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园 的 冬 季 管 理

省蚕科所情报资料室


  桑树从秋季落叶进入休眠,到翌年春季发芽前是进行冬季桑园管理的大好时期。搞好桑园冬管工作是为桑树来年健壮生长打下基础,也是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增加亩桑产茧量的重要关键,因此,必须在桑树休眠期间做好以下几项管理工作。
  一、剪梢 在秋末冬初桑树新梢止芯时将枝条未木栓化的梢部剪去。这样,既可避免梢端冻枯引起下部感病,还可使贮藏养分集中,枝条充实,提高春季发芽率,减少花果,促进芽叶生长,提高产量。据调查:湖桑剪梢的春叶产量要比不剪梢的增加10%左右,剪梢要适时,过早,因桑树未停止生长,易刺激枝条中、上部的冬芽秋发,损失养分,降低效果。过迟,则效果较差。剪梢长度随枝条长短和桑品种而不同,一般湖桑条长在5尺以上的剪去1/4一 1/3, 5尺左右的剪去 1/5- l/4, 3尺左右的只剪去 5寸左右未木栓化的绿色嫩梢。凡花果较多、发芽率较低的品种和实生桑则要重剪,通常可剪去条长的一半左右。
  二、整枝 花桑树落叶后到树液流动前把桑树上的病虫害枝、细弱枝、下垂侧枝及死
拳、枯桩修剪掉。使树形整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减少病虫为害,整枝时剪口要平滑,修剪下来的死拳、枯桩、病虫枝要集中到园外烧毁,以防病虫害潜伏、蔓延。
  三、冬耕 园桑经过一年多次采叶,管理后的踩踏,往往造成土壤板结,透气不良,影响土壤中养分的分解,以及桑树根系的吸收和呼吸。因此,在桑树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应进行深耕一次,深度一般5-7寸,靠近桑树立干附近宜浅耕3—4寸深,以免损伤粗根,耕后不耙,让其风化。这样既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又可使潜伏在土壤中的越冬害虫暴露在地表被鸟啄食或冻死。
  四、施肥 冬肥常称“基础肥”。一般在冬耕前施用厩、堆肥,蚕沙及各种土杂肥等农家肥料。每亩施用五千斤左右,以沟施或穴施为好。实践证明在桑树落叶后结合冬耕进行施肥,可改善桑园土壤结构,使肥料得到充分的腐熟分解,提高土壤肥力,为翌年桑树健壮生长打下基础。
  五、清沟排水 我省冬春季是多雨季节,桑园易渍水,造成桑根无氧呼吸,影响果树生长。因此要做到深沟、浅沟相结合,沟沟清好相通,及时排除渍水,达到雨住、沟干。保证桑树正常生长。
  六、防治病虫害 冬季桑树上的各种病虫害大都处于休眠期,可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防治。防治方法:1、清洁桑园。冬耕前将桑园内的残叶和杂草全部收集起来制堆肥或烧
掉,以消灭潜藏在桑叶、杂草中的病原菌和越冬害虫。2、挖除病株。在冬前必须彻底挖除
和烧掉发病严重的桑萎缩病、紫纹羽病病株。桑紫纹羽病的病林挖除后,立即用 2%的福尔马林派进行土壤消毒,这样过半月后才可补植新桑。3、人工捕杀。冬季发动群众刮除桑树干上的越冬桑蟥卵块及野蚕卵。用草把、竹刷等抹杀密集在主干或技干上的桑介壳虫。用钢丝约刺杀桑天中幼虫。用稻草束缚枝条诱杀入冬害虫。4、药杀病商虫害。在桑树落叶后,可用波美5度的石灰硫磺合剂喷撒树干、枝条进行防治穿枯病、干枯病、里白粉病和膏药病等病菌。同时用注射器等向桑天牛幼虫的蛀孔内注入80%敌敌畏乳剂500-1000倍液或用六六六粉拌废机油调至稀糊状填入蛀孔以杀死害虫。用药一周后,如发现蛀孔仍有新鲜血粪排出,可再计治,直到杀死为上。
  七、缺株补植 一般在冬季桑苗落叶后到土壤封冻前进行。补植时注意采用无病虫害的一、二年生良种壮苗。因补植的桑树易受原有老树的枝叶遮荫,所以要求深挖植穴,施足基肥,并至少在补植后头两年连续春伐养树,加强肥培管理,才能促进补株迅速生长,达到提高桑园产量的目的。
  除做好以上各点,还须对桑园中间种的冬绿肥加强管理。一是开沟沥水,做到雨住沟
干。二是施用石灰、硫磺或石灰、草木灰混合粉防治绿肥菌核病。三是增施磷、钾肥“以磷氮”。一般每亩施过磷酸钙40~50斤和200斤左右的草木灰作保温肥,使紫云英等绿肥安
全越冬。

                          一九八二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