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长悦 李云楼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目前各地繁育桑苗,大多采用袋接、揭皮根接等方法,虽然成活率高,但需头年播种,第二年嫁接,投工多、占用苗地时间长,成苗较慢。我们从一九七九年起,连续四年对桑树绿枝扦插育苗进行了各种探索性试验。实践表明,桑树绿枝扦插育苗具有条源充已、成苗时间短、生长快,当年可育健壮苗木,是快速繁育桑苗的途径之一。
笔者根据近年试验和实践的体会,初步整理出桑树绿枝扦插育苗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选好苗床整好地 (-)苗床地的选择:苗床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桑树绿枝扦插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因此,苗地要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的沙质壤土。这种苗地,土壤结构好、土温高、通气好、用工少、成本低。试验表明,在冲积沙壤土上进行桑树绿枝扦插育苗,成活率可达90%左右,而粘性较重的黄泥土成活率只达30——40%。
(二)精耕细作:苗床地要进行三耕三耙。一般要深耕六寸左右,做到田平、土细、无杂草。
(三)施足底肥:肥料是培育大苗的物质基础。苗床地底肥以人粪尿、堆肥及其他有机肥最好。扦插前一个月结合第二次耕整时每亩施牛栏肥80- 100担或人粪尿30-40担,注意肥料与土壤充分均匀混合。
(四)药杀地下害虫:在施底肥的同时,每亩撒可湿性“666”粉15至20斤,以杀灭白线虫等危害插穗的地下害虫。
(五)开沟作垅:苗床要深沟(沟深 15-20厘米,沟宽40厘米),短床( 15-20米)、窄垅(l~1.2米),垅面略成龟背形。每垅的一端挖一个长方形补湿用的贮水坑
(坑深30厘米,长60厘米、宽80厘米),坑的底部及四壁铺上薄膜,灌满清水。三沟(废
沟、围沟、腰沟)要畅通,组成一个良好的排灌系统,达到明水直流,暗水直落,雨住田
干。开沟作垅最好在扦插前两、三天内完成,以解决扦插与整地争劳力的矛盾。 二、搭设蓬架与荫棚
(-)蓬架的搭设:取长210厘米,宽4厘米的竹片,先将竹片的一端插入垅面一侧,再将另一端插入垅面的另一侧,使蓬架在垅面上呈“⌒”形,蓬架的最高点至垅面约距50~60厘米,每隔l~2米处架一拱形蓬架,拱的多少由垅的长短而定。最后在蓬架的最高点上沿垂直方向捆一根竹片,将各个蓬架相连固定起来。
(二)荫棚的设置;荫棚用竹片和稻草构成。在蓬架的两侧,每隔3~4米远处打一个
竹(木)桩,离蓬架最高点上方40厘米处用竹杆或木条连接成架。上面铺设稻草帘或麻杆等遮荫材料,(见图一)。遮荫材料的厚度,以太阳光的柔和光照能照在苗床上为度,这是影响插穗能否成活的关键之一,如果遮荫材料过厚,不能透射柔和的阳光,绿枝上的桑
图一苗床
l、荫棚架 2、稻草篇 3、竹片拱 4、薄膜 5、插穗
6、贮水池 叶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过薄了,太阳光直射在苗床上会灼伤桑叶,而导致桑叶凋萎脱落,插穗便很快死亡。
(三)复盖薄膜:桑树绿枝扦插后,边喷水边将薄膜复盖在蓬架上,薄膜四周用土埋紧,确保膜内温湿度,同时要防止大风吹走薄膜。
三、精选绿枝留扇叶 (一)选绿枝:绿枝插穗质量的好坏是育苗成败的主要关键。多次试验证明,绿枝插穗的老化程度、长短、粗细与扦插成活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试验表明,不同母树年龄,不同着生部位的绿枝插穗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大,但随着绿枝的生长老化对插穗生根成活影响很大。因此,在选择和剪取绿枝插穗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绿枝要求半木质化、有弹性、基部皮孔由白略变成固有色,托叶变黄并开始萎凋。
2、选取没有停止生长的且无病中害、生长粗壮的绿枝。
3、剪条时,剪口要平滑,皮层无损伤。
此外,同等质量的插穗,如果长度不同成活率已不同。插穗过短,本身养分含量少,维持生命和恢复再生力差,成活率低;插穗过长,入土过深,土温低,通气不良,生根慢,同时露出地面部份的插穗也长,芽包多,开叶多,养分消耗量大,因此成活率也低。根据我们对湖桑一九九和荷叶大桑两品种的调查,插穗长度以十五厘米为好,长于十五厘米成活率稍有下降,短于十五厘米,成活率下降幅度明显增加。同时,同一桑品种及同长度的绿枝插穗,随着围度的增粗,成活率有提高的倾向。
(二)留扇叶;用不留叶的绿枝进行扦插,一般不会成活,但留叶面积过大,成活率反而会明显下降。通常留叶的方法,是将叶片的前端半片剪除,仅留半片扇形残叶,故称为留扇叶,(见图二)。试验表明,绿枝插穗的留叶片数以带四片扇形叶(其中二片扇形叶露在土外,二片扇形叶埋在土中)的成活率最高,带二片扇形时的插穗成活率稍低,但仍可达百分之八十五左右,由于带四片扇形叶的插穗要将下部二片扇形叶埋入土中,操作
比较麻烦,故大面积进行绿技杆插时,插穗只带二片扇形叶便可。
四、适期扦插抓关键
(一)扦插适期:桑树绿枝扦插,在整个桑树呈绿叶阶段都能进行,但如果过早,生长芽只5~6片叶,嫩枝没有半木质化,插下去不易生根成活。反之,过迟到九、十月扦插,由于生长季节短,苗木矮小,当年不能出圃,浪费土地。扦插适期,我省以四月下旬至五月上、中旬为好。这时地面下五厘米深处的土温在摄氏十九至二十三度以上,利于插穗成活生根。
(二)扦插方法:扦插时,最好随剪随插,尽量保持绿枝新鲜。扦播方法,笔者认为有三种:①用铁锹在整好的垅面上撬开口,将开口处灌水使土壤软化后再将插穗垂直插入口中;②用围度约2.5厘米的铁杆或木签先在垅面上打孔,将播穗插入孔中后再灌水;③先开好沟,将插穗一根一根排列好,再壅土(见图三)。扦插深度约为绿枝的四分之三左右,最后在表面上薄薄盖一层细沙,插完后灌水一次,吃足水,使绿枝和土壤紧密接触。但要注意,不论用那种方法扦插,绿枝插穗削口处的皮层切勿插皱插破,削口恰好与土壤接触,这是确保插穗成活关键的关键。
(三)扦插密度:株行距 3× 8寸,除掉“三沟”占用面积,每亩可插1.7至 2万株,如果成活率达80%,每亩可产苗木1.3至1.6万株,如果底肥足,加之培管及时,肥水得当,一年苗木可高达1.5米以上。
五、加强管理育壮苗 (一)管好水:桑树绿枝插穗的苗地需潮湿,但忌水渍。薄膜内湿度小,桑叶则凋萎脱落,土壤水分过多,因土壤通气不良,又易引起插穗腐烂,因此,要严格控制水分。当每畦绿枝扦插完后使土壤吃足水,盖好薄膜,尔后天天观察,膜壁上有水珠,这时膜内相对湿度已达80%左右,是正常的。如果膜壁上无水珠,说明太干燥,要及时喷水。遇到干旱时,要采取少喷勤喷的原则。在气温不高的天气里,一般每隔二、三天喷水一次。遇到高温天气,膜内温度高达40°C左右时,每天把蓬架两端的薄膜揭开约一小时,让热气散出。傍晚灌水或引水入垅沟时,注意水不要淹没苗床,让水从苗床两边渗透到垅面,然后排出余水。这样,膜内插穗上的桑叶经25天仍不脱落,这就是插穗成活的重要标志。此时,可逐渐揭开薄膜,过二天后再拆除荫棚。
(二)松土除草:膜内苗床上温度较高,杂草生长快,扦插半月后,垅面上常常布满
杂草,这时又适逢插穗形成愈伤组织并开始长出新根的时期,因此加强中耕除草极为重要。除草时,切勿松动插穗基部。苗床除草松土,可保持土壤通气,促使苗木生根生长。
(三)追肥:扦插后结合在膜内喷水进行叶面追肥,一股追三次,每隔7~8天进行
一次,用含氮0.3%的尿素喷施。扦插一月后,插穗己生根,中耕除草后可结合抗旱进行追肥。施肥掌握由淡到浓的原则,一般一担人粪兑水五担,每亩约15至20担或每亩施尿素6至7斤兑水施入。以后每隔半月施肥一次,促进苗木茁壮生长。
(四)防治病虫害
①地下害虫;四、五月份是白线虫活动盛期,大量觅食插穗的愈伤组织。金龟子幼虫
食害根皮,地老虎夜间出土咬断桑苗新梢,因此,除在扦插前施药毒杀地下害虫外,扦插
后,如发现地下害虫,可在苗床上撒毒饵诱杀,或灌注50%的敌敌畏200倍溶液。
②叶部害虫:主要有桑蓟马、桑毛虫等害虫,发生时,用故敌畏1000~1200倍液喷
杀,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九八二年八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