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草药防治蚕病效果好

                田 志 新
              (湖南省经济作物局)

  浏阳县北圣公社大江大队后龙生产队罗南生同志,是一位植桑养蚕的能手。他从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中草药防治蚕病的良方,既可代替农村难以买到的氯霉素,又可大大降低养蚕成本,为蚕茧的高产稳产提供了保证。后垅生产队栽桑三十六亩,从一九六九年开始养蚕以来,连年高产稳产。一九八O年养蚕一百三十张种,产茧八十点四担,平均亩桑产茧二百二十六斤;蚕茧收入一万三千八百七十四元九角八分,加上副产品桑枝、桑苗,蚕桑总收入一万五千零六十六元六角五分,成本只占百分之十七,平均每亩桑园收入四百一十八元五角,每户收入四百九十五元五分。
  后垅队蚕茧的丰收,主要是他们实行科学培桑、科学养蚕,严格消毒防病的结果。罗南生同志根据民间中草药对人体治病的功能,利用“地锦草”、甘草等配方,通过反复试验,应用于蚕的细菌性肠胃病害的防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地锦草(大戟科),别会又叫小乳汁草、千根草、奶仔草或小飞扬。形态,一年生草
本。茎从根部分生数枝,呈红色,平卧在地面。叶呈椭园形而小,对生,茎和叶都含有白色的乳汁。夏秋间,叶腋生黄褐色的小花。果实很小,有毛。大部分生长于田野、路边和屋旁草地。药用时,夏、秋季采集全草,鲜用或晒干都可以。性味辣无毒。成分含没食子酸、色槲黄硷毒、环已六醇。
  对人体的功能,主要是清热利湿,活血止血,收敛止痒。主治于痢疾、肠灸、乳糜尿、子宫出血等病。
  应用时取鲜茧一斤或干草四两,配甘草二两,加十斤水熬成八斤药液,加水十斤稀释。从蚕的三龄开始,如防病把药液喷湿桑叶,每天喂蚕一次;如治病每天喂两次,可以防治蚕儿肠胃引起的病害。
  还有一种草药,名叫“板楠根”。采鲜草一两加甘草一两,兑水二斤,熬煎成药液二
两。需用时稀水二百五十倍液喷桑叶,从小蚕二龄开始,每个龄期喷湿桑叶喂蚕一次。如发生空头软化病、脓病、卒倒病时,当天喂三次,以后每天喂一次,对蚕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一九八二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