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蚕丝生产的基本特点

 

  日本蚕丝生产的基本特点是最大限度地运用机械化和科学管理,以达到优质高产、适销对路,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栽桑养蚕
  1、全国大部分养蚕地区推广高产、优质、节间密、硬化迟、适于条桑饲育的“新一
濑”。最近公布了三个新品种,其中“常丰”、“盛丰”两品种适于暖地栽培;“新剑持”则适宜于少雪寒冷地区栽培。注重桑树的肥培管理,使用复合肥料,亩产叶量约二千四百公斤,比我江浙地区成片桑高百分之五十左右。这是提高亩产茧量的一个有效措施。
  2、推广多丝量蚕品种,不断改良,防止退化。发放蚕种,经过严格检查,现有蚕种鉴
定所十七个。日本指定的现行蚕品种有五十三个杂交型式,按原种计有一百三十多个,其共同特点是好养高产茧层率和出丝率高,丝质好。根据产茧量居日本全国第一位具有代表性的群马县介绍,春用品种平均每合蚕种(二万粒蚕卵,约十至十二克)产茧四十七公斤,茧层率百分之二十四,出丝率超过百分之一十九点五,茧丝长一千三百米以上,净度九十五分以上。我国春用品种除茧丝长外,其余指标基本接近日本。日本夏秋用品种平均每合蚕种产茧四十公斤,茧层率百分之二十三,茧丝长一千三百米,净度九十四分以上,上茧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五,平均解舒率百分之九十五。但我夏秋用品种茧层率仅百分之一十九左右,茧丝长在八百米左右,上茧率百分之七十至七十五,平均解舒率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与日本差距很大。此外,日本现行蚕品种“朝日×东海”在一九八O年的普及率为百分之一十八点三,到一九八一年已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二点三,而且今后还将继续增长。该品种除蚕体体质较强,饲养容易以及茧丝质量均优的长处外,还具有耐食人工饲料的特性,这是当前日本蚕种选育目标的新项目。
  3、实行科学养蚕,普及推蚕共育,每个共育室都有稚蚕专用桑园,广泛应用小型电床
育,配备温湿度自动调节装置,高度重视饲养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防病卫生制度。
  4、高度重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继续推行以条桑育为中心的省力化养蚕体系,桑园中
普遍使用小型拖拉机,条桑收割机,壮蚕饲育普遍采用铁架简易装置,少数采用多段循环式装置。政府还从经济上给予养蚕农户以扶持,例如群马县已推广简易饲育装置八万六千套,每套三万五千日元,政府补助八千日元;多段循环式装置二百多套,每套三百万日元,政府补助一百万日元。另外,上簇用的动力条拂机,蚕茧采剥联合机等,使用量也不断增加。
  5、稚蚕人工饲料育的示范推广,正在积极开展。由于人工饲料不受气候因素干扰,对
蚕作安全有保障,并能节省大量人力等优点,采用人工饲料,正在逐年增加。根据群马县蚕业试验场的调查,一至三令人工饲料与桑叶育的食桑三十八点二公斤费用基本相同,其他茧丝质量等主要成绩也相近。又一至二令人工饲料育的经费平均每台蚕种约三千日元,到二令桑叶育的约二千日元,但由于人工饲育每一令只给一次桑,比桑叶育每天给两次桑的节省劳力,因而总的费用两者无差别。目前群马县在八百零三所稚蚕共育室中,进行一到二令或一到三令人工饲育的已有四十四所,饲育蚕种的数量也从一九七八年的一千六百七十一台增加到一九八一年的六千八百八十合。一九八二年将继续增多。该县已建成稚蚕人工饲料中心,负责配制并供应人工饲料。同时农林水产省蚕丝试验场,对全令人工饲料有所产蚕茧,专机缫丝织绸的监定工作正在进行中。这种机械化、工人养蚕的前景,可以为养蚕史上的一次革命。
  日本的蚕桑科学技术成就,有很多可供我学习借监,尤其在蚕品种方面,资源丰富雄
厚,在农林水产省展览室陈列的创纪录的高茧层量品种“BC9”,该品种的茧层量已达到一
点零六克,比现行品种零点五六二克的成绩将近提高一倍,另外有平均丝长已达到二千七百米,最高个体已突破三千米,丝长的特长品种“M K”。这种重视基础,长期坚持,一抓到底的做法是很有远见的,也是日本所以能不断育成大量新品种的基本措施。
  二、蚕茧收购烘干
  1、蚕茧买卖是按养蚕连(县、都、府)与蚕茧购买者共同谈判易签订的“上茧买卖团
体协约书”规定的条款,双方共同执行的。养蚕户将蚕茧选去了脚茧剥掉茧衣后,将上茧交给养蚕组合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售茧(由各农户的蚕茧集中起来成为一个庄口,并按茧层率、茧色等进行内部评级,由于蚕品种统一,科学养蚕条件一致,因而茧质差别不大,共分三级,级差三十日元)规定鲜茧含水率不超过百分之一十五的情况下,记录了各养蚕户所缴上茧的数量,同时由县农政部派蚕桑技术指导员于集合地点统一抽样,样茧运交茧检定所检验,经抽样后的鲜茧运送给茧购买者进行烘干。抽样数量规定如下:
  (l)区100公斤以下           抽样2.5公斤  其中1.2公斤缫丝
  (2)区 10 0- 4 0 0 0公斤     抽样4公斤        其中1.2公斤缫丝
  (3)区超过4 0 0 0公斤者            抽样6公斤        其中1.2公斤缫丝
  并由买卖双方共同填写检定请求书进行茧检定。样茧送茧检定所先经过烘茧过程,共分六定,各室温室标准;
   1     2      3      4     5      6
  115℃    115℃    110℃    95℃    85℃    60℃
  共烘5小时,一百公斤烘成四十三公斤为标准(烘折二百三十二点五斤),然后在烘干
的样茧中再取样缫丝,对上述第三区类型所抽百分之三十经缫丝茧分为A、B、C三区,三个
工人同时缫丝,成绩如有差异,重抽样。缫丝车速每分钟二百一十转,目的条份27/29,
索给部汤温摄氏七十八度,缫丝部汤温摄氏四十度。
    茧价计算,是按生丝价格为基础的(具体结算办法另详),蚕茧进行集合后三天内由买方予付茧款百分之九十,在荧检定书发出十天内核检定成绩多退少补,结算货款。蚕农的茧子强制性的必须由茧检定所检验。
  2、烘茧:日本烘茧已全部普及热风式机处烘茧,烘茧设备大部分设在缫丝厂,少量与
仓库在一起。从鲜茧进灶、烘干、出灶、装袋、秤量、进仓,都是连续自动化。至于烘茧温度、风量、风速、干燥速度等都用电子自动控制。从收烘茧的全过程来看,它有一套完整的、严密的组织形式。

      (摘自《丝绸消息》一九八二年第八期中国丝绸公司访日代表团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