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瑞 鹏
(汉寿县农业局) 夏、秋蚕饲养时期,壁虱活动猖獗,常造成蚕儿大量受害,必须认真注意防治。
一、壁虱危害的重点区域
1.棉花红铃虫是壁虱的寄主,棉区桑园,用堆放棉花的仓库或晒过棉花的莲子养蚕,都易引起蚕的壁虱病。汉寿县洲口乡东风村1985年新扩班300亩速生密植桑园,由于以前这里是棉区,当年试养300多张夏、秋蚕,大部受到壁虱为害。
2.老蚕区或茅草盖的简易蚕室,消毒不彻底;容易发生壁虱病。
二、危害症状
蚕儿被壁虱危害初期,蚕体大小变化不大,但蚕儿活动力减弱,怠动,食叶量减小,蚕体开始变软。
危害中期,蚕体变软,很少食叶,爬动缓慢,或不吃不动,埋头伏桑夷。同时身体肿涨,有吐水现象。撕开肠胃,头、胸部可见多角形叶片在胃液中飘浮,有少量脱肛现象,可见到少量软死蚕。常误认为软化病。
危害后期,蚕体软伏死亡,24小时后开始腐烂。大量染病,常常在几个时内暴死,造成毁灭性危害。
三、防治方法
1。处理室内棉花;药杀红铃虫,消灭壁虱中间寄主。凡棉区蚕养户,养蚕前对蚕室蚕具必须彻底消毒处理。并加强蚕期消毒防病和饲养管理。
2、新蚕区养蚕前一个月用90%的乐果乳剂500倍液喷雾,喷洒蚕室的天花板及四壁。蚕室前后墙壁、与蚕室近邻的房间,以及堆放过棉花的场所;均需喷雾药杀。
3.新老蚕区结合养蚕前消毒,在上述区域喷洒灭蚕蝇,每斤灭蚕蝇兑水300斤喷雾。
4.新蚕区或发生过壁虱的蚕区,小蚕期用1000倍液灭蚕蝇喷布蚕体。大蚕期用500—800倍灭蚕蝇喷布蚕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