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 谈 家 蚕 变 温 饲 育

                龙 爱 平
                                           (长沙农校蚕桑专业八零级)
  家蚕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是68一82.4°F(20——28℃)。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温度上升体内酶的活性加强,促进蚕的生理机能,使食下量、消化量增强,蚕的生长发育加快。
  据试验报导,蚕在适温范围内,稍有变动的温度又比固定不变的温度发育较快,且对于蚕的健康也更为有利。
  我们知道家蚕在一昼夜中生理过程的节奏是不等速的,为此,可以在蚕室内日间提高温度,夜间降低温度,使之适合蚕的自然发育规律,有利于蚕的食桑、消化和吸收,从而能提高其生活力,增加全茧量和茧层量。从蚕体生理来分析,在连续的就食情况下肠液PH值会逐渐降低,而当暂时停止食桑时, PH值又回升达到9.5——9.8个甚至在10以上。在一定范围内,蚕在较低温阶段,食欲减小,消耗也少,桑叶在肠内停留的时间长,吸收率提高,肠液PH直升高。因此,在夜间较低温情况下,适当减少给桑量和给桑次数,到次日随着温度的升高,蚕的食欲兴起,这时,较高PH值的肠液便有利于白天营养的消化,吸收。这样既符合蚕体生理,又可以节省夜间给桑,在大批生产上试用,可以提高担桑产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曾经有人做过试验,设计出家蚕昼夜高低温度交替的变温饲育方法,即第1-4龄在早
晨和田间(上午5—7时至晚上9—11时)的16小时内保持高温,晚上的8小时内保持较低
温,并减少喂叶次数,结果不但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产量。
  在进行变温饲育生产实践时,春蚕和晚秋蚕,因系入工升温饲育,只需白天升至目的温度,晚上八小时,温度降低4-6°F即可。夏蚕和早、中秋蚕,因系利用自然温度饲育,一股蚕室自然温度晚上比白天低,但仍常常高出蚕的生理适温范围,为起到变温饲育的效
果,需采取降温措施,白天降至蚕的生理适温范围,晚上温度比白天略低。

                               一九八二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