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菱 纹 叶 蝉 的 发 生 与 防 治

雷 国 新 整 理
(长沙农校蚕桑专业)

    菱纹叶蝉,又叫菱纹浮尘子。在蚕区桑园内有两种: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as sellatus Vhler和拟菱纹叶蝉Hishimonoides scllatiformis Ishihara。都属干同翅目,叶蝉科。它们均能传带桑黄化型萎缩病和桑萎缩型萎缩病的病原。其中拟菱纹叶蝉的传毒力较强。
    一、形态特征
  两种菱纹叶蝉的前翅后缘中部都有三角形褐色纹,两翅合拢,即成菱形花纹斑,故叫菱纹叶蝉。但二者的形态仍有明显区别。
  凹缘菱纹叶蝉:又称绿头菱纹叶蝉。成虫较拟菱纹叶蝉小,大小为三点七至四点六毫米。头部黄绿色,胸部草绿色,前翅灰白色,在菱形斑中有上下排列的三小淡色斑,翅瑞部暗褐色,中有四个灰白色小园点。体形略狭瘦。若虫体短,五岑大小为二点九至三点三毫米。头冠黄绿色,胸背面浓褐色,腹面淡灰色。尾部较尖。卵呈茄子形,大小为O点六毫米左右。
  拟菱纹叶蝉:又称红头菱纹叶蝉。成虫较凹缘菱纹叶蝉小,大小为四点四至五毫米。头部暗红色,胸部红褐色,前翅灰红色,在菱形斑中具“品”字状排列三小淡色斑。体形稍阔大。若虫体较长,五岑大小为二点九至三点七毫米,体皆黄褐色,腹面红色。卵形与凹缘菱纹叶蝉卵相近,大小为零点七毫米左右。
  二、生活史及习性
  两种菱纹叶蝉的世代和历期因气候差异而有不同,江、浙蚕区一年发生四代。据江苏镇江和浙江傈县两地饲养观察,以印越冬,于四月下旬孵化为第一代著虫,五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至五月下旬进入羽化盛期;六月中旬为第二代若虫盛孵期,七月上旬成虫进人羽化盛期;在七月下旬第三代着虫盛孵,八月中旬成虫进入羽化盛期;在九月中旬第四代若由盛孵,九月下旬成虫进入羽化盛期。
  两种菱纹叶蝉食性有差异。凹线菱纹叶蝉食住条。除桑外,还能寄生取食黄豆、芝麻等二十三种植物。它可在这些寄生植物上生活并完成世代发育,但在全年生活过程中,需转换寄主,在桑园内越冬孵化的第一代著虫,密集在桑树上,其一龄虫喜在幼嫩的托叶内摄食,二龄以后在悄头或幼嫩桑叶上取食。至五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羽化时,因一般桑树已夏伐,成虫便大量迁飞到幼嫩的黄豆或绿肥作物上取食,共繁殖第二代。随着这些作物的老化或收获,七月上、中旬又迁飞到芝麻等作物上存活,产卵、繁殖第三代,也有繁殖第四代的。八月中、下旬以后,大部分成虫(三、四代)又陆续迁回桑树,最后一代成虫,即在枝梢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处产越冬卵越冬。因此,六月份以前,桑园中虫口密度大,七至九月份桑田中虫口就少。凹线菱纹叶蝉除具特别喜食嫩叶的习性外,还有趋光性而无密集性。
  拟菱纹叶蝉的食性单一。桑是主要寄主植物,有时在律草、绿豆、紫穗槐等植物上短暂生活,但未发现其产卵或孵化若虫现象。一般说来,一龄若虫常在嫩捎上吸汁,二龄以后比较喜食偏老叶子,在叶质较差的桑叶上生活力很强。栖息在枝芽上,色泽形态极象腋芽。拟菱纹叶蝉在桑园内终年可见,其发生量与凹缘菱纹叶蝉相似。桑园内第二、三代虫口密度不高,主要是受捕食性蜘蛛等天敌的影响。它同样也具有趋光性。
  三、传毒规律
  病株组织内的病原物在菱纹叶蝉吸汁时,吸入食道(吸毒,并成为带毒虫)通过胃而达肠部。其后渗过肠壁进入血淋巴,这个阶段病原物经过不断增殖,到一定程度,最后进入唾液腺。在口针刺入株细胞或细胞间隙时,唾液是胶状围绕口针成为诞鞘,当口针抽出,诞路中病原物即进入寄主(传毒)。病原物在虫体内,从吸毒后增殖到具有传毒能力的过程特称“循回期”。健株被带毒虫吸汁传入病原后,也须经过病原不断增殖达到一定程度,然后表现症状,这个过程称作“潜育期”。
  循回期及潜育期的长短,常因温度、虫令、虫种、毒量、树龄等有所不同。虫体循回期一般在三十天左右,树体潜育期在摄氏二十八度以下的自然变温条件下约三十三天左右。重病桑园内自然带毒率约百分之十五,拟菱纹叶蝉传毒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以上,但凹缘菱纹叶蝉虫口数量大,仍是传播病原的主体。
  四、防治方法
  防治桑菱纹叶蝉是防治桑树萎缩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按照其传病规律和生活习性,生产上主要采取“狠治第一代,控制第四代”的策略。第一代老虫集中桑树是压低虫口密度的良好时机。第一代虫治好了,第二、三代虫传病基本上就可以控制住。第四代虫传病力较强。对凹缘菱纹叶蝉陆续迁回桑园盛期,也需进行防治,尤其应注意桑苗圃的治虫,防止苗木带病。
  一、秋蚕期间分次施肥过程中,常因施肥过迟,十月间梢头技嫩叶绿,成为诱使菱纹叶蝉趋集取食产卵的条件。因此,要严格掌握肥效利用,配合养蚕布局,避免不必要的过迟施肥。
  二、菱统叶蝉最后一代成虫产卵都集中在枝条顶端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处及细小枝条
上。试验证明,剪去四分之一者,可以减少越冬卵的百分之五十,剪去三分之一者,可以减少越冬卵的百分之七十五。因此冬季结合重剪梢有杀死卵粒,抑低次年第一代虫的效果。
  三药剂防治
  1、用药时期:
  (l)第一代若虫的用药时期,即掌握若虫孵化盛末期进行药剂防治。时间在四月上、
下旬。为简便起见,可用观察物候的办法来决定具体用药时间,一般第一代菱纹叶蝉孵化盛期约在湖桑三十二号桑芽发育开第四到六叶的阶段。因此,掌握在桑芽(湖桑)开第 四、五叶时喷药,可以有效地杀灭第一代若虫虫口。
  (2)对第一代成虫的用药适期。夏伐后正是两种菱纹叶蝉第一代成虫的羽化盛期,由
于桑株进行伐条,大部分虫口迁飞到补缺的春伐株上,或成片春伐田块及夏伐株残留脚叶
上,因此,在春伐四块中可以结合防治一般桑虫喷药,而春伐田块应在调查虫口密度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喷药。
  (3)对第三代老虫的用药时期。第二代凹缘菱纹叶蝉成虫七月初集中在黄豆上,七月
上中旬迁飞到芝麻等作物上产卵、孵化。由于芝麻田块面积一般不大,虫口必然相对集中,因此可掌握在孵化盛期用药防治。
  (4)对第四代成虫的防治时期。晚秋蚕结束后,对桑园普遍喷药一次,时间在十月上
中旬。
  2、用药品种及其注意问题
  百分之九十五敌百虫晶体三千倍液;百分之五十马拉硫磷油剂一千五百倍液;百分之四十乐果油剂一千五百倍液;百分之五十辛硫磷油剂二千倍液;百分之八十敌敌畏油剂二千倍液等对菱纹叶蝉均有效果。但在养蚕用叶时期用药应适当选择,以防止蚕儿中毒。上述药剂对家蚕的残毒期为:百分之九十五敌百虫晶体十二天;百分之五十马拉硫磷油剂二天;百分之四十乐果油剂六天;百分之五十辛硫磷油剂三天;百分之八十敌敌畏油剂三天;在夏伐和晚秋蚕结束后用药防治选择残毒期较长的药剂则效果更好。

                               一九八二年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