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蚕期由于气候条件和桑叶质量较差,蚕的体质较弱,病原物繁殖快,是蚕儿发病多的季节。我省主要发生:空头病、僵病和蝇蛆病。
空头病,是由于病毒寄生蚕体而引起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病较慢。发病后表现发育不齐,食欲减退,胸部呈半透明状,或全身发亮,排软、稀粪或污液。夏秋蚕期高温多湿,容易发生此病,因此,在春蚕结束后,应用1%的有效氯漂白粉液,对蚕室蚕具彻底消毒。另外,要防止大小蚕同室饲养,特别是在饲养过程中,要隔离小蚕、迟眠蚕,淘汰病蚕。其次,在眠前、起后和多湿的环境下要注意使用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并做到勤除沙。选用良桑,精心饲养,减少病原物感染的机会。
僵病是由于蚕儿被真菌寄生引起的病害。感染发病较快,特别是起蚕和热蚕最易感染。发病后,蚕儿皮肤上出现大个不规则的针尖病斑,排粪不正常,死前有吐液现象,死后尸体僵硬,并长满菌丝。本病主要是多湿引起。因此,要注意蚕室的通风换气,蚕座多用吸湿材料,做到勤除沙。在养蚕过程中,小蚕和大蚕分别用2%和3%的漂白粉石灰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还可用熏烟等措施,减少僵病为害。
蝇蛆病,是由于多化性蚕蝇蛆产卵于蚕体孵化出幼蛆寄生蚕体内而引起的病害。蚕儿被寄生后,在寄生部位出现有一个大的黑色病斑,并出现肿胀、扭曲现象,有些变成紫色蚕。大蚕期发生较多。蝇蛆在夏秋季繁殖较快。因此,在养蚕季节,蚕室门、窗要有防蝇网。另外,用灭蚕蝇杀蛆灭卵。根据蚕蝇蛆的寄生特点,用药时期主要掌握在四、五龄期,常用方法有:添食法,每毫升(或每1片)加水1斤,喷在10斤桑叶上,然后带湿或阴干喂蚕。喷体法,每毫升药液加水300毫升,在给桑前,将配好的药液均匀喷在蚕体上,湿润后,稍经爬动,便可给桑。
(桃 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