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 中 保 护 和 管 理

                                                    熊本县蚕试 .主任研究员
                                                                        (日)        
田 代 昭 三

     簇中保护是蚕期最后一道关键环节。保护的好坏对茧质影响很大,特别是对解舒率的影响尤其明显。象早秋那样的高温季节最容易使解舒率低下。大规模养蚕的农家,当上簇室不够,用简易蚕室上簇时,一般情况容易掌握,一旦遇到异常高温或温度激变等环境,簇中毙死蚕就会增多,茧质和出丝率以及解舒率也随之下降。
     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由于气流有无与大小,也表现出解舒的好坏。在一定范围内气流流动越快,解舒率越好。所以给上簇室以合适的温湿度和气流是很有必要的。簇中保护的造温范围是22℃一27℃;以23℃ 为中心吐丝量最多。 28℃以上是不适当温度,不宜采用。蚕从吐丝开始到终了,大约需要三天时间,在这一时间内一旦遇到异常高温很容易发生茧中毙死蚕。特别在天花板附近的簇具要注意。从上滚到采茧都要用适温保护。
     湿度,簇定以60—75%为宜,湿度也是影响解舒好坏的关键因素。即使在吐丝营茧的前期和后期有些差异,但后期保护的好坏同样影响着解舒。
    以前,蚕业工作者对提高解舒率都是很重视的。一盒蚕种的熟蚕,从上簇到吐丝终了要3天时间大约要排泄的水分量约40升,其中排尿占11升,剩余的70%因吐丝和呼吸而被蒸发掉。这种水分的处理如何取决于管理的方法。
    简易蚕室保温条件很多,但不利于通风换气的条件也不少。为了给上簇创造最适条件,可给蚕室增设些假天花板,风窗等设备,有利于遮阳通风。

    簇中管理,就具体管理来看,上簇之后,熟蚕营茧需要安静,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条件是很重要的。
  上簇室的光线做到微明,经常注意通风换气,(气流对解舒率的影响见表一)特别是在已经形成茧亮后。由于蚕体水分的散发;不良气体的排出,所以要经常保持簇室空气新鲜。换气的方法,大部分是采取打开门窗的办法。如有必要也可用电风扇换气。注意的是不要让风直接吹到蚕体上。同时要避免夜间冷空气进入簇室和日中高温而引起温度激变。


               (湖南省经作局胡耀龙摘译自《蚕丝科学与技术》 1979年第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