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插桑”硬枝露地扦插繁育桑苗


  扦插繁殖是一种快、省育苗方法,国内外学者在扦插育苗技术上曾经从选择品种、应用激素处理插枝、人工控制苗床环境的途径,进行了广泛的试验研究。虽然提高了发根力,但没有在生产上普遍应用推广。
  1982年,四川省南充地区蚕桑局在武胜县选择了一种桑树,其枝条扦插围菜园栏鸡鸭,可发根长叶,农民称之“插桑”而得名。经形态特征调查与杂色体分析属鸡桑类型,三倍体,开雄花,雄性不育。用硬 枝在普通露地上扦插发根力强,成活率90%左右。同时,扦插与嫁接同步育苗,春季扦插,秋季可育出苗高2米,围粗4厘米以上的壮苗。经46个县示范推广,与桑籽育苗和现有常规无性繁殖育苗技术比较,具有 扦插时间早,繁殖速度快,苗质优的特点,在生产上可以代替桑籽育苗。其主要技术如下:
  一、插桑扦插成活率高的原理。插桑枝条皮层薄,髓部特大,木质化程度差,皮孔特大,根原体在叶痕左右和下方明显可见,扦插容易生根与形成层和髓射线交界处的细胞、形成层附近的薄皮细胞,以至皮层薄皮细胞,在扦插条件下都很容易分化产生新根。扦插枝条受创伤刺激,在伤面上能迅速产生愈伤组织(10~15天), 扦插时插条容易根化。
  二、扦插时间、插枝剪裁和嫁接。从2月至4月都可扦插,但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扦插为最佳适期。取4~5厘米粗的插桑枝中、下部条,剪截成6-10厘米长的插 枝。然后削去插枝顶芽,在去穿部位的一侧,按切皮芽接法,接一个健壮饱满的良桑芽片,并用塑料薄
膜捆扎,即成接芽插枝。
  三、苗圃地的整理与接芽扦插方法。苗圃地应选择PH值中性的沙壤土,每亩施磷肥50公斤,人畜粪100担。育苗地先施肥,后耕耘耙细,平整地面,以2米开厢,按40×26厘米的行株距露地竖 插,插枝插入土后现顶芽,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加强管理,适时除草,生长期根据苗情施肥三次,治虫两次。
  四、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一般插桑插枝接芽发根成活率达80%以上。其芽片质量和接芽技术的熟练程度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但插枝与嫁接品种的亲和力强;插桑枝条在组织构造上存在的活细胞多,初生根原体发达,发根力强;嫁接部位愈伤组织形成快而多,愈合能力强,是极为重要的成活因素。

                       (湖南省经作局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