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大 旅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一、选育经过
湖南自然地理条件较好,特别是滨湖地区水肥和土壤条件适宜发展蚕桑生产。目前,湖平区蚕茧产量占全省总产茧量80%以上。因此,我们确定以高产优质为主,兼顾抗性作为桑育种目标,以适应平湖地区栽桑需要。于1979年选用中桑5801同澧桑24号杂交,经八年选育,以该杂交组合第20号苗株育成新桑品种,于1986年通过省级科技成果审定,命名“7920”。
母本中桑5801是中国农科院蚕研所五十年代用湖桑38号同广东桑杂交育成的桑品种,该品种生产快,发芽率高,发芽早,在澧县栽培产叶量居50余个桑品种之前列,但花果多,实用价值低。
父本澧桑24号是湖南省蚕科所五十年代从当地实生苗中选育成的桑品种,抗病力强、生产旺盛、叶质优良、秋季产叶量与叶质优于一般桑品种。
用中桑5801(湖桑38×广东桑)同澧桑24杂交选育成的“7920”桑品种,其选育系统为
“7920”桑品种植株体内含湖桑38、广东桑、澧桑24号三个桑品种血缘,在桑分类上,三个桑品种分属于不同系统,血缘关系较远,各品种原生长地地理自然条件差异较大,从其杂交组合中选育成的桑品种“7920”具有旺盛的生长力,三个亲本品种分别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突出特点,这些特点有效的提高了新桑品种“7920”的经济效益。
二、形态特征
“7920,”桑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近于中桑5801,叶色近于澧桑24。本品种树形高大,枝条粗长直立,皮色黄褐,皮孔粗大突出,平均每平方厘米7个。侧枝少并着生于枝条中上部,木质硬,髓部较大,叶序2/5。冬芽长三角形,贴干着生,副芽少、芽褥突出。叶痕椭圆,成叶心脏形(间有卵圆形),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平均叶长22.8cm,叶幅17.7cm,叶肉厚度中等,叶包翠绿,叶面平整、光强,叶尖尾泽状,叶底切形,叶缘钝锯齿,平均叶柄长4.5cm,横切面成三角形,叶片向上斜生,排列规则匀称,叶柄着生点与枝条成45°夹角,开雌花、花柱短、柱头匀称对分成羊角形,花果少、着生于细小侧技,果大、味甜,种子少。
三、生物学特性
“7920”桑品种的主要特性是发芽早,止芯迟,发芽率高,发芽齐,生长芽多,单芽着叶片数多,叶片成熟一致。春季发芽期比现行早生桑早1—3天,比中晚生桑早5-7天,叶片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停止生长期12月中下旬,年生长期比一般桑品种长15天左右。在枝长三米条件下,平均发芽率达90%以上,生长芽率30%以上,平均单芽着叶3.56片,比对照多92%,能较好的利用光能与地力,为“7920”平衡高产创造了条件,经栽培与试验
说明,本品种抗寒冻与抗病力强,新梢芽叶易采摘。
四、产叶量与叶质
该品种枝条粗长,生长快,发条数多,发芽率高,生长芽多,单芽着叶片数多,加之单位条长产叶量高等因素,构成了单位面积产叶量高,这是“7920”桑品种极其突出的特点。在一般栽培条件下,用湖桑197作对照,平均单株发条数比对照品种多28.2%,新梢生长速度比对照品种快55一99.4%,单条长三米左右时,平均每米条长产春叶200克,产秋叶150克以上。亩桑年产叶量,在亩栽400株条件下,第一年742.2公斤,比对照高60.3%;第二年2707.8公斤,比对照高120.36%;第三年3975公斤,比对照高124.7%第四年3636公斤,比对照高95.9%。在亩栽800株条件下,产叶量略高于苗栽400株(见表1)。除栽培第一年外,苗栽400株的增产幅度大于亩栽800株,因此,栽培“7920”桑品种可以节约建园苗木成本费50%。
通过养蚕与叶质成分分析结果说明:“7920”桑品种叶质良好,用“7920”桑品种桑叶养蚕,稚蚕中绝食就眠率与蚕期生命率高,蚕茧产量与茧质良好,无论原蚕或丝茧育普通种蚕,用“7920”桑叶养小蚕,养蚕成绩全面优于现行早生桑品种。用“7920”桑叶养华合×东肥671丝茧育蚕,产茧量高于对照10.2%、上茧率94%,高于对照4.55%;茧层率22.47%,高于对照0.27%;解舒丝长927.86米,比对照长6.17%;鲜茧出丝率18.8%,比对照高3.02%。
五、适应范围与栽培要点
“7920”桑品种适宜于滨湖平原、长江流域以及多边地栽培。大品种发芽早,止芯迟,属于早生型的春秋兼用桑品种,既可作大蚕用桑,也可作小蚕用桑,尤以作小蚕用桑养蚕成绩优良。栽培“7920”桑品种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该品种生长快,产量高,宜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区栽培。
2.由于该品种产叶量高,应及时进行肥培管理,施肥时应注意有机肥同无机肥配合施
用,一次施用氮肥过多会引起桑树病害。
3.桑叶是桑树的营养器官,必须做到采叶与养树相结合,早秋一次采叶不可超过枝条着叶片数的一半,晚秋技梢应留叶六片以上,过量采叶会造成树势衰败,产量下降,桑病发生。
4.可作高干或低干栽培,亩栽400一800株为宜。
5.应及时防止桑蓟马等虫害。
6.“7920”桑品种发芽率高、生长芽多、秋冬短梢宜少,留枝宜长。
7.“7920”桑品种副芽少,夏秋采叶应留叶柄,防止损伤腋芽。
8.该品种发芽早、生长快、成熟早,注意适时用叶。
9.在树型养成前宜用春伐条,以后可采用间隔春伐及留枝夏伐等方式伐条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10.“7920”桑品种生长芽大多分布于枝条中上部,春季及时摘芯可促进叶片成熟一
至。
1988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