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田中茂男
象以往多次所述,引起蚕儿发病受害严重的,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原体,随着年中蚕期的重复,在养蚕基地上逐渐积蓄并到处扩散。因而.在今年养蚕结束时,病原体的蓄积与扩散必然达到高峰。如将饲育基地放置不管,其结果,经越年扩散的病原体如保持其活性,就成为导致下个蚕期的蚕儿收成不稳定的原因,存有其危险性。
可是,从养蚕结束后至明春在长时间静止的自然环境下,病原体是否保存生命不丧失感染力是应注意的问题。因此,对其下结论之前,应将本篇标题关于《病原体的越冬》再认真考虑一下。
不用说越冬病原体保持的感染力大小,随着病原体的种类而不同及病原体存在的状态,即是包裹在寄主组织和蚕类内等,还是是裸露的状态而有差异。
例:像曲霉菌营腐生生活的病菌易越冬,微粒子病的孢子在蚕室内经数年也不会丧失感染力。并且,蚕类中的传染性软化病病毒在室温下,即使经三年后也有其致病性,如将病毒悬浮液阴干,由宿主组织上释放的状态保存,缺也有仅15天便引起死亡的研究报告。
对蚕期结束后的蚕室、贮桑室、上簇室及蚕具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病原体能以多种抵抗力的存在形式进行污染。由此看出,切实进行养蚕结束后的消扫、水洗消毒等基本作业,为备其下个蚕期的安全饲养是非常重要的。
董廷宣摘译自(日) 蚕丝科学和技术,
一九八一年第十二期六十九页 魏芳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