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县棉麻烟茧公司 熊世煌 我县高坪乡天池村,于1975年在小溪河边沙洲上建立桑园18亩,按行株距5X1.5尺栽植桑树,采用南北方向,低杆养成。由于对树型剪定不合理,又偏施氮肥,缺乏有机肥料,加上夏秋冬季养蚕采叶过度,枝条组织软弱不充实,易受冻害,导致1979年春蚕时桑树发生芽枯病,1980年上游桑园发病率已达25%,1981年发病率高达50%。生产责任制建立后,承包社员开始对芽枯病未引起重视.芽枯病爆发.1982年发病率高达85%,导致春茧严重减产.挫伤了承包户的生产积极性,部分社员准备毁桑改种芝麻黄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与有关人员共同讨论,制定挽救桑园的措施。首先解决承包户思想,增加他们战胜桑病的信心,将桑园承包一年的协定改为五年。并参照1981年。湖南蚕桑。第二期有关桑树芽枯病的防治办法,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综合防治。
一、加桑树修整,恢复树势 结合桑树夏伐重新定拳.调整拳数和位置,剪光枯桩残枝,加强疏芽定枝和修枝短梢治虫等工作,使桑树得以恢复树势。
二、消菌灭病,严防冻害 对夏伐后的桑树用。4%的硫酸铜波全面喷洒一次,达到树干流液为止,再用10%新鲜石灰浆对桑树伤口涂刷,防止病菌入侵。进入冬季,除合理修枝治虫外,重新用0.4%的硫酸铜加0.5%的炒焦盐混合液,对树干全面喷洒一次,再用10%的新鲜石灰浆涂抹伤口.并将主干全面刷白一次,达到以硫酸铜消毒杀菌,以炒焦盐防冻害,石灰浆液防护伤口的目的。
三、因地制宜,合理施肥 夏伐后对桑园进行一次翻耕,施用猪牛粪,注意氮、磷、钾肥调配混合施用。根据对桑园施肥时对比试验的结果分析,桑园施肥采用氮磷钾含量为7:5:5的比例施用较好,或采用氮磷含量为7:5的比例施用较好。桑园每年间作一至二次红花草子作绿肥埋青.既可增加桑园有机质,又能提高桑园抗旱保土能力。
四、调整养蚕布局,合理采用桑叶 在养蚕布局上改变了过去不养或少养早秋蚕,多养中秋蚕的习惯,增加了早秋蚕的饲养量,适当减少了中秋蚕的饲育比例。在采叶方法上改变了过去采叶不留叶辆,导致枝条撕皮损伤的现象,保证了桑树的正常生长发育。
由于近两年来坚持用上述方法综合防治桑芽枯病,桑园发病率显著下降,树势强健,枝条充实,叶质好,产叶量高。今年春蚕养14.5张蚕种,产茧1457.4斤,售茧收入2636.5元。夺得了大丰收,比1983年增产蚕茧546斤,增长43%,收入增加802.5元,增长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