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本 蚕 桑 生 产 技 术 近 况


                符保军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1988年6月一1989年2月,我作为中国农业技术进修生赴日本,在日本福冈县农业综合
试验场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农业技术进修。进修期间受到了日本福冈县国际交流课,福冈县农业大学校,福冈县农业综合试验场等有关单位的热情关照,使各项进修计划顺利完成了。在这期间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到日本蚕桑生产的一些最新情况,现介绍如下:
     一、生产近况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第63次统计的情况(1986—1987年)来看,1986年全日本养蚕农家为86900户,养蚕农户率为2.3%,约为50年代养蚕农户总数的1/6,养蚕专业户由1981年的56220产降到1987年的24720户,桑园面积1986年全国为88500公顷,约占全国耕地的4.3%,收茧量也在逐年下降, 1986年大约是50年代的1/3,生丝生产量1986年约为8340吨,输入的生丝约占全部生丝的25%左右,蚕茧价格由于劳动力工资的增加,养蚕已是一个无利可图的产业了,1986年上茧生产费为1921日元/kg,而出售的上茧价格,春茧也只有1856日元/kg。另一方面,养蚕受害已降到了很低水平,全国平均来看,由蚕病所造成的损失;软化病造成的损失大约是l%左右,僵病为0.1%左右,脓病约为0.8%左右。养蚕受害主要是自然灾害所引起的损失比较大。盒种产茧量春茧约为37kg。
      二、科研近况
     从日本农林水产省蚕丝试验场1988年2月发表的《关于养蚕技术的调查研究》资料来
看,今后要解决的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1.桑园的养成和管理方面:
     随着桑园规模的扩大和桑园逐渐向山坡倾斜地转移,希望研制出适应予山坡倾斜地作业的桑园机械,在新建的桑园中因紫纹羽病的危害比较严重,希望制定出简易的防除对策。在桑园管理方面,除草是一项比较繁重的任务,迫切希望制定出适应在所有的地域里高效,省力的除草技术,其中,特别是对除草剂的毒性、滥用除草剂带来的不良后果等问题,希望科研部门详细研究,提出进一步的改善措施。
     2.树型养成和收获方面
     桑树养成一种什么样的树型,直接关系到桑叶的收获量、桑园管理作业和病虫害的发
生,希望制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包括合理的收获方法在内的树型养成技术体系。另外,要不拘泥于过去的树型养成的老框框,要从一个全新的方面去进行树型养成、收获方法的研究,这也是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3.桑品种方面的问题
     对于桑品种,我们都希望有产量高,同时对各种桑病有抗性、适应各个地域气候条件的不同品种问世,今后育种方面,各试验场、所、研究机关要大力推进品种改良试验事业,特别是要大力提倡推进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新的桑品种。
     4.密植桑园方面
     密植桑园,日本称为密植速成机械收获桑园,被认为是打破长期以采桑的生产性不高的一个好方法,这个技术开发近10年来,普及率还不是很高。今后的问题是开发研究出包括理总的栽植株数、树型养成型式,低廉而又高效的收获机械的改良、开发,切实可行的病虫害防除对策等在内的密植桑园育成技术体系。
     5.肥培管理方面
     面对据说是全国性的土壤有机质不足和土壤酸性化,作为桑园土壤有机质来源之一的稻草的利用已经不大可能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土壤有机质,减少肥料的流失,研究开发出吸收率高的肥料和更加合理的施肥方法已是刻不容缓的了。另外作为蚕农来讲,希望肥料、除草剂和土壤消毒剂能够混合施用,并希望研究出这样做对桑树有何影响及混用上的其它问题。
     6.桑病防治上的问题
     染病防治上针对同枯病,萎缩病、紫纹羽病、缩叶细菌病、桑枝软腐病及桑赤锈病等病害,今后希望解决的课题是:抗病性品种的导入,以及建立能够保证树势强健,既不影响昆虫灭敌的繁殖但又能防止其它病源体传播、侵袭的耕作配套防治技术体系。农药不仅对人畜有害,而且会使害虫对药剂产生抗性,同时也影响昆虫天放的繁殖并污染环境,因此应尽量避免过度使用农药,希望研究出替代办法。
     7.桑害虫防治上的问题
     作为桑害虫主要有黄星天中、桑瘿蚊、桑象虫、桑木虱、桑价壳虫及桑广翅蜡蝉。杀害虫的防治同桑病防治一样,要尽量避免大量使用农药,因此希望研究出利用栽培方法防治虫害的耕作防治法和利用天敌、生理活性物质、生育阻害剂等生物技术防治桑害虫的方法。
     8.小蚕饲养的问题
     小蚕由于大部分都是共同饲养,随着人工饲料的开发,今后的问题:从饲料方面主要是如何降低成本,同时解决发育不齐以及开发完全防腐饲料;从饲养方面要重新研究清净育的清净程度,共有时间的延长,饲养管理无人化等问题。
     9.壮蚕饲养的问题
     随着蚕儿的成长,壮蚕期劳动量和饲养场地急骤增加,同时壮蚕饲养几乎都是个人分开饲养,因此壮蚕饲养中简易饲养机械的改良、开发,省力化养蚕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多回育中,包括重复蚕期中防疫对策、防寒、防暑在内的饲育环境的研究将是今后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0.蚕品种方面
     今后主要将是如何推进培育出适应不同用途的蚕品种。
     11.蚕病防治方面
     蚕病主要还是脓病、细菌病、僵病、黑斑病及内部污染革。防治方面希望开发出简易的消毒法和能够替代福尔马林的有效消毒药物,研制出预防药、治疗药物,同时希望培育出耐病性品种,目前都期望实现养蚕的全龄人工饲料育,这样由于病原菌而引起的蚕病也许会相当容易得到控制。
     12.采桑技术方面的问题
     今后主要是对包括目前正在推广的机械在内的各种桑园作业机械的改良和新机种的开发研究。目前特别是对倾斜山坡地作业的收获机械和运输机械要求强烈,同时,有必要研究适应机械作业的各种桑园养成型式。
     13.上簇及茧质方面
     今后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自然上簇的上簇时期,保幼激素的使用方法、熟蚕登簇剂的性能以及上簇后的蚕座如何整理等,在影响茧质方面,主要是考虑上簇环境和解舒率的关系,上簇作业劳动是制约饲育规模的一个主要因素,今后应研究如何从根本上改善上簇方法,使饲育规模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