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我省茧丝绸生产的协调发展

              湖南省丝绸公司 刘楚湘

  一,我省蚕茧生产要有一个较快的发展
  1.我省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蚕茧产量从解放初期年产1千多担,发展到“六·五”期间年产茧近6万担的好势头,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蚕业工作者要珍惜并有责任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再接再励,为争取实现在“七·五”期间全省蚕茧产量达到10万担而努力奋斗!
  2.我省有优越的植桑养蚕条件,有大量的外洲、湖堤、河滩、沟港、山谷、溪河两旁、空坪隙地等宜植桑养蚕;气候条件不比四川、广东、广西、湖北等省差,合理利用资源,挖掘潜力,积积发展蚕茧生产,是 蚕业战线的重要任务。
  3.我省丝绸生产从解放初期的空白点,发展到目前全省共有20多家丝绸厂,拥有缫线机15000绪,年缫丝可达400吨,需要鲜茧10万担,缺口甚大。
  4.丝绸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并以它独特的优雅华丽舒适柔软而为人们喜爱。我省湘绣驰名中外。随着天然纤维在欧美的继续流行,需求日益增长而久经不衰。加上国内丝绸热潮逐步到来,近年来丝绸内外销市场日趋活跃,有着广阔的前景和较大的潜力,发展蚕茧生产大有可为。
  5.省政府决定,今年“蚕茧的经营和价格全部放开”,其目的是为了刺激蚕桑生产的发展,从而推动我省丝绸生产和出口贸易的发展,只有上下一致,全面正确理解和执行这个决定,加强蚕茧收购和经营管理,才能制止“蚕茧大战”。
  6.我省蚕茧生产的发展时机成熟,但发展要稳妥,要协调。要在全面、正确理解和执行省政府关于蚕茧的经营和价格全部放开的经济政策的基础上。采取具体措施,给予积极扶植,才能产生实效。
  二、我省茧丝绸生产需要协调发展
  1.要使我省茧丝绸生产得到协调发展,我认为只要遵循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的茧价政策。根据茧质和市场供求需要,在执行国家规定的质量和价格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向上浮动,使之趋于合理、相对稳定。防止出现哄抬茧价、质次价高的混乱状况和恶性循环。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力争做到活而不乱。
  2.茧丝绸的生产是商品性的生产,要参入流通领域。为此,第一,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必须适应消费的需要,受市场与社会的检验。价格受市场与供求关系的制约。价格必须与市场供求关系相符;第二,价格必须与价值相符,两者不可偏废。我省茧丝绸生产如果违背了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必将会受到价值规律本身无情的惩罚。
  3.要统筹兼顾茧丝绸生产的各方利益。提高茧价,首先要让蚕农真正得到实惠和好处,提高经济收入,让利于蚕农;流通环节要留有适当利益,但不能为追求过多的利润而挟货要价;工厂要能够承受消化,做到物尽其用,切实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4.我省蚕茧开放的目的是发展茧丝绸的生产力,而不是大上大下。即发展蚕茧、丝绸生产和对外贸易三付担子一起挑,要放管结合,放中有管;要有个协调价;既要开放,又要防止蚕茧出省, 以保证省内丝绸工业的需要。
  5.在蚕茧收购上,当前各地供销部门要稳住和巩固蚕茧收烘阵地,但农业部门要全面参入蚕茧流通环节,而省丝绸公司则是我省蚕茧、厂丝的收购和经营工作的归口管理单位。大家都可能注重各自的经济利益,但决不能因热衷于参入流通而放松和忽视以致丢掉蚕茧生产培植这项基础工作。当前我省蚕茧生产主要的问题仍然是经济效益不高的矛盾。搞好蚕茧生产、提高茧质,丝绸公司要抓,各地供销部门要抓,农业主管部门更要多化精力抓好这项本职工作。质量问题甚为重要,茧丝绸如果没有质量,就没有竞争力,也就不会有数量,不可能有我省茧丝绸生产的协调发展。
  6.当一种倾向来到的时候,要考虑和注意到可能掩盖的另一种倾向。蚕茧多了时,我们不能以对茧站调检干茧偏紧、对蚕农收购新茧偏紧的办法来弥补各自的利益;而当蚕茧少了时,我们也不能盲目涨价来追求各自的利益。两者都是片面的,是于事业有害的。        三、我省茧丝绸系统工程要靠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1.为了加强我省茧丝绸生产宏观上的指导和微观上的搞活,问题和关键在于正确运用价值规律即经济杠杆的作用。理顺茧丝绸价格体系、经济关系及产销方式,才能促进我省茧丝绸生产的协调发展和蚕丝事业的进步。
  2.一个事业要靠大家共同配合、协调工作去完成,农、工、商、贸唇齿相依。我省茧丝绸生产基础差、底子薄,设备比较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生产与管理水平不高,要得到保障和发展需要靠大家的关心和支持,而不受到打击和损害。因此,我省茧丝绸系统工程不能受到折腾,也经不起这样或那样的折腾。
  3.种桑、制种、养蚕、收茧、烘茧、缫丝、织绸、印染,出口即桑、蚕、茧、丝、绸、贸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蚕茧生产又是整个蚕丝事业的基础。只有从全省蚕丝事业的利益出发,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我省茧丝绸生产的形势,树立全局观念即系统工程的观点,来正确理解和执行我省蚕茧开放的经济政策,才能促进事业的发展。
  4.农工商各部门各自每个环节的专业化生产,都是为一条龙工序服务的。从原料到产品、从生产到销售,都是最终为消费服务的。需要注意防止部门的偏见,全面考虑和平衡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不能过分强调本部门利益而影响全局的工作,如果没有全局的利益就不可能有局部的发展,也不会有我省茧丝绸系统工程真正的优势和发展前途。
  5.必须正确认识和掌握好茧丝绸生产与流通的辨证关系,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从生产技术到经济管理,在抓数量的同时,狠抓质量与经济效益的提高做到产量、质量、效益三个同步增长。
  6.省政府于五月三十一日召集省经贸委、省纺织工业厅、省供销社、省农业厅、省乡镇企业局、省物价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税务局、省农业银行、省丝绸公司及常德地区财委、蚕茧生产县华容、浏阳、澧县政府主管经济工作的县长和县供销社专业公司领导,在长沙召开了座谈会。就省政府关于蚕茧放开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明确的解释和透彻的说明;对加强我省当前蚕茧产销工作的有关具体政策,协调价格及管理办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统一全省对蚕茧生产和流通的认识,促进茧、绸的协调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发挥其巨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