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素英 顾家栋
(广西农学院)
摘 要
家蚕斑纹限性品种不但具有现行品种的优良经济性状所表现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现行品种所不能表现的特殊效益,如提高鉴别雌雄工效;予先掌握雌雄比例;减少后期死蛹;为实现雌雄茧分缫分织提供保证等.因此.推广限性品种,利用雌雄间差异为丝茧育、种茧育生产开发利用是值得研究的。
导 言
70年代开始日本家蚕斑纹限性品种实用化程度迅速提高,不但斑纹限性新品种数量增
多,而且发种量也相应增加,根据统计从1972一1986年,斑纹限性品种的普及率由3%上升到50%左右。特别是春用品种的发种量最高的斑纹限性品种是《朝·日×东·海》,其次是
《芙·蓉×东·海》,从品种发展趋向斑纹限性品种效益好,发展量仍有上升趋向。
我国实用化斑纹限性品种选育虽然起步迟,从70年代末期开始,但至今也已育成数对
实用品种,正在试验鉴定,从试养的过程中已反映限性品种不但能与现行品种的主要性状比美,而且还具有现行品种所没有的特殊效益,这将对我国蚕丝业进一步提高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为了增进对该品种效益的认识,加快实现限性品种在我国实用化,现将近年来试验鉴定中已表现出来的效益作分析,以供蚕业工作者参考。
一、斑纹限性品种的效益表现
(一)一般效益
斑纹限性品种的一般效益是指相同于现行品种所具有的优良经济性状所表现的效益。据近年江苏、安徽、浙江、广西等省区试验结果,家蚕的主要经济性状,斑纹限性品种不仅达到而且有些性状还超过现行品种,综合经济性状可以达到或超过对照种,成为新品种推广于生产。
1.春用斑纹限性品种
以中国农科院责研所选育出的斑纹双限性品种。《中新1×日新1》为例,实验室鉴定;以《华合×东肥》为对照,万头收茧量提高2.01%产丝量高12.58%,茧层率高2.07%;在氟化物污染情况下,健蛹率高于对照种,万头收茧量高6.46%,万头产丝量高23.45%。农村鉴定:以《苏5×苏6》为对照,张种产量高3.27%,张种产值高11.8%担桑产值高4.10%;每50kg茧高21元。种场鉴定:以《苏5×苏6》为对照,克蚁制种量高22.36%。
2.夏用斑纹限性品种
以江苏无锡西漳蚕种场选育的斑纹单限性品种。《75新×朝霞》为例。实验室鉴定:以《东34×苏12》等对照,万头产茧量,万头茧层量,万头产丝量,50kg桑产丝量分别比对照高8.99%、24.48%、20.92%、11.41%,茧丝长、解舒丝长分别比对照长186m,160m,解舒率高达80.18%,超过对照。农村鉴定;以《苏3.秋3×苏4》为对照,盒种产茧,产值50kg桑,产值分别比对照高20.5%,28.4%,10.40%,茧丝长,解舒丝长分别高84m、116.2m。该品种具有强健、好养、高产优质的特点,在江苏省已被正式推广。再以广西农学院选育的双限性《桂限3×桂限4》,和单限性《桂限2×932》;《桂限3×7532》的饲育成绩,以桂夏二号。《932×7532》为对照,在原种繁育克蚁制种量分别比对照原种提高25%和20%;伤蛹少,羽化率高,产卵多。在实验室鉴定:丝长多94m,解舒率高6%,全茧最高0.2~0.3g茧层率高1一1.5%,虫蛹率相近。农村鉴定盒种产茧量高8%,盒产丝高7.7%,50kg桑产值高8.6%。
(二)特殊效益
限性品种的特殊效益是指现行品种不能表现的效益,只有限性该品种才能独自发挥的经济性能。试验中巳表现出的特殊效益有如下方面。
1.提高鉴别雌雄工效
斑纹限性品种四龄开始就能分雌雄见体皮的斑纹,有斑纹为雌,无斑纹为雄。因此雌雄鉴别就可以改在幼虫期进行,改变了现行品种要在种茧期削茧鉴蛹的麻烦。(1)利用四龄~五龄饲育工作间隙结合淘汰弱小蚕进行,每工每天能分蚕10克蚁量,比鉴蛹工效提高一倍。(2)或在上簇时边捉熟蚕边分雌雄分上簇,据统计100张种可省6个工。幼虫鉴雌
雄具有快、易、准三个特点。
2.予先掌握雌雄比例
原种繁育雌雄比例是否适当是保证制种量的关键。一般品种不能予先掌握其比例,要到蛹期才能知道,到时出现雌雄比例严重失调,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而该品种在幼虫期四龄就能观察雌雄比例。若桑叶紧缺雄多雌少,就可以淘汰部分雄蚕,若桑叶许可就改部分雄蚕为丝茧育;若雌多雄少就可想法联系“借雄蛾”,若联系不到,则将部分雌蚕改为丝茧育。
3.减少后期死蛹提高制种率
茧壳是保护蚕蛹的一种生理行为的产物.人们为了鉴别雌雄将茧削开裸蛹,这对蚕蛹生理是不利的,增加伤蛹,死蛹的机会。因此一般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缺点,在技术上采取推迟削茧的时间,但在实际中因劳力紧张不能不提前削茧造成伤蛹。而用限性种就能减少推迟削茧甚至还可以不削茧,让其自己羽化铝出茧壳,保持蚕体生理要求。据试验调查广西桂限。(限7532)以茧保护比削茧裸蛹保护其羽化率提高7%,死蛹率减少一半。
4.为实现雌雄茧分级分织提供保证家蚕许多经济性状与性别相关,据夏建国1980年,杨峻1986年等研究,如丝长、全茧量,抗性、茧丝纤度、净度、出丝率等,雌雄间有极显著相关。(见附表)利用这性别造成的差异就开发了雌雄茧分缫分织的革新研究。江苏省
已将该研究在1986年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进行试验,在农村利用限性品种分养分上簇分售雌雄茧,为丝厂提供雌雄不同的原料茧。
从表中所示雄茧丝质明显优于雌茧,丝长长,纤度细,净度好。随着国际市场对丝质要求提高,对茧丝净度也越来越高,实行雌雄茧分缫,利用雄茧净度化的特点,生产高净度的高档生丝;利用雄茧纤度细的特点可以开发泊丝绸的新产品,对提高我国出口创汇的竞争力,满足国外市场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限性品种效益讨论
限性斑纹品种在我国还没有大量推广,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个别性状还没有稳定超过对照种,如净度出丝率等.但随着品种选育提高这些性状很快就能提高,选育出优良的实用斑纹限性品种。现就斑纹限性品种的效益分拆除了上述已明显表现的外,如何利用,雌雄性状之差异进一步开发利用,笔者认为有以下问题值得研究。
1.在良种繁育方面为了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怎样利用限性品种多养雌蚕,少养雄蚕摸
索最佳的雌雄比例获得最佳的产量。
2.为了进一步制种省力化,利用限性不但不鉴蛹而且可不削茧,以茧保蛹既省工又科学提高制种量。
3.农村应用斑纹限性种如何简易分养,分上簇方法的研究,以及怎样去实现多养雄蚕,少养雌蚕。
4.丝厂分级、分织与原来不分级不分织在经济效益方面对比分析为今后养蚕方式提供依据。
随着限性品种选育改良,在日本将在近几年内推出一个更理想的限性品种——限性黄
茧,该品种对限性品种实用化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目前也已开始这方面的选育研究,这将对我国品种的更换上有新的突破,为茧、丝绸改革创新提供新型的品种。
参考文献
1.家蚕的雌雄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浙江省蚕研所夏建国等《蚕业科学》1980年
2.家蚕应用限性品种桂限3、桂限2试验初报
顾家栋《广西蚕业通讯》1984年第三期
3.对斑纹限性品种的效益探讨黄裳《蚕业科技》1985年第三期
4.家蚕主要经济性状雌雄间差异的研究《安徽蚕业》1987年第二期
5.介绍双限性新品种“中新1号”和“日新1号”的饲养技术
苏树鑫等《江苏蚕业》1988年第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