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经作站 为恢复发展我县蚕桑生产,保蚕农利益,保工厂生产,保外贸任务的完成。今年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蚕桑生产,加上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特别是省政府有关蚕桑生产政策顺乎民意,更调动了广大蚕农的积极性。尽管今年旱涝灾害严重,我县蚕茧还是取得了可喜的丰收。
一、蚕桑形势好,蚕农收入高。
全县桑园面积6214亩,共养种24856张,产茧12428担,担茧均价649元,亩产茧202斤,亩产值1315元,总产值817万元。今年比去年多养种2265张;亩产茧增26.63斤,提高15%;总产量增加1528担,增产14%亩产值增加817.4元,总产值由去年的309.22万元,增加到817万元,是去年的2.64倍。全县桑园面积最大的江洲乡
小渡口村今年蚕农收入更加可观,全村815亩桑园产茧2056担,亩产茧250斤,亩产值1808元,收入147.4万元,人平均1554元。该村养蚕专业户肖志平,全家四口,植桑8亩。养种36张,产茧2725斤,亩产鲜茧340斤,创全县高产纪录。全家养蚕收入19689元,人均将近5000元。
二、部门通力协作,为蚕农排忧虑。
春茧上市,价格回升,激发了蚕农对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但又忧虑甚多,概括起来一忧好景不长。认为价格上升太快,又会带来“苧麻热”的后果,蚕农又会四方受卡,又会变“下作人”;二
优树龄老化,桑萎缩病迅速发展,桑园有被毁的危险。根据蚕农的思想状况,县委、县政府在春茧收购前召开了全县各桑场主要负责人会议,就进一步搞好蚕桑生产,落实蚕茧收购政策等问题进行了直接对话,并规定了一些具体作法,使蚕农放心满意。农业局针对我县蚕桑生产现状和蚕农要求,在6月份召开了重点桑场负责人座谈会议,共商发展蚕桑生产大计,及时将蚕农反映的情况和要求向政府作出了书面报告,同时在
宋市和潘家治河桑场建立了两个抗病品种苗圃,可提供嫁接苗11万株,为全县治理桑萎缩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还组织专业人员对各个桑场的桑萎缩病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原因,澄清了底子,提出了防治对策。县蚕桑公司和各乡镇供销社对蚕桑生产也想方设法进行培植。除配备专职培植员,搞好蚕种发放,蚕茧收烘外,还印发《华客蚕桑
》指导全县蚕桑生产;并及时把粮食、化肥奖售指标发放到蚕农手中,及时满足了蚕农对化肥、农药等蚕需物资的需求。由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业务部门通力协作,及时为蚕农排忧解难,既使今年蚕茧喜获丰收,又为恢复发展我县蚕桑生产奠定了基础。
三、养蚕结合低改,巩固提高现有桑园。
前些年由于茧价低,蚕农对蚕桑生产心灰意懒,既谈不上对桑树培管,更谈不上桑园低改,1987年蚕茧价格开始回升,养蚕的积极性提高了;但为了抓鲜叶,多养蚕,就拼命的偏施氮素肥料,忽视有机肥料的施用,从而导致桑萎缩病日趋严重。去冬今春农业部门在宋市、禹九、小渡口、治河桑场进行了培桑试验示范。一是改变过去单一的施用氮素肥料为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地力
。北景港镇禹九桑场今春共购买菜饼460多担,磷肥400担,集中到桑园。宋市桑场除购进各种化肥外,提出把桑园当做菜园管,效果十分明显。表现树势恢复快,
鲜叶产量高,蚕茧产量也居前,对全县的桑园培育管理起了示范作用,推动了全县的桑树培管。二是改变过去只顾采叶,不管树型的作法,去冬今春对桑园进行一次清理。锯掉桑树上的死
拳,剪掉枯枝、病虫害枝、弱小枝和不规则枝,使树型整齐,养分集中,增强树势,提高了鲜的产量。改变了过去枯桩枯枝丛生状况,,减轻了病虫危害。禹九、宋市、小渡
口桑场由于及时采取了这些措施,萎缩病严重发病的丘块,其发病率已压缩到4%以下。三是改变过去养完春蚕后一次夏伐,今年是边采叶边夏伐,春蚕上簇就夏伐完毕。
这样既可以提高当年鲜叶产量,多养夏秋蚕,又可以使枝条粗壮,增强树势。四是加强了对桑园病虫的防治工作,做到了桑叶没有受到病虫危害。
四、减少流通环节,实行厂场挂勾,农民喜欢,工厂放心。
多年来蚕桑生产是多家来管,收购则是独家经营,有的则借此压级压价,损害蚕农利益,挫伤了农民的养蚕积极性,导致我县桑园面积锐减。1986年冬我们在上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帮助江洲乡
小渡口村建立了蚕茧收烘站,支持蚕农走蚕茧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道路,1987年一年蚕农就增加收入57万元。今年小渡口村收烘站向华容丝绸厂交售了340多担干茧。在收购时请工厂师傅验质收烘站过秤,烘烤干茧按国家收购价格交给工厂,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民养蚕收入比去年增加2倍多。产口质量提高,工厂放心。既加强了工农关系,又促进了蚕桑事业发展。
我县在调动蚕农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蚕桑生产和收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一是今年来除晚秋外,蚕茧收购质量太差,
损害了工人利益,浪费了国家的资源,今后除收购部门加强质量检查外,也要对蚕农进行爱护国家财富和爱惜自己劳动成果的教育。二是蚕需物资要进一步保证,今年来许多蚕需物资,如石
灰、肥料、硫磺、煤炭等物资平价供应越来越小,而且关键时运不到,有的蚕需物资价格成倍增长,如小蚕防病一号去年每包0.35元,今年春蚕是0.80元,夏蚕时涨到1元。漂白粉去年每斤0.5元,今年1元。蚕农不满地说:“我们刚得利,四方就伸手”。三是奖售指标下拨不及时,今年春
蚕收购时、有的收购点粮食指标打的白纸条,蚕农饿着肚子养夏蚕,影响了生产。四是我县桑萎缩病蔓延扩展迅速,恢复和发展蚕桑生产任务大,所需经费十分困难。
(本文执笔人:张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