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茧两吨半的养蚕专业户 |
汉寿县农业局 郭瑞鹏 程淑远 汉寿县围堤乡养蚕专业户海国舫一家,继去年产茧一吨半,收入超万元(见湖南蚕桑1984年第四期)之后,今年又有新的发展,年养蚕77张种,总产茧达5003斤,突破了二吨半,仅茧款就达6761.90元,老梅全家四口人,承包桑园19亩,亩产茧263.3斤。全年总收入12000多元,人平3100多元。其主要经验: 一是坚持勤培管: 俗话说:人勤地不懒,老梅的桑园经过精心培管,全年产叶量每亩达5000斤以上,特别是春叶,不仅产叶量高,而且质量好,产茧量占全年的40%以上。他采取的是全年二次深耕,二次浅锄,施足基肥,多次追肥,冬种绿肥的田间管理方法,使桑园旺盛生长。 二是做到三合理: 即合理布局,合理采叶,合理养蚕。合理布局即是根据人力,物力,桑园长势,合理安排蚕季,全年五季蚕安排三大养。一小养,一不养;三大养为春蚕、中秋、晚秋大养,每季蚕多的达27张,少的也有20张蚕种。夏蚕小养,一般7-8张,早秋不养。全年合理安排,以不浪费桑叶,又使蚕食叶充足为原则,充分利用春蚕优势,实行全年第一次大养、精养,今年其春蚕饲养21张种,平均张种产茧达90.6斤,总产茧1898.5斤。这样安排使全年总产茧量大大增加,又使部分剩叶不致浪费。保证了经济效益。合理采叶即是根据桑蚕发育进度与桑园长势情况确定;春季小蚕期采适熟桑叶,安排在长势较弱,产量较低的桑园,以尽快提早夏伐,促秋叶增产,大蚕期采产量高的桑园的桑叶,五令最后几天采叶质好的桑园的桑叶。中秋蚕小蚕期采生长旺盛桑园的桑叶,以便晚秋蚕有足够的桑叶,大蚕期以不浪费桑叶为原则采叶。合理养蚕即是科学安排人力和物力进行喂叶、消毒等管理活动。采取四回育的养蚕方法,以节省劳动力,并合理安排在5、11、17、23时为饲蚕时,使人能在晚上充分休息和充分利用白天进行采叶等活动。 三是重视蚕病防治和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防病消毒上,采取重在防,应用新蚕药等方法、把病死蚕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在养蚕上采用新材料新方法,如采用塑料网,塑料折簇等;在土地管理上,采用大令桑园间作早熟黄豆,幼令桑园间作苗子等管理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经济效益。采用良种。以提高茧质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