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茨城县蚕试、病理部长
蛯原富男 由于多次养蚕的引用使养蚕成绩显著提高,养蚕收入增加的实例是很多的;相反,由于发生传染性蚕病,蚕作不稳定,导致收益减少的情况也是有的,尤其是饲育次数较多的多次养蚕农户这一趋向更加明显。其减产的原因,是由于养蚕设备不足影响病原的隔离、及养蚕计划考虑极不周到、蚕期与蚕期的不断重叠、同一批蚕具不彻底消毒就连续使用,或消毒时断时续等等,使蚕感染积累在养蚕设备的蚕病原物而引起。
但是,大规模实行多次养蚕,从每年养蚕3次增至5~6次,获得优秀养蚕成绩的实例
也很多,因此,认为多次养蚕是减产的原因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传染性蚕病占蚕病的绝大部分,特别是病毒病为主体的蚕病。因此,彻底隔离和消灭病原,是使多次养蚕蚕作稳定最基本的防病措施。
养蚕前的彻底消毒
表一 夏蚕结束后灰尖的病原检查
关于在完全没有蚕或蚕茧情况下消毒的方法,从以前实行过的方法来看,有进一步再检查的必要。即首先是病毒病原,其次是曲霉病或硬化病菌丝体病原,随着养蚕次数的增加而积累,常常会引起蚕病,因此,首要的问题是,在蚕期前进行彻底消毒显得十分重要。表一虽然是表示在蚕作不稳定的养蚕农户中进行现场病原检查的一部分结果,但使我们知道,象这些养蚕农户那样,因病原污染而引起蚕病,是相当普遍的。
一、蚕室蚕具消毒的要点 消毒时,养蚕上簇的地方,首先是贮桑的地方,院子内或蚕沙废条堆放的场所及其四
周,特别是屋外养蚕的地方都必须消毒。考虑到药剂对曲霉病病菌或其他病原体的消毒效
果,要避免单独使用福尔马林液,可用福尔马林与漂白粉精的混合液或马克Ⅲ号的20倍液喷撒消毒。对建筑物,每平方米的用药量标准需1升以上,在喷撒药液容易干燥的地方,喷药量要多一点。对容易密闭而又比较小的场所,用药液不可能直接喷撒到的地方的消毒,包括蚕具的第二次消毒,用新P·P·S熏蒸消毒效果才比较好,对于用木材建造的房屋,可用高浓度漂白粉的150倍液(加入适量0.2%的中性洗剂),均匀而又充分地进行喷撒。
特别在喷撒消毒液时,必须注意下列各点:
1、使用药液浓度要正确。
2、喷药量要足够。
3、喷药机具以比较小型的,压力不太大的为好。
4、消毒场所要打扫干净,蚕粪等不要乱散满地。
5、为使消毒作业不发生故障,要分类整理好蚕具。
6、消毒人员要准备好防毒面具、雨衣、橡胶手套等用品。 二、地面消毒 蚕室等建筑物消毒虽然较彻底,但往往对地面(包括泥地的蚕室,露天养蚕处的地面,蚕沙废条堆放的场地)消毒不够彻底,特别是经常减产的养蚕农户,其地面不注意彻底消毒是蚕病发生的原因,这种情况是比较多的。药液的喷撒量因地面结构不同而异,一般每平方米约需用药液2升,对地面较坚实的泥地房屋,每平方米用药液I升就可以了。
今后,考虑到为了防病方便而又节省消毒费用,至少坑床宜采用水泥结构。此外,消毒药剂方面,一般地面用福尔马林10倍液,或15倍福尔马林和500倍漂白粉精的混合液。对于水泥地面,用高浓度漂白粉的100倍液(加入适量的0.2%中性洗剂),效果是比较好的。 三、回转簇与接尿器的消毒 蚕具的消毒,特别要注意回转簇或接尿器及草帘的消毒。至少将上簇到营茧用过的蚕具进行消毒,即使蚕作良好,也可能有病原污染,这样考虑是不会错的(见表一)。
接尿器或垫在簇下面的草帘类,在排尿完毕后,要把从上面掉下来的病蚕抬出,投入盛有药液的塑料容器中,尤其是要轻轻地扫净蚕粪,集中起来和干草等一起烧掉,整理好蚕室内四周。在蚕室消毒时,把塑料容器和接尿器搬出室外,和竹杆等一起实行浸渍消毒。一般利用耕耘机的拖车厢,车厢内铺好塑料薄膜,然后倒入相当于车厢高度一半的清水,用高浓度漂白粉配成100倍液(加入适量0.2%中性洗剂),或福尔马林15倍与漂白粉精500倍混合液,在药液中浸渍后,拿到已经消毒过的场所,乘药液未干时复盖上塑料薄膜,第二天再放在阳光下晒干。
纸板簇不能浸渍,故只能用气体消毒。方法是:在晴天有阳光直射的院子里,先铺好薄膜,用梯子或竹杯摆成“川”字形,然后将纸板簇半张开地放一层在上面,再用较浓的福尔马林液喷撒,最后用塑料薄膜完全包好,或将簇全部堆放起来,用薄膜作成围帐,在围帐内用新P·P·S进行熏蒸(每6立方米用25克熏蒸)。 蚕期结束后的防病措施 一、蚕沙废条的处理 上簇完毕后,需及时将养蚕后的蚕沙、废条进行处理,蚕沙完全腐熟后才作堆肥使用
(发酵热如达 70 ℃以上,约经七日,病毒病原即死亡)。由于废条量大,消毒困难,可以用铡刀切断后,适当加入有机物(青草、家畜粪尿等)经堆积发酵后还回桑园。在大量发生蚕病,引起成片减产的情况下,各处都要共同把蚕沙废条集中烧毁,这是最安全的办法。 二、清扫及消毒 出售蚕茧后,要及时将养蚕室、上簇室及放置蚕具的地方进行消毒。在消毒前,需待消毒场所的灰尖不扬起时轻轻地扫掉,清扫的垃圾、病蚕尸体和蚕粪等集中烧毁是十分重要的。
病原隔离与蚕病予防

在多次养蚕时,为了充分贯彻防病措施,必须尽量减少蚕期的重叠,在确定收蚁日期
时,务使蚕期与蚕期相隔的时间比较宽裕。同时,在容易减染病原的稚蚕期的饲养,应以参加共同饲育为原则,共同饲育的时间希望能延长到三眠才分蚕(见表二)
虽然实行稚蚕共育,由于分蚕的时期不同,上一期蚕有的处于壮蚕饲育阶段,有的处
于簇中管理阶段,在这种情况下,上一期蚕和下一期蚕的饲有室或贮桑室要分开,尤其是养蚕室和上簇室必须严格隔离。因设备或场所不足的关系,上期蚕的废条残叶还在收拾,下期蚕就在同一个地方开始养蚕,这种情况当然必须避免。表三是表示在多次养蚕农户现场的实况调查结果,G、K两个养蚕农户,多次养蚕由于能合理地充分使用设备,因此蚕作颇为稳定,养蚕成绩显著提高。
各注:(1) K、 G两农户1~ 2龄参加共同饲育, 2眠时分蚕。
(2) 3龄或3~4龄分开饲育。
另方面,从蚕室蚕具消毒方面考虑,一年中无论那一次蚕期之间的间隔,例如夏蚕与初秋蚕之间,初秋蚕与晚秋蚕之间,同时一起实行彻底消毒是十分重要的。在邻近养蚕减产比较严重的地带,因为考虑到外部环境易受相当多的病原物污染,所以全面地消灭病原是特别要紧的。
湖南省蚕科所靳永年译自(日)《蚕丝科学与技术》一九七八年第五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