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 南 省 蚕 桑 学 会 第 三 届 理 事 会
 第 二 次 全 体 会 议 简 报


  湖南省蚕桑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十一月十八日在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有理事和荣誉理事共15人。省经济作物局办公室主任郑纯阳及学会专干谈顺友同志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副理事长王洪开同志主持,理事长靳永年同志传达了中国蚕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学术会的主要精神,秘书长段幼聪同志汇报和总结了一九八八年学会的主要工作,然后讨论并同意发展了一批新会员,进行了湖南省蚕桑学会首届优秀论文的评选,研究了一九八九年学会工作计划,作出了会员从一九八八年起缴纳会费的决定。
   一九八八年学会的工作,本着务实求新、促进事业、服务会员、提高质量,讲究效果的原则,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1.为适应新时期蚕桑事业发展的需要,根据会章规定,于今年3月在长沙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并改选产生了新的理事会;2.针对当前我省蚕桑生产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分别由理事长和秘书长带队,组织部分科技工作者,赴陕西和浙江省 就蚕桑付产品综合利用和蚕种生产与经营问题进行了两次专题考察;3.组织9名科技人员参加了浙江蚕种培训班学习,并输送了一名科技干部赴日研修;4.帮助桃源、浏阳县部分蚕桑技术人员对其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了评定,供当地有关部门评审技术职称时参考。以上工作对促进我省蚕桑事业的发展,会员素质的提高和增强学会自身的活力,均起了良好的作用。
  与会理事根据会上传达的中国蚕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第七届学术年会的主要精神,对照我省实际情况,感到差距很大。今后必须进一步搞好搞活学会工作,密切各部门会员的关系,提高会员素质,加强团结,促进蚕桑事业的发展。
  会议讨论并同意吸收的新会员有:巫海波、周志魁、罗桂荣、赵壮华、罗芳筠、曾生伟、刘定清、齐之寿、曾万军、汪学荣、何士祥等十一位同志。这些同志具有一定的学历和实际工作经历,热爱蚕桑事业和学会工作,分别在生产、科研、教学第一线做出了较显著的成绩,入会手续齐备,符合会章对吸收新会员要求的条件。这些同志的加入, 增加了学会的新鲜血液,必将在今后学会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湖南省蚕桑学会首届优秀论文评选工作的评审委员会,由参加会议的全体理事、荣誉理事、学会专干及省蚕桑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吴正中、许斯魁等十九人组成。评员们根据论文的“实用性、针对性、指导性、写作水平”等四项条件,以会员自行推荐和《湖南蚕桑》编辑部代为推荐的1987—1988年在省级以上技术刊物上发表或正式出版的 科技书籍、或参加全国学术会议的论文资料等共61篇进行了认真评审,最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共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按得票顺序排列是:靳永年的《我省蚕茧高产优质、增收的技术途径》、段劫聪的《讨论蚕业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推广应用》、沈汝禄的《湖南蚕区划》、田志新的《论蚕桑生产经济效益》、任大旅的《桑树新品种“7920”》、罗文臣的《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恢复发展蚕桑生产》、唐汇青、李云楼合写的《桑树新品种澧桑24×苗33一代杂种的育成报告》、刘楚湘的《在再论我茧丝绸生产的协调发展》、唐先智的《论桑树萎缩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吴桐银的《试论洞庭湖地区发展桑基鱼塘的优势与高产措施》。
    根据上级学会的要求和参照兄弟学会的做法,理事会决定:从一九八九年起,学会会员必须于每年的第一季度缴纳会费,每人每年以3元为最低起点,多缴不限。一年不缴纳会费或调出本省工作而又与本会中断联系的会员则给予除名。参加会议的部分理事已带头缴纳了第一次会费,他们是:罗文臣交20元;靳永年、王洪开、段幼聪、田志新、刘时荣、彭声达、沈汝禄、任大旅、唐汇清交10元;唐先智、彭楚南、武长健交5元。学会希望各蚕茧收烘站、蚕种场、丝绸厂对学会经费给予赞助。《湖南蚕桑》对赞助单位的来稿将优先刊登。并代刊登其生产经营情况和有关广告信息。
  会议一致认为:一九八九年的学会工作,应本着“面向经济建设、面向生产实际、面向会员群众”的宗旨,积极做好有关部门在发展蚕桑事业上的协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真正找出湖南蚕桑事业发展慢的症结,探求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与措施,促进工、农、商、贸联合起来,于一九八九年召开一个团结的、振兴湖南蚕桑事业的盛会。

                                       湖南省蚕桑学会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