、发展的速度不快。一九四九年全省蚕茧产量一千二百担,到一九七四年的二十五年中一直在一万担以下徘徊。一九七五年第一次突破一万担,一九八O年四万二千担,八一年四万六千担,仍尚未达到一九三一年一十三万担的水平,也不如兄弟省的步子快。近几年四川每年净增三十万担茧,浙江、江苏每年增产都在十万担茧以上,而我省最多不过几千、万把担。加速蚕桑生产的发展,已成为我省一项紧迫的任务。
     我省蚕桑生产长期发展缓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忽视和限制了社员私人栽桑养蚕;而社队办集体蚕桑场,又因资金、物资等方面存在困难,发展也不快。栽桑养蚕是农民一项重要的家庭副业。我省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很多地方素有养蚕的习惯和经验。中央提出:“发展多种经营,要集体与个人一齐上。”根据蚕桑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收益大、季节性较强等特点,发展蚕桑生产必须坚持集体与个人饲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今后,要在继续巩固办好现有社队集体蚕桑场,发展集体桑蚕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农户充分利用辅助劳力和空坪隙地,大力栽桑养蚕。这样,既可增加社员收入,又可增加蚕茧商品量,于国于民都有利。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通过落实农村各项经济政策,清除“左”的思想束缚,全省已有三千四百多户社员私人植桑养蚕。益阳县八字哨公社竹湖大队,二百一十二户社员,已有80%的户栽了桑,25%的户养了蚕。
  社员私人栽桑养蚕有很多好处:第一、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坪隙地、自留地周围、
“四边”地,以及分散的零星小片荒地,见缝扦针,不占正式耕地。桃源县喜雨公社剪市大队第六生产队二十一户社员,已有十一户利用这些闲散地植桑三千四百株,一九八一年养蚕一十九张,产茧一千一百四十八斤,收入一千七百二十一元,户平一百五十六元。第二、能充分发挥家庭辅助劳力的作用,也为农村剩余劳力开辟了出路。益阳县八字哨公社竹湖大队第六队社员周光贤,全家五口,三个劳力,一个出农业工,两个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做泥木工,妈妈和一个女孩在家帮助喂猪、养蚕,家庭副业收入一千四百元,其中养蚕收入达五百元。第三、社队集体蚕桑场每发展一亩桑园,需要四、五百元资金修建蚕室、添制蚕具,而社员私人养蚕规模小,可利用堂屋空屋作蚕室,以家庭用具代替蚕具,成本费用可以大大节省。第四、养蚕可与养猪结合起来。利用桑树林行距的空隙间种一部分饲料,利用养蚕后的残叶与蚕沙喂猪;而猪粪又是桑树的好肥料,两者互相促进。第五、一户栽桑五、六百株,通过修剪全年能得桑枝一千五百斤左右,可解决一部分烧柴问题。
  社员私人栽桑养蚕大有可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村已出现大量剩余劳力;许多地方按政策规定增拨了自留地,划了自留山;有的社队已涌现一些私人养蚕的典型户。只要各级领导重视,加以提倡和鼓励,并从桑苗、蚕种、技术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助,社员私人栽桑养蚕便能很快开展起来。全省一千多万农户,如果有十分之一的户栽桑养蚕,就是一百万户;每户产茧二、三十斤,就是二、三十万担;每户产茧五十斤,就是五十万担,将可大大加快我省蚕茧生产的发展速度。

                           一九八二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