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汝 禄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据《湖南科技报》1984年9月14日刊载:秋蚕现添食大蒜、板兰根,对防治蚕的脓病有明显的效果。这些药物都具有抑制病菌繁殖作用。尤其大蒜,最近科学家发现其中有一种神奇的成份——矿物质锗,它能分解癌细胞(《湖南科技报》85.1.11)。板兰根含蒽醌甙物质,治疗腮腺炎、肝炎、热病斑、丹毒、应用比较广泛。其他黄连素、红霉素等药物,都用作抑制病菌常用药。但对病毒繁殖,是否有干扰作用?笔者在1985年秋蚕期,作了添食试验,其结果分述如下:
一、试验方法。
第一次试验
1:药物:
a、大蒜:大蒜50克,碎片,加水50克。
b、板兰根:板兰根注射剂一瓶,取 1/ 3药液,加水80克。
c、黄连素:黄连素片剂,取1/3片,加水170克。
药水配好后,分别盛入试管内,浸泡一夜,使其充分溶解。
2.添食方法:采新鲜血液型脓病乳汁,加水1400倍,涂抹桑叶,分别在3龄和4龄起蚕饲予毒叶,24小时后,再分别给予涂大蒜汁叶、板兰根汁叶、黄连素汁叶,为了提高药物效果,每区连续给予药叶3次,以后再给正常叶。
3.逐日检查病蚕:如发现病蚕,肉眼观察病症,并用显微镜复查,有否多角体。
4.饲养结果:黄连素区,蚕儿拒食。强迫食后(不换正常叶),蚕吐胃液。我们用舌头舐赏黄连素汁,苦极,蚕所不食。其他大蒜区,板兰根区无异状,均照常食桑,其结果成绩,请看表一。
第二次试验
为了数字的可靠性,晚秋蚕又重复作了买验。不同之外:a.2龄起蚕添毒。b.改用中
肠型脓病乳汁稀释1600倍。C.删除了黄连素区。其实验结果(表二)
由于晚秋气温已低,又叶质较好,使病情拖延时日,能少数结薄皮茧。而蛹体多为病蛹。镜检,仍是多角体。不过第二次试验;对照区不添药物反比添药物区多结茧,其原因可能因未添药,食欲正常,多食了桑叶,增强了体质,使病情迟发。
在这里特地提一下,我们在第二次试验时,感到盛病毒的试管内气体恶臭难闻,认为细菌在作怪,检病毒试管内;稍为放点红霉素粉末,第二天恶臭顿即消失。这说明红霉素对细菌有所抑制作用。红霉素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对病毒是否亦有此作用?为了证实这个问题,作了实验。一区:病毒(中肠型脓病汁,水稀释1000倍)。一区:病毒加红霉素粉。于3龄起蚕添食,对比其发病率。结果表三
从试验来看,红霉素对防治脓病无效。
通过上述实验,由于蚕的生长经过期短,一旦生病,一般药物,是难以奏效。农村采用这些药物防治脓病,没能减轻蚕农遭受蚕病的烦恼情绪,实际对从病的防治,是没有效果的。防病的途经,在目前只有彻底消毒和蚕期认道做好防疫卫生工作。使病毒减少感染机会,是为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