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蚕学会在我省大庸市
召 开 全 国 蓖 麻 学 术 讨 论 会


  3月26日至29日,中国蚕学会在我省大庸市召开了全国蓖麻蚕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全国有关省市从事蚕丝业科研、生产、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共39。中国蚕学会副理事长高一陵同志及中国丝绸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侯忠澎同志出席并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交流资料29篇。
  从会议学术交流的情况来看,我国蓖麻蚕科学研究工作近几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在人工授精、生理生化;诱变有种以及遗传工程等理论研究上有了新的突破,而且在综合利用、品种培育一饲料开发、种养技术、生物防治等应用研究人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已选育出50多个单蓖蚕新品种。继我省湘西自治州地区用马桑叶养蓖麻蚕成功后,安徽省阜阳地区又利用红麻叶饲养蓖麻蚕成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蓖麻蚕生产创造了条件。
  会议对开发我国蓖麻蚕生产进行了论证,认为蓖麻蚕生产应该积极恢复、进一步开发。因为蓖麻蚕是多食性绢丝昆虫、喜吃蓖麻、木薯、臭椿、鹤木、马桑、红麻叶等多种饲料,我国这些饲料面积达五、六千万亩,发展蓖麻蚕无饲料之忧;蓖麻蚕养蚕制种技术和设备简单,生产成本低,应变性能强。蓖麻蚕丝除具有纤维皇后——“桑蚕丝”的许多优点外,其弹性与吸湿性比桑蚕丝更强,制作地毯、壁毯、内衣和运动员衣服十分适宜。如以桑蚕丝作经线,蓖麻蚕丝作纬线,所织成的织物挺括,不易起皱,其性能超过国际羊毛事务所的规定。蓖麻蚕绢丝还可与棉、麻、化纤等多种纤维混纺,当前国标市场上供不应求,日本客商去年多次要山东省丝绸公司提供蓖麻蚕绢丝;国内工厂对蓖麻蚕茧的加工能力强,全国十六绢纺厂都可吃蓖麻蚕茧,目前化纤织物已经饱和,绢纺厂希望各地提供蓖麻茧原料。
  我国1965年曾养蓖麻蚕300多万盒,产茧皮6000多吨。以后由于“文革”冲击及其他多种原因,生产急剧下降,去年只产茧皮20多吨。与会代表认为:今后应采取“根据市场需要。因地制宜,有重点地积极恢复、逐步发展的方针”。并希中央农牧渔业部和中国丝绸总公司加强具体领导。为了促进蓖麻蚕生产的恢复、发展,到全省、区分带北两个片成立了协作区,北方片协作区由山东省丝绸公司牵头,南方片协作区由广西蚕业指导所牵头,组织科技、生产、加工协作,交流信息,理顺产、购、销渠道。我省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重点,参加南方片协作区。中国蚕学会决定成立蓖麻蚕学组,建立蓖麻蚕信息中心,编印信息简报。上海生化所、昆虫所、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及有关省的蚕业研究所,决定继续加强对蓖麻蚕的基础理论与开发应用研究,促进生产发展。

                                (段幼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