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自然资源潜力 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
——桃源县发展私人植桑养蚕的作法和体会 为了全面贯彻“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方针,尽快地把我县蚕桑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力争三、五年内把我县变成产茧万担的桑蚕基点县。一九八一年下半年以来,在上级农、商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县植桑养蚕事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据统计全县有十九个公社、五十六个大队、二百六十五个生产队、二千四百九十一户新栽桑一千零二十九亩、计一百一十四万株,其中集体栽桑八十五点五亩、七点六五万株;私人栽桑九百四十三点五亩、一百零六点三六万株。完成原计划的百分之一百一十四。全县桑园面积恢复到一千四百九十四亩、一百三十五点三三万株。一年栽桑为全县过去剩下桑园面积的二点二倍。喜雨公社新栽桑四十二点五一万株。占全县新植桑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二。这个公社十一个大队、一百零八个生产队、二千五百九十户,有八个大队、三十八个生产队、九百六十六户栽桑,户平四百三十株,其中户平栽桑一千株以上的有五十五户,五百至一千株的六百九十五,三百至五百株的二百一十六户。湖堤大队栽桑十六万株,十二个生产队,队队栽了桑,三百六十户有三百四十户栽了桑,户平栽桑四百七十株。栽桑最多的剪市大队四队伍菊秋,他一户栽桑三千一百株,全家四口人,人平栽桑七百七十五株(包括承包桑园的补值)。这个公社规划到一九八五年栽桑三千亩,计三百,产茧五千担,其中今冬栽桑六十万株,明年产茧五百担,今年这个公社养春蚕一百零四张,产茧六千七百二十一点九斤,张平产茧六十四点六斤,春蚕一季超过了去年总产。湖堤大队二十四户养蚕,户平产茧一百一十二点七斤,户平收入一百八十六元,其中有十一个户平均每张种产茧八十斤。最高的一户李国全,一点五张蚕,产茧一百四十二点六斤,张平九十五点二斤。刘华举二张蚕,产茧一百六十八点五斤,张平产茧八十四点三斤。这个公社现已有苗三百亩,其中嫁接苗一百亩,实生苗二百亩,预计可出圃嫁接苗六十万株,实生苗一千一百万株。社员高高兴兴地说:“私人栽桑养蚕好,一十六天得现钱(除小蚕集体共育时间),十六元钱一个工,确实发财好门路”。 一、重新看蚕桑 植桑养蚕是我县的一项传统祖业,早在东晋时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就有“土地平旷,屋舍严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的记载。一九三三年,我县曾成为全省重要丝绸产区之一。据县志记载,当时私入植桑养蚕户曾占总农户的百分之一十三点七,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这项祖业步步缩小,频于崩溃。到一九八一年统计,全县仅剩桑园四百六十五亩,二十一点三万株,产茧一百五十八担,而且,毁桑种棉、毁桑扩麻的现象仍在扩大。认为养蚕划下来,种桑亏本等等。似乎,植桑养蚕非砍掉不可。 二、舍本买基础 看到了桑蚕生产的好处,我们怎么开步?这个问题斗争激热。县委、县政府分析了当时的现状。我县蚕桑生产是四无。一无一亩标准桑园,二无一株嫁接苗,三无一颗荆桑根,四无一斤良种接穗。从这个实际出发,县委决心舍本买基础,为大踏步发展蚕桑准备种子、苗木。去冬以来,我们兵分三路。一路办学习班,作栽桑样板;二路上浙江、望城、华容调嫁接苗;三路到广西订购桑子,截至目前止,我们花了一十六点五万元,买回桑苗一百一十四万株,从浙江调进实生苗一百零六万株。从华容买进穗八百担,从广西调进桑子五百八十斤。今年春季我们嫁接桑苗一百四十九点七万株,培育实生苗二百五十亩,可出圃桑苗一千多万株。新植桑一百一十四万株,明春可提供接穗二千多担,初步建立了自凡自育自栽的良凡体系,为今冬大力发展私人栽桑养蚕打下了一个可靠的基础。 三、紧抓不放松 领导的认识不等于社员群众的认识。要把植桑养蚕工作真正搞起来,不仅要抓,而且要反复抓,只有抓得很紧,才能抓住。今年春季我们通过上下反复宣传发动,帮助栽桑一百万株,但是桑苗调进来以后,并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马上出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栽桑质量不高,总结栽桑的实践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一种是他要栽。栽的特点是:班子健全决心大,措施有力移栽快,科学栽桑标准高。如喜雨公社,去冬今春栽桑四十二万多株,不仅规格整齐,统一为 4尺×1.5尺。每亩一千株,而且普遍深撩壕,底肥足,所以成活率高;二种是分配栽。栽的特点是栽得浅、栽得松、无规格、很分散,象三汊港公社桂洲大队二千九百株桑,每户栽十五株,既不好管理,又不好养蚕;另一种是要他栽。栽的特点是“和尚”地、“斋公”苗,规格乱,管理差。如八公桥公社白鳞州大队是我们规划他们栽桑五万株,结果猪踏、草荒,真是得不偿失。 四、典型探新路 私人植桑养蚕是一个新事物,如何提高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是加快蚕桑事业的关键。“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为了确保县委、县政府一九八五年实现产茧万担县的规划,促进私人植桑养蚕这一新生事物的茁壮成长,真正做到当年栽桑,当年养蚕,当年增加收益的目标,县科协组成了桑蚕技术承包工作组,对喜雨公社湖堤大队实行技术承包。我们对湖堤大队负责四包:包产量、包收入、包销售、包技术。湖堤大队对四包负责四承担。即承担生产计划的落实,承担技术措施的实施,承担苗木质量的标准,承担科技队伍的建设,为保证承包的实施,制订了四定四落实的生产责任制。即定班子,落实岗位责任制;定任务,落实联产到户责任制;定措施,落实技术实施方案;定奖惩,落实奖惩条例。 五、成果靠科学 蚕桑生产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但是,真正收到效益,实现万担蚕茧县,还得靠政策、靠科学。面对我县实际,摆在面前的最大困难是桑树的萎缩病和家蚕软化病,这两病如不重视,将有失败之险,灭迹之灾。一九七0年我县蚕桑试验站和高湾、白鳞洲等地,数百亩成林桑园毁于桑萎缩病,历年秋蚕单张茧量仅二十来斤,均败于蚕病之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现在,我们大力发展私人植桑养蚕,一定要以防治这两病为中心,提高科学植桑养蚕的水平。 一九八二年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