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喜雨乡桑树萎缩病发生情况调查

肖 建 中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近年来,桑树萎缩病在桃源各蚕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蔓延。该县喜雨乡即是蚕茧生产区,又是桑树萎缩病的重灾区,此病已造成当地桑树成片死亡,给蚕桑生产带来了严重为害。为摸清桑树萎缩病的发生规律,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会同农业局、喜雨乡有关人员一道,于去年8月底对该乡七百多亩老桑园的病情作了调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桑树萎缩病发生概况
  为了尽快查清发病面积、区域、为害程度、病害类型及有关发病因子,我们采取重点抽样和全面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初步摸清了该乡桑树萎缩病的发生情况。喜雨多共有桑园1030亩,老桑园765亩,发病面积259亩,占总面积的25.3%;病型以黄花型为主,约有210亩左右。兼有萎缩型和花叶型,分别为38亩和11亩;树龄以3-5年的发病最多,为245亩;3年以下和5年以上的发病是少数。从发病程度看,20%以下的为160亩,20—40%的为91亩,40%以上的为8亩(详见附表)。

  二、发病原因分析
  摇初步调查分析,病树的存在积累和虫媒传播病害,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该乡曾在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先后从江苏和本省澧县等地引进一批桑苗,带进了病株,逐渐蔓延。开始因为蚕农对这种病的危害不甚了解,桑园发现少量病株时,认为挖除太可借,舍不得挖掉,有的虽然挖了,但总要待到农闲季节才进行,挖得不及时,造成病原积累传播,其结果发病率逐年上升,以致暴发。如喜雨村四组,一九八二年发病桑树只占1.2%,一九八四年发病桑树已达25%以上,特别是今年桑树夏伐后,桑萎缩病暴发,使夏秋蚕茧产量比原计划减少30%以上,蚕农们伤感地说:“栽桑不懂病,到头自倒霉1”
  除以上原因外,外界环境条件对桑树萎缩病的诱发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春蚕饲养过迟,夏伐相应推迟,如今年该乡大部分农户到五月底才夏伐,个别的拖到六月初,调查结果表明,夏伐延迟,发病率高;桑园地势的影响亦不容忽视,这次调查发现发病桑园多在河洲河滩上,地势较低,而山地桑园极少发病;其次温度、肥培管理的影响也在考虑之列,今年桑树夏伐后,连遇高温,欠旱不雨,蚕农们苦其不长。大量施用氮肥,对桑树萎缩病发展起了间接诱导作用。
  三、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桑萎缩病的发生
  1.彻底挖除病株。消灭病源最有效的办法是挖除病株。针对以前蚕农们对桑树萎缩病危害性认识不足及挖病树时存在的弊病,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并召开了乡、村、组有关人员会议,强调了各级领导必须把挖除病树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限定时间,到期未挖者,追究责任。乡政府由主管蚕桑的副乡长具体负责,要求各村专职或兼职蚕桑干部还组逐户的仔细检查,一株不漏,到九月初,各村发病桑树已基本按除。
  2.防治菱纹叶蝉。控制桑树萎缩病的传播和蔓延,首先必须消灭菱纹叶蝉。根据它的发生规律,狠治等一代,控制第四代。即对夏伐桑园全面喷药一次,防治第一代成虫。晚秋蚕结束后,防治第四代成虫。此外,在冬季桑树要剪梢,以减少叶蝉越冬卵块。
  3.合理肥培采伐。在桑病防治专题广播节目中。这方面我们强调做好三件事:第一件
是尽早夏伐。调查结果表明,延迟夏伐是诱发桑树萎缩病的主要因子;第二件是控制夏秋来采叶;不超前过度,做到每次采叶后梢头八至九叶;第三件是肥料配合施用,增施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