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树 夏 秋 期 的 培 管 技 术 要 点

贾 孟 周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桑树夏伐后至八月,是桑树一年中的生长最盛期,其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此时桑园培管的好坏,不但关系到当年夏秋桑叶的产量,而且也是为明年春叶高产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一、搞好桑园中耕除草
  从六月上旬至八月底,气候条件不仅有利于桑树的生长,而且也有利于杂草的旺长。因此,及时搞好中耕除草,既可消灭田间杂草,又能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使桑园肥料得以充分利用,促进桑根的生长。一般桑树从夏伐后至八月就一需进行中耕除草2—3次,杂草多的桑园还应增加除草次数。其方法采取耕地、锄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即在六月上旬耕地一次,耕地宜浅,以少断根为原则,耕地深度为10—13厘米。以后采用锄草与化学除草交替进行,以达到彻底消灭杂草。在干旱的地区,应增加一次锄草松土;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垃圾、河塘泥、柴草等复盖桑园畦面,既能消灭杂草,又可抗旱。
  二、施好夏、秋两季肥料
  六、七月是桑树需肥量最大的时期。因此夏肥必须早施、重施,施肥量应占全年总施肥量的40—50%。据试验,施夏肥的比不施夏肥的当年夏秋叶可增加 30-55%,第二年春叶可增产19-37%,而且有夏秋产叶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夏肥通常以速效性肥料为主,配合施用一些退效性有机肥;由于夏肥施用量较大,为充分利用肥料,最好分两次施,第一次在六月上旬施,第二次在夏蚕结束后施。
  秋肥要施得巧。不能施得太迟、量不可太重,以免新梢生长过嫩,易受冻害。一般应在八月下旬以前施入,以速效性氮肥为佳。如遇干旱,可与抗旱结合进行。
  三、及时疏芽
  夏伐后,桑树在拳部重新长出新梢,当新梢长到30—35cm时,应结合夏蚕用叶进行疏芽,把长势弱的细小侧枝抹掉,留生长势强的新梢。以使养分集中,促进新梢生长。疏芽多少应根据树龄:栽植密度以及肥水条件的优劣而定。树龄小、栽植稀、肥水条件好的桑园,单株留新梢要多些,反之则少留,每亩一般保留8000条数左右。
  四、加强桑树病虫害防治
  夏伐后的桑树病害主要是桑萎缩病和桑细菌性黑枯病。如发现桑萎缩病病株,必须及时挖除烧毁;对桑细菌性黑枯病要及早剪除有病枝条,摘除病叶,发病初期可用100单位农用链霉素或300—500单位盐酸土霉素液喷布。
  夏秋季桑树主要害虫有:桑毛虫、桑蓟马、桑象马、桑蟥、菱纹叶蝉、桑天牛、桑尺蠖等。尤以桑毛虫、桑蓟马、桑蟥等为害严重,此时应及时防治。但应与养蚕密切配合,药杀时要根据虫情、药物残效期,认真选择农药、用药时间和浓度,既达到防治效果,又不使蚕儿中毒。一般在夏伐后随即用1000-1500倍敌百虫稀释液喷杀一次,夏蚕结束后用20%乐果乳剂500-1000倍液连续药杀二次,每隔七天一次;七月底至八月上旬是桑蓟马盛发期,应在养蚕收蚁前,用乐果或敌敌喂1000-1500倍液连续喷杀二次。有条件的蚕区还可进行点灯诱杀成虫。近年桑天牛已成为我省主要害虫,在六至八月份是桑天牛成虫羽化盛期,须及时采取人工捕杀或用针刺消除卵粒和幼虫。
  五、注意桑园抗旱和桑叶合理采摘
  桑树的正常生长,要求土壤含水率在田间持水量70%左右,当土壤水分降至田间持水量50%以下时,桑树生长受阻,桑叶产量和质量都受到影响。因此,有灌溉设施的蚕区,应及时搞好桑园抗旱;河网地区,可捞用河泥复盖桑园地面,既起到抗旱作用,又增施了肥料,还能抑制杂草生长。
  桑叶是桑树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加工厂,桑树体内营养物质的合成,其中有90—95%来自桑叶。在夏秋蚕期,养蚕用叶与养树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何充分利用桑叶增产蚕茧,又不影响桑树营养积累和来年持续增产,就需耍处理好用叶与养树的矛盾。要使用叶与养树平衡发展,应根据不同蚕期进行合理采摘。一般夏蚕用叶,稚蚕选采春伐桑或夏伐桑园新梢上的适熟叶,壮蚕用叶以疏芽叶为主,必要时可在保留的新梢基部采摘3-4片叶;秋蚕用叶,除各期推蚕选来枝条上部适熟叶外壮蚕期从枝条自下而上采摘。正常的桑叶采摘。在早秋蚕结束后,枝条顶端应保留有14片叶以上,中秋蚕结束后应留有8—10片叶.晚秋蚕结束时,每根枝条也应留有4一6片叶,以营光作合用,增加树体营养积累,为提高明年春季桑树发芽率和春叶产量打好基础。夏秋蚕期采叶,还必须严格做到采叶留叶柄,切勿捋叶,损坏枝条上的芽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