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木 暮 真 志
水分在生物体内的功能;输送养分子体内各组织,并排除代谢的老废物,保持细胞的紧张状态,促进物质的化学变化等作用。因此,生物体的组成部分,水分较其他有机成分、无机成分要多,占总体的65~85%,一定的水分量,在生物体的各部分生存领域里维持生活,具有重要地位。
对于蚕来讲,积极地去补给水分是有困难的。主要依赖食桑来补给水分。蚕的体表面丧失了调节体温的机能,因为体表层覆盖了一层几丁质(cnitin),可以抑制水分的蒸发。再者,食了桑后,供给蚕体的生理作用后的水分,在排出的时候,又被直肠再度吸收,把水分保存在体内,使水分不遭到损失。但是,蚕体水分的均衡状态,一旦遭到破坏的时候,就会引起蚕的健康受害,成长缓慢,甚至发病死亡。
为了蚕作安全,保持蚕体水分的均衡,是不可欠缺的条件。这里就桑叶的水分与养蚕的关系,作如下的讨论。
蚕的生理水分 蚕体含水率,因发育的过程,有差异的变动。但一般是85%。其中刚孵化的蚕,当时体水分率是75%左右,食桑48小时后,即提高到84%。为绝对量的增加15倍。但是 5龄期,起蚕的水分含有率约85%,老熟时,蚕体水分率减少。但水分量随着蚕体重的增加,约为起蚕时的水分4.5倍。
蚕体水分量的补给,专从食桑而来。脂肪氧化产生的水分,被吸取的是极少量,主要依赖于桑叶含水的自由水。
一般食桑后,蚕的水分吸收率有稚蚕期高,壮蚕期低的倾向,这是由于蚕体气门水分
蒸发率,稚蚕高于壮蚕。因此,稚蚕、壮蚕的特性不同,蚕的水分要求量,稚蚕要比壮蚕
大。因此,作为各龄用桑的条件,稚蚕用桑,采用含水量多的桑叶是必要的。而壮蚕用桑就用不着采稚蚕用桑的水分高的桑叶。
各龄用桑的水分率:1龄约82%,3龄约78%, 5龄约76%。 l龄用桑的水分率最大,
逐龄渐次减少。因此,根据肥培管理,切适的来摘适于各龄用桑,以满足各龄的必要的水分量。
但是,同一龄期,蚕儿的水分吸收率,不管桑叶的水分含有量如何,而蚕的吸收量是定量的。饲养水分不足的凋萎桑叶,蚕儿食下后变化,如第五表所示。食下凋萎桑与新鲜桑,水分吸收率的比较.数值差异不大。
从我们来看,意味着食下水分量多的桑叶,蚕体吸收水分量多,食下水分量少的桑
叶,则吸收水分量少。
但仅从蚕体水分量来看,还不是全面的,实际应根据蚕的血液水分率高低,则是从桑叶的水分吸收率而异。即血液水分低时,蚕粪的水分率小;相反,蚕体的水分吸收率多时,蚕粪含水率多。
并且,由于血液水分率对蚕的水分调节机能极其微弱,桑叶中水分含量,就能肄意超过调节能力的范围,随着桑叶水分率的减少,蚕体水分率降低,同样的关系,作出相反的作用时,即水分过多的桑叶,则蚕体水分率提高。
更且,蚕体水分的变动,不仅决定于桑叶中的水分多少,也由于饲养环境条件起到作
用。一般湿度低时,从蚕的气门散发的水分多;在多湿的环境,从气门蒸发的水分就少。
但是,由于多湿的环境,蚕体水分的散发受到抑制时。则蚕粪排泄水分量多的倾向,又CO2浓度也有关系,CO2浓度增加的同时,从蚕体蒸发水分增大。
过去用桑与饲育环境的经验:“软叶干燥育,硬叶多湿育”。即是水分多的桑叶时,采取环境干燥;遇到老质桑叶时,增加多湿环境。这都是为了保持蚕体水分的平衡而实行的措施。
水分不足与养蚕成绩
蚕体的水分率,主要由于食下桑叶中的水分来左右。因此,采用凋萎桑,不仅蚕体水分率不均衡,也影响到蚕的健康和茧质。凋萎桑养蚕。稚蚕期较壮蚕期影响大;日照不足桑等嫩叶,比普通桑的水分发散率高,桑的叶质与饲育环境的干、湿发生差异时,则空气干燥时,桑叶凋萎速度快;空气多湿时,则桑叶凋萎速度慢。
由于给予凋萎叶,蚕体水分减少,且影响蚕的食欲。
桑叶的凋萎度与食桑量的关系如表2
从上表说明,不管稚蚕、壮蚕桑叶凋萎的影响食欲都大,因而食下量、消化量减少,消化率也降低。2龄约凋萎度20%,4龄约凋萎度10%的水分损耗为准。超过了这标准不行。而始终是以桑叶新鲜为好。桑叶的水分率的高低以如何为好?从桑叶水分率的界限点来讲,水分率74~75%为适当。
如果桑叶水分不足,蚕儿食下量减少的话,随着这样的关系,蚕的健康度和产量,自
然都会变劣。即使在壮蚕期。成长经过日数也延长,体重增加率下降,结果,茧重轻,同样化蛹率显著低劣,这是由于桑叶水分不足,虫质受到影响。
由于水分不足的桑叶,对于蚕作的影响,不但是壮蚕期,而且是稚蚕期的影响大,如第3表所示成绩。1~3龄期给予凋萎桑,4龄期以后给予普通桑叶为对照,同一的处理,所得的结果,仍然不佳,食下凋萎叶,3龄中的体水分减少,随着发育经过也不齐,发育日数延长,3眠体重不能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4龄以后的蚕,虽然给予水分足的桑叶,蚕体水分率很快上升,与对照的蚕体重,保持同程。度的数值,可是5龄以后,在上簇中毙蚕多发生。于稚蚕期给予水分不足的桑叶,不仅由于水分不均衡,加之,由于水分不足,引起蚕的体质虚弱。到了壮蚕期,虽然给予好叶,也不能恢复所损害的健康。
另一方面,作为水分不足的典型干萎叶又如何呢?凋萎桑叶与干萎桑叶是不同的,前者比普通桑叶中的营养成分,差异不大,仅水分少而已。后者桑叶,除水分减少了,其桑叶中的成分比例,碳水化物,灰分都减少,而粗蛋白、脂肪粗纤维增多。这样的不同,它能使蚕的生理发生差异,造成不良结果。
干萎桑叶试验来看,即全龄给予干萎桑叶,则减蚕增加,其数值比普通桑增加2倍,
茧质极端恶化。即使仅是稚蚕期给予干萎叶,但与全龄给干萎叶是相同的成绩,至于虫质影响如何?稚蚕期比壮蚕期大。还有对茧重的影响,l~3龄给予干桑叶,4龄以后,给予普
通桑,其茧的重量,有所恢复,比其全龄给予干萎叶其成绩要优。但不能恢复到全龄给予普通桑的数值。
水分补给的效果
凋萎叶、干萎叶损害虫质,茧质,十分明显,但人为的去补给桑叶水分,其结果如何?
蚕儿食下含水量少的凋萎桑,比食下普通桑的消化率要降低。这意味着制造100克的体
重,比普通桑的用量要多。根据蚕的食性,保持饱食的状态,而食凋萎桑,不可能补足消化量的不足。由于凋萎叶,不可避免的蚕体重增加率自会降低。
然而对凋萎叶添加水分,其效果就大了,体重也增加,即由于凋萎叶喷了水分,提高了消化率。因此,造成一定量的体重。虽然桑叶量少,因为桑叶添加了水,蚕的体重增加量,认为与普通桑效果相差不大。
对于干萎叶添加水分的效果来看,其化蛹率:
1.天气干旱时,桑园撒水的成绩最优。
2.干萎叶撤水的次之。
3.干萎叶不撒水的最差。
从这种试验比较,如干萎叶补上水分,可以降低为害程度,其补水的效果,当然直接在桑园进行灌溉最好。
就茧质来讲,如干萎桑不添水的,则茧质轻,如添水,则效果上升,对虫质健康性来
讲,干萎桑直接添水的比在桑园撒水的优。这是因直接添水,其水量多,体重增加有关。水分率低的桑叶,人为的添加水分,但作为蚕的饲料,假若有人把普通桑叶再添水,其结果如何?
4~5龄期给桑时,添加5%的水量,其化蛹率、茧重,也得到稍优的成绩。但每次
都给予5%的水叶,对虫质(即化蛹率)有损害。添加15%的多量水叶,如果蚕室空气又潮
湿(即75%的湿度),则会引起软化病的发生,养蚕成绩差,加上夏、秋季高温,则为害
更大。壮蚕期为了防止桑叶的凋萎,有人覆盖薄膜,引起蚕座发热和不良气体增加,养蚕成绩显著降低。
桑叶撒水,虽然带来了好的影响,但由于凋萎桑、干萎桑等,一般虫体,蚕质都呈降低的状态。至于普通桑叶,另外添水,肯定不好。因此,桑叶增添水分,要与环境干燥或多湿,须考虑结合,慎重行事!
沈汝禄 译自(日)《蚕丝科学与技术》1983年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