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青 云
(株洲县农业局) 栽桑的主要目的是采叶养蚕,桑叶又是桑树的同化器官,桑树的生长和一切生命活动需有机质的90—95%是由桑叶合成的。可见采叶不当势必影响桑树生长。
晚秋季节,桑树叶片所合成的有机物,除供本身呼吸消耗外,其大部分贮存在茎杆和根部。贮藏的养份,除烘桑树休眠期中微弱呼吸消耗外,而大部分贮藏物质则要供给桑树次年春季的发芽生长之用,直到叶片制造养份能自给时为止。因此,桑树体内贮藏物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桑树本身的抗病、抗冻能力和影响用作接穗嫁接的成活率。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次年春叶的产量和质量。
一般来说,晚秋昼夜温差大,此时桑树尚未完全停止生长,叶片仍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利于桑树体内养分的积累贮藏。如果晚秋期在桑树的每根枝条能留4一6片叶,不仅能避免冬芽秋发的现象,而且桑叶还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贮藏起来。同时叶片在脱落前,还有一个转化过程,即叶片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等,借助酶的作用,能水解成氨基酸、葡萄糖等可溶性物质,转运到茎杆和根部贮藏起来。使枝干组织充实,贮藏物质丰富。有利于提高桑树抗寒、抗病能力,又为次年春季提高发芽率,增加产量打下了坚实基础。如果将晚秋叶全部采下,从而破坏了桑树的正常生长.导致冬芽秋发、消耗养分,对安全越冬和提高次年春季发芽率都是不利的,从下表的调查资料可见:
为此,桑树晚秋期的留叶.以未停止生长的新梢上部保留4—6片叶,已止芯的保留3
—4片叶,让其自然脱落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