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堤乡桑场夏秋蚕超春蚕的经验总结

                                         程 淑 远
                                       (汉寿县农业局)

  我县围堤乡桑场是—个桑鱼相结合的专业蚕桑场,全场桑园面积340亩,由27个农户承包,年产茧达1吨以上的有6个农户。最近几年,全省担茧均价虽逐年下降,但围堤桑场的茧茧和产值仍然持续上升,尤其是1984、1985两年,夏秋蚕产茧量都超过了春蚕产茧量(见表1)。现将他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1.加强桑园夏秋培管。
  针对全场产叶量不平衡,秋叶病虫害多,蚕茧质量差的弱点,把加强夏秋桑园培管作为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来抓。春蚕上簇,夏季结束,在5月20日前全桑场桑树夏伐完毕,比往年提早15天。接着进行一次除草,并重施夏伐肥,每亩施尿素20—25斤;中秋蚕开始前一星期进行第二次除草,并补施秋肥,每亩施碳铵20—30斤。从而使秋叶产量提高,叶质嫩柔,并推迟了桑叶硬化,营养丰富,为秋蚕超春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彻底消毒防病,认真做好五坚持:
  ①坚持小蚕共育。全场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几个共育小组,保证了小蚕发育齐一;②坚持洗手给桑。蚕室门口铺放消石灰,以防养蚕人员手脚带菌入室;③坚持提青分批,严格淘汰隔离病小蚕,防止蚕座内大、小蚕混育;④坚持蚕座蚕体消毒。用新鲜石灰粉或防病一号每天撒一次.发现病蚕后,立即抬出处理,并及时加网除沙;⑤坚持分片采叶,计划用叶。做到大蚕期良桑饱食。
  五坚持的结果,大大减少了夏秋蚕的发病率,如1985年晚秋蚕的饲养中,从四龄眠中开始,遇到了持续15天的低温,大多农户升温条件较差,导致五龄经过达15——18天。但全场294盒蚕基本没有发病产茧147担,平每盒种产茧达50斤。
  3.改革簇具提高茧质:近两年全场购进塑料折簇2300多个,每季新添制稻草折簇5000个以上,全部取代了使用多年的蜈蚣簇等不良簇具,从而提高了蚕茧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益,增加了担茧7.9价。1985年春蚕期进行了不同簇具的产茧量及茧质考察,其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采用不同的簇具,蚕茧质量优劣明显,塑料析簇的上茧率为80-85%,而蜈蚣簇只有65-75%,因此,应认真推广塑料折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