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我县秋茧超春茧的关键技术

                                        彭 楚 南
                                      (澧 县 供 销 社)

  秋季是一年养蚕的重要季节,养蚕数量大,产茧量多。如一九八四年,我县饲养的秋蚕种量占全年蚕种量的65.9%,蚕茧产量占全年蚕茧量的52.8%,都超过了春蚕。但是,由于秋蚕期连续养蚕存在病毒较多、气温高、农事忙等不利因素,往往影响秋蚕稳产,一九八五年,全县饲养秋蚕种占全年发种量的52%,但蚕茧产量只占全年产茧量的32.5%,茧值仅占全年茧值的28%。这既说明了秋蚕的特点,也可见秋蚕的增产潜力是很大的。充分认识秋蚕生产的特点,采取得力措施,夺取秋蚕稳产高产,对完成全年蚕茧生产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根据近四年来我县秋蚕生产情况和示范户秋蚕高产的经验,提出夺取我县秋茧超春茧的关键技术:
  一、加强对养蚕设备的建设
  早、中秋蚕常遇到高温干燥,晚秋蚕又遇到低温多湿等小气候,且昼夜温差大,不利于秋蚕的饲养,加强对养蚕设施的建设,给蚕儿创造较好的饲养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当前养蚕大多数是利用住房兼作养蚕室,要求蚕室南、北有门窗,或由小窗户改为大窗户,以利通风换气。官垸蚕桑场蚕桑专业户李凡明由于建立了小蚕共育室、大蚕专用室等设施,并在蚕室前后植树,调节了养蚕小气候,实行了小蚕蚕箔育,大蚕蚕台育,促进了秋蚕的稳产,1984-1987年四年来早秋蚕平均每盒产茧47·2斤(87年末养),中秋蚕盒产达60.2斤、晚秋蚕每盒产茧高达71斤。
  二、重视对桑园的培管
  据饲养实践中调查,每1公斤秋茧耗桑19-21公斤,比每公斤春茧耗桑高3—4公斤。要使秋蚕增产,首先必须重视桑园培管,大量增产秋叶。官垸蚕场养蚕示范户培育管理好的桑园,亩桑年产桑叶2598.4公斤,其中秋叶1499.5公斤,占57.7%,他们主要抓了七、八月份对桑树进行两次除草,使桑树行间和蔸部基本上达到草尽;及时追肥二次,第一次在七月上旬,每亩追施7.5公斤氯化钾,起壮杆作用。第二次在八月上旬养中秋蚕前,每亩用尿素10公斤,使桑树生长有足够的养料;加强防治病虫害,于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间隔一个星期)进行2次药杀,用90%的敌百虫1500倍,或80%的敌敌畏1000倍主治桑蓟马、野蚕等虫害。对桑红蜘蛛可用20%三氯杀满醇500倍液;及时对桑树进行灌溉,以减轻干旱对桑树的影响。据我们在城关镇渲阳村调查,八月干旱季节,间隔10天对桑树进行漫灌2次,比不灌溉的每亩增产秋叶284公斤。
  三、彻底消毒防病
  秋季养蚕次数多,间隔时间短,病毒残留多,分布广,在当前以农户为单位进行饲养而未搞小蚕共育地方,极容易发生蚕病,且蔓延快,是秋蚕增产的严重障碍。因此,必须把消毒防病作为养好秋蚕的关键措施来抓。“严”字当头,以“防”为主,抓早、抓全、抓到底。切实做好每季养蚕前的蚕室、蚕具消毒和蚕期中的蚕体消毒工作。具体做法是:夏蚕饲养结束后,对蚕箔、蚕架及蚕具进行全面洗晒。洗晒后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消毒,然后再用毒消散熏烟消毒,务求全面彻底消灭一切病源物;养秋蚕时,对蚁蚕和各龄起蚕,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并在四龄中增加蚕体消毒1次,五龄龄中增加蚕体消毒2一3次;同时,注意保持蚕室和四周的环境卫生清洁,蚕沙倒入专用池中,不随意拖散。为了防止蝇蛆病,可在门窗桂防蝇网或在四龄第2天和五龄2、4天,将“灭蚕蝇”稀释500倍,用喷雾器喷在蚕体上,以洗落蝇卵和杀灭蝇蛆。
  四、合理布局养蚕批次
  要达到各期秋蚕增产,必须在“养”、“用”结合的前提下,合理布局各期秋蚕。从我县大多数养蚕户的情况看,可以不养早秋蚕,只养中、晚秋蚕。一是有水稻“双抢”任务的农户,劳力可先搞水稻“双抢”,然后再养中秋蚕;二是不养早秋蚕,养夏蚕后至养中秋蚕前间隔时间长,有利于彻底消毒。据张公庙乡新堤村近二年秋蚕饲养由前二年的饲养3批改为饲养2批调查,中秋蚕每盒产茧量为24和27公斤,比上二年的15.9和24.4公斤增产2.6至8.1公斤;晚秋蚕每盒产茧量为28.3和31公斤,比上二年8.3和19.9公斤增产11.1至20公斤。近二年总产茧量14.55和15.2吨,比上二年11.05和12.5吨增3.3至3.5吨。但秋蚕饲养由3至4批改为饲养2批蚕后,中秋蚕的饲养应适当提前,养蚕数量应适当增加,以饲养量占秋蚕总饲养量的60%左右为宜。
  五、精心饲养
  首先应选择阴凉、高大,便于通风换气的房屋养蚕;其次,采叶时,早晨采“露水叶”,下午傍晚采叶,尽量少储存叶,使蚕儿经常吃到新鲜桑叶;喂叶时,针对秋季桑叶容易凋萎的特点,每昼夜比春季增加1—2次给桑回数;白天温度过高,蚕儿食桑少而漫,适当薄喂勤饲,并每天酌情喂水叶1次,以增加蚕座湿度。晚上气温转凉后,蚕儿食桑量增多,适当厚饲,喂叶后加强检查,及时补给桑;同时作好不良气候处理,在高温干燥时,可采取搭凉棚、喷井水、开风扇、盖湿箔进行降温补湿;在晚秋天气转凉多湿时,可进行加温,适当多用焦糠等干燥材料,尽量给蚕儿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保证蚕儿正常成熟。
  六、注意抓好上簇
  上簇是养蚕生产中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认真抓好,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一是选用稻草折簇和塑料折簇等优良簇具;二是做到适熟上簇。晚秋蚕上簇时宜使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以防止簇中僵病为害;三是掌握好上簇密度,每平方尺宜掌握40一50头为适中,使分布均匀;四是要加强簇中保护。上簇后不宜强风直吹,并保持光线明暗均匀,正常天气要适当开窗上簇。雨天或夜晚,如遇低温要补温排湿,切忌潮湿气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