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立体蚕业 大搞综合利用

               四川省蓬安县蚕业局 杨嘉靖 何 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开发农、立体农业正向农村商品生产的各个领域深化和延伸。对蚕桑生物产品进行多层次综合利用,实现自然界能流和物流的高效转换, 是开发立体蚕业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蚕桑生产综合效益的重要措施。一九八五年以来,我们在对桑园实行主体种植的同时,利用桑枝、蚕沙培植食用菌等进行了一些探索和试验,获得了初步经验,现将情况汇报于后。
     一、发展前景广阔
  利用桑枝和蚕沙生产食用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增加营养丰富的食品种类,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二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行多层次增值,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三是可以提高蚕室的利用率,做到一室多用,循环利用;四是制造了营养丰富的家畜饲料。桑枝通过培育食用菌后,菌丝体分解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改变了原来的营养成分,提高了营养价值,据测试,培育食用菌后的菌槽中粗蛋白含量在8%以上,接近玉米的粗蛋白含量(8.5%),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可作为生猪或耕牛的优质饲料。这样形成了“桑一蚕一菌一饲料一肥料一桑”的良性循环利用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食用菌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是多种疾病的食疗药物。如银耳在《中国药物大辞典》中记载:“本品入肺、脾、胃、肾、大 肠、五经,主治热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痒,咳疾带血或痰中血丝或久咳络伤胁痛,及肺癌、肺瘘,妇人月经不调,肺热胃炎,大使闭结,大便下血”;黑耳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桑耳黑老,主女子 漏下赤白汁,血病症扇积聚”;平菇含有抗生素,增强小儿智力等。所以当前食用菌产品十分畅销。美国有一位科学家预言:“菌类食品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蛋白来源的主要食品之一”。的确,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少,单靠粮食来满 足人类对蛋白消耗的需要是不够的,还必须大力开辟新的途径来满足人类的需要。利用蚕桑副产物生产食用菌是一项开发性农业工程,它将对改善人们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二、经济效益高
  用桑枝和蚕沙生产食用菌,开辟了蚕桑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它不仅使桑枝、蚕

沙等副产物变废为宝,而且使蚕食蚕具也得到了循环利用,同时利用了养蚕前后的空闲劳动力,提高了蚕桑经济效益。下面以我县蚕桑专业户陈泽勋为例,介绍一九八七年用桑 枝和蚕沙在室内外培植食用菌的经济效益情况(见表一):
  从上表看出,用桑枝和蚕沙生产食用菌有很大经济潜力。培育银耳每公斤桑枝可获纯利2.26元,培育黑耳每公斤桑枝可获利2.15元,培育平菇每公斤桑枝可获纯利1.20元以上,蚕室每平方米可立体培育银耳或黑耳100袋,产值300多元,或平菇150袋,产值200多元。据我们调查,每养一张蚕可收干桑枝100公斤左右,可收蚕沙150公斤左右,如果用来生产食用菌,经济效益可在栽桑养蚕的基础上成倍增加。
  三、食用菌生产技术要点
  1.利用桑枝蚕沙培植食用菌的原理:
  银耳、黑耳、平菇都属于腐生菌,能利用桑枝和蚕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碳水化合物等作为碳源。桑枝通过加工后再加入辅助微量元素,能满足几种食用菌的生长要求。三种食用菌的培养基配方如下:

                    原料名称    银 耳    黑 耳    平 菇
                     桑枝粉      75克     80克     80克
                     米 糠      20克     17克     15克
       黄豆粉       2克      1克
      白 糖       1克      1克       1克
      碳酸钙                      2克
      磷酸二氢钾    0.3克
      硫酸钙      1.5克    0.5克
      硫酸铁      0.2克
      过磷酸钙              5克        2克
       水       140克      150克       150克
      PH值        5.2~5.8      6~6.5    6.5~7

  2.生产流程和方法:
  生产几种食用菌的工艺流程方法是:
  配制培养基→装袋→灭菌→接种→管理→采收。
  (l)配制培养基:先将粉碎了的桑技粉、米糠、黄豆粉等非容性物质在无菌地板上拌匀,把可溶性物质加冷汗水溶化,然后再与非溶性物质拌匀无颗粒状即成。
  (2)装袋:原料拌匀后立即装袋。时间不超过八小时,以免发酵不便于灭菌。银耳、黑耳袋子的规格是: 12cm×50cm× 0.06cm(长× 宽× 厚),平菇袋子的规格是40cm× 22cm × 0.06cm。银耳、黑耳每袋装料1.2kg,平菇每袋装2kg,边装边压,松紧一致。银耳、黑耳装满袋后用石蜡封口,在一条线上用 撞孔器,撞孔l.5cm大小的孔4个,及时贴上医用橡皮膏放进灭菌灶,平菇袋两端用直径为5cm的环圈套上,装满料后用牛皮纸封口,边装边放进灭菌灶。
  (3)灭菌;灭菌灶可用蚕具消毒灶代替,装袋部分要求四壁光滑不漏汽,不漏烟,
温度蒸消上升到100℃时保持6小时,温度下降到30℃时,把装料袋搬进接种室。
  (4)接种;装料袋搬进接种室内后,先用甲醛加高锰酸钾汽化熏蒸30分钟,再用来苏
尔液净化空气,然后将袋上的医用橡皮膏或牛皮纸揭开2/3,把菌种迅速放进孔内压实,洁口封严放到培养架上。
  (5)管理:银耳、黑耳、平菇关键在于控制温度、湿度、光线和空气。下面是三种食
用菌各发育阶段对气象环境的要求(见表二):
  菌丝培育阶段要勤检查,防止杂菌感染,若发现杂菌感染了料袋,及时用3~5%的乙
醇甲醛混合液注射患部。在子实体发育阶段要防虫害,若发现害虫及时用0.3%的乐果液杀灭。
  (6)收获;银耳的耳片全展,变软下垂,由透明状变为白色即可采收,采收时均不锈钢刀平割,留下基部以利再生。
  3.桑园种平菇的方法:
  过去生产食用菌,大多在室内生产,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经我们试验,利用桑枝和蚕沙在桑园种植平菇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桑叶的生长,桑园地面春、夏、秋大部分时间比较荫蔽,而平菇菌丝体阶段不需光线。子实体阶段需要的光线为:10000烛光/米小时,光线过 强发育不良。所以桑园种平茹是一个很好的自然条件,平茹的生长周期短,每次需



 

 

 


要时间约50天左右。为了利用菌肥种粮种菜,一年可套种两次。我们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日播种,五月十日采收结束,结束后栽红苕,十月一日红苕挖了又种菇,十二月二十八日采收结束,每次每平方米平均采菇16kg,产值达30.90元。
  桑园种平菇的主要技术要点:
  (1)培养基配制。桑枝粉70%,蚕沙20%,稻草5%,过磷酸钙1.5%,硫酸钙1%,氧化钙0.5%,多菌灵0.3%,高锰酸钾0.2%,硝酸铵1%,氯化铵0.5%,水150%。先将可溶性物质放在水中溶化再与非溶性物质拌匀,把拌好的料放在室内无菌地板上堆成高1米,宽0.5米,长2米,用塑料纸盖严发酵,温度上升到70℃时翻堆,让温度下降,当温度再上升到 60℃ 时即可播种。
  (2)做床:床的宽度一般要求80一100cm,长度不限,深25cm。床面要求平整。
  (3)播种:播种前床面用2%的漂白粉溶液消毒,用具用l%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培养基在畦床的厚度按季节之分,春秋季20cm,夏季17cm,冬季23cm。播种均采用三层撒播法,撒 一层培养基,播一层菌种,第一层用种30%,第二层用种30%,第三层用种40%,每平方米总用种量5袋,层层压实。
  (4)管理:播种后用无菌塑料薄膜盖严,薄膜上面撒上石灰隔离杂菌和防鼠。播种24小时后菌丝开始萌发,菌丝萌发到子实体分化前为菌丝阶段,这个阶段温度不能超 过38℃,不能低于15℃,约15天左右,表面菌丝布满培养基,此时每日揭膜换气30分钟,若层层菌丝发满料后,就在料面上撒上1cm厚的沙土,沙士先用 P H10的石灰水预湿摊干。子实体出土后,湿度保持在85%以上。
  (5)采收:子实体边缘收缩,担孢子即将弹射时采收。每次采收三天后每平方米灌水15kg,继续按照以前方法管理,直至结束,播种一次一般采收4一5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