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蚕桑学会蚕茧质量调查组
八月十日至二十三日,我会组织部分会员和蚕丝科技人员,对浏阳、湘乡、华容、澧县及四县所属的丝绸厂和津市缫丝厂的蚕茧质量与出丝率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茧质概况 从调查几个蚕茧主产县的情况来看,说明我省蚕茧质量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逐年有所提高。据津市缫丝厂检验,一九六二年至一九七五年,全省十四年春干茧平均上车率百分之六十六点二七,单茧丝长八百O八米,解舒丝长四百四十四点七九米,解舒率百分之五十五,这次调查的五个丝绸厂,一九八一年从省内二十一个县调进干茧一万零三百二十四点七九七担,平均上车率百分之七十九点三六,其中浏阳县的上车率达百分之九十一点三三。单茧丝长春茧平均八百七十三点三四米,夏秋茧平均七百四十米。解舒率春茧百分之六十二,夏秋茧百分之五十七。从茧价看,一九七九年全省平均每担鲜茧价一百六十元,一九八O年一百六十四点七三元,一九八一年一百六十七点二三元。这次调查的四个县,一九八一年共收购鲜茧二万二千四百一十点七七但,占全省收购置的百分之五十四,担茧均价一百六十九点八八元。一九八二年收购春茧一万一千一百八十二点八一担,占全省百分之五十五点九,均价一百七十六点四二元;夏茧二千八百一十八点八担,均价一百五十四点七四元。其中浏阳县的春茧均价达一百九十三点三元。鲜茧出丝率和生丝品位也有所提高,六十年代全省鲜茧平均出丝率百分之六至八,一九五九年至一九七五年津市丝绸厂平均生丝品位B加九十点五。这次调查的五个厂,去年用于缫丝的干统茧九千二百O七点五一二担,共缫丝一十一万零九百四十八点九公斤,平均烘率百分之四十点二六,鲜茧出丝率百分之九点六九,其中阳北圣丝绸厂和澧县丝绸厂,出丝率均在百分之十二左右。生丝品位一般都在双A左右。
茧质和出丝率提高的主要原因:①科学植桑养蚕水平有了提高,浏阳、湘乡县普及了稻草折簇,大部分地区加强了族中管理,注意了选茧出售;②更新了夏秋蚕品种。全省自一九八O年大量推广539×7532(正反交)作夏秋用种以来,茧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与川一
× 华十(正反交)比,茧层率净增百分之二左右,解舒率净增百分之十以上,解舒丝长增加一百米以上。与东34×苏12(正反交)比,单茧丝长长二百多米,茧民率和出丝率净增百分之二至三,生丝品位高一级;③收烘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收烘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至今年七月底止,全省已有一百一十六付烘茧灶,一万九千二百平方米鲜茧和半干茧堆场,七千平方米干茧仓库。湘乡县苏坡蚕茧收烘站,从一九八一年春茧到一九八二年夏茧产,共收鲜茧一千O二十六笔九万八千五百九十四点二斤,有七百一十二笔九万四千一百三十八点七斤按评茧三大要素进行了验级作价,只有四千四百五十五点七斤零星茧(占总收购数的百分之四点五)未如实按三大要素进行检验。浏阳县蚕茧收烘部门,把提高蚕茧质量的工作抓到养蚕单位,按产茧一百担左右就地聘请一名蚕桑生产辅导员,帮助蚕农预订蚕种,辅导养蚕技术,做好选茧出售宣传工作。收烘蚕茧时,有蚕农代表参加评茧,蚕茧装格时和烘烤后严格进行选茧,保证每批蚕茧的上车率和适干蛹体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尽量保全茧质,为丝厂提供优质原料;④丝绸厂的经营管理和工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津市丝绸厂的出口丝数量不断增加。测阳北至丝绸厂一九七八年开始缓的丝省内无人要,现在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丝出口。澧县丝绸厂十分注意节约原料茧,从去年春季到今年春季共进厂干茧五百二十九点七一五担,百分之八十五的茧子用于上车缫丝,选除茧率在百分之十五以下。
二、存在问题 当前我省蚕茧质量和缫丝工业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是:
1、干茧霉变严重。津市缫丝厂检验,今年进厂不同庄口的春茧,有百分之十至四十五
的霉变。华容县城关蚕茧收烘站今年的夏蚕,尚未调拨就开始发霉。八月二十二日,调查组检验澧县丝绸厂今年的春茧,四十粒中有三十三粒发霉,霉变率达百分之八十二点二五。夏茧四十二粒中有十六粒发霉,霉变率百分之三十八。造成蚕茧霉变的主要原因,是烘茧偏嫩,蛹体没有真正达到适干。其次,个别单位贮茧仓库条件较差,有的县选茧工作做得差,烂茧与好茧混在一起,先由烂茧发霉,再带引起好茧发霉。
2、有的县蚕茧上车率低,解舒较差。华容县去年共调给津市缫丝厂二千六百八十四点
九二六担统干茧,平均上车率只百分之六十九点九四,调给华容县丝绸厂一千五百九十九点一五但干茧,平均上车率也只百分之七十二点三三。据华容县丝绸厂试缫,八O年的春、夏、秋蚕茧平均解舒率百分之四十六点四四,八一年只百分之四十二点六二。其主要原因:①近几年华容县蚕桑生产发展较快,技术和设备条件跟不上。该县江州公社集中在四个大队、二十三个生产队扩桑三千九百多亩,其中成林桑园三千一百多亩,今年养春蚕六千三百七十张,从事养蚕的共五百二十五户、二千四百六十三人、一千一百多个男女正半劳力、二万四千一百平方米蚕室(包括住房代用蚕室在内),平均每户养蚕十二点一张,每个劳力养蚕六张,多的一户一季养蚕三十多张。劳力、蚕室、蚕具、桑叶都严重不足,养蚕技术粗放,簇具不良,簇中管理不善,每张蚕只产二十八点三斤茧,茧质较差。②收烘工作赶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从鲜茧到半干茧和干茧的处理过程中,无论经营管理和技术操作都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八月十六日,调查组在华容县丝绸厂检验从该县张家弯收烘站调进来的一批干茧,抽样五百克茧中,有一百一十三点二克(占百分之二十二点六四)是由于没有认真进行选茧而造成的靠黄茧,另外还有百分之三人为踩烂的茧。安乡县安凝和城关收烘站,鲜茧与半干茧堆场小,收烘工作做得不过细,坏茧污染好茧,鲜茧、半干茧蒸热,据津市缫丝厂检验,一九八O年从安乡调进的蚕茧,上车率只百分之五十八点九,解舒率只百分之五十七点八。
3、有的县茧价偏低。澧县去年平均每担鲜茧价只一百四十九点二五元,比全省平均价一百六十七点二三元低一十七点九八元。而澧县的蚕茧上车率一般在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其茧价偏低的原因,一方面是收购部门没有认真执行价格政策,实行按质论价,很少验级作价,大部分是凭手触目观定价,作价难以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众选茧出售、提高茧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的蚕农习惯卖毛脚茧,也是造成茧价低的重要原因。八月二十二日,调查组检验澧县城关蚕茧收烘站的一批早秋茧,上车率百分之九十二,毛脚茧率达百分之五十八点五,干壳量七点八克,基本茧价一百四十七元。这批茧是养的比试新品种,正常茧层率百分之二十二左右,如果没有毛脚茧,蚕茧的干壳量应为9克以上,均价应为一百七十九元以上。但他们反映毛脚茧化蛹后,蚕茧总重量将减少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因而蚕茧总产值与化蛹后出售相近。
4、个别丝绸厂经营管理较差。湘乡县苏坡丝绸厂进厂干茧上车率百分之八十四,选除
茧率达百分之二十四点九,即将百分之九左右本来可以缫丝的茧,选掉了不用于缫丝。这个厂鲜茧出丝率只百分之八点三一,是这次调查中出丝率最低的厂。
5、蚕茧经营方式不合理。由于基层供销部门对县蚕茧收购单位实行实报实销,茧质好
坏与基层收茧人员无切身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保存茧质的责任感。
三、几点建议 调查组根据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必须以防止霉变、提高蚕茧上车率、解舒率与缫丝工艺水平为中心,来提高我省蚕茧质量和出丝率水平,并提出以下具体意见:
l、大力推广折簇,加强簇中管理。实践证明,选用优良簇具,加强簇中管理,是提高
蚕茧上车率和解舒率的有力措施。据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试验:用方格簇上簇,上茧率百分之九十二点八六,折簇百分之八十七点一二,娱蚣簇百分之七十三点八九,竹枝簇百分之六十六点五。澧县城关公社澹阳大队今年五月二十二日,对第八生产队社员刘主瑞家里的春茧调查,用塑料折簇,上茧率百分之九十三点五七,稻草折簇,上茧率百分之八十九点三四,竹枝簇上茧率百分之七十七点O二,棉梗簇上茧率百分之七十三点三八。目前,湘潭地区各县已基本普及稻草折簇,株州、望城等县也有不少单位采用篾折簇,其他县推广折簇数量极少,为了提高上茧率,全省应大力普及稻草折簇,有些集中蚕区没有稻草,制作稻草折簇困难的,可逐步推广塑料折簇。目前塑料折族价格较贵,农民一次购买投资太大,难于推广,建议从省蚕桑改进费中给予适当补贴。每个塑料折簇补贴一元左右,按一点三元左右向蚕农出售,这样坚持三年,我省蚕茧上车率就可以大大提高。如平均提高上车率百分之十,年产五万担蚕茧,就等于增产五千担茧,蚕农可增加一百万元收入,丝厂可增加五十多吨生丝。在推广折簇的同时,还应大力向群众宣传打开门窗上簇,加强簇中管理,力求提高茧质,争取缫出更多高品位的生丝。
2、加强蚕茧收烘工作。蚕茧收烘工作的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各地必须按省棉麻烟茧
公司下达的蚕茧收烘办法和鲜茧检验标准,技评茧三大要素认真进行验级作价,做到优茧优价,按质论价,并拒收毛脚茧。切实搞好蚕茧烘烤,严格适于蛹体标准,反对偏老偏嫩。注意鲜茧、半干茧处理,防止蒸热,影响蚕茧解舒。为了促进蚕茧收烘工作。建议从明年春茧起,分片对常德、岳阳、湘潭地区年产一千担茧以上的是,开展蚕茧优质评比竞赛活动,由省主管蚕茧收烘部门和农业、纺织部门,会同地县的同志,抽取样茧,检验评比,并送指定的茧丝试样厂进行缫丝,全面鉴定茧质和出丝率。对收烘工作搞得好,茧质优良,出丝率高的单位,应给予适当奖励。
3、调整茧价级差,促进选茧出售。从蚕茧生产单位到收烘茧站,层层做好选茧工作,
防止烂茧污染好茧,是提高蚕茧上车率的重要措施。因此,除广泛向蚕农宣传选茧出售外,收烘单位要在蚕茧进灶烘烤前、装格时和烘烤后,切实做好“三选”工作。四川规定,茧站调给丝厂的干茧,上车率必须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我省也应推广这条经验。同时,据华容县蚕桑公司反映,我省现行蚕茧作价,以茧层率(或干壳量)和上车率为基础,参考色泽、匀净度和干燥程度,作为评茧三大要素,每级差价五元。由于上车率高的差价和上车率低的差价都是五元,级差太小,不能完全体现优质优价。以茧层率百分之二十,上车率百分之八十五为例,不选茧出售,每百斤价一百五十九元。若选茧出售,其中八十五斤百分之百的上车率,价一百四十七点九元,另一十五斤下茧价。十二点六元,两项合计一百六十点五元,比不选茧出售多一点五元。但选茧需工资二点五七元(每小时选茧十二斤、工值零点三元),相抵后比不选茧出售还少收一点O七元,若加选茧杂质损耗更不合算,因此,蚕农不愿选茧出售。为了提高群众选茧出售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优质优价,建议对上车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好茧,每级差价提高为八至十元,并适当降低次、下茧的价格和级差。
4、丝厂要加强对原料茧的管理,除派出专人协助搞好蚕茧收烘工作外,要爱惜进厂的
原料茧,根据每个庄口茧的检验情况,规定选除茧率指标,防止把可以缫丝的上茧作下脚茧选除浪费掉。并从煮茧、理绪等各个工艺环节中、全面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出丝率。
5、开展蚕茧防霉剂的研究工作。为了尽快解决我省蚕茧霉变问题,必须加强蚕茧防霉
剂的研究。据悉省测试研究所准备开展这一研究工作,希望省科委能纳入省研究课题,给予必要的扶持,以求尽快做出成果,用于生产。
一九八二年八月三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