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是我省的老、少、边、穷地区。全县42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占39.6万。41.18万亩耕地,仅占总面积的7.7%,其中水田21万亩。去年人平产粮500多斤,收入324元。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县委、县政府决定将蚕桑生产作为骨干项目开发,计划“八五”期间发展桑园3万亩,产茧1000吨,实现蚕桑生产和工业加工产值4000万元左右,使部分地区脱贫致富。
为了实现以上规划,县里认真总结了县油湖农场1984-1986年植桑200亩(现存l50亩),1989年38户养蚕,产茧8000多公斤,茧款收入105750元,平均每亩桑园产值705元,户平蚕茧收入2783元的经验,组织有关同志赴湖北英山县考察学习养蚕脱贫致富的经验,邀请省蚕桑科学研究所有关科技人员,对该县发展蚕桑生产的可行性进行了考察论证;讨论分析了国内外蚕桑生产的形势和发展趋势。然后以本县和外地的经验为样版,结合国内外蚕桑生产形势和丝绸市场的销售形势,从上到下进行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并组织专门班子通过实地考察,制订了分年实施计划。初步落实今冬明春在9个乡、19个村及3个乡办农场适当集中连片扩桑2000亩,其中河滩平地900亩,山脚坡地1050亩,1991年产茧50吨以上;1992年桑园面积发展到1万亩,产茧150吨,1993年桑园2万亩,产茧500吨,并为1995年3万亩、1000吨打下基础。
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领导,成立了由副县长钟以波同志为首的蚕桑开发领导小组,分工县人大常委会一名副主任、县政协一名副主席专抓。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业局一名副局长和3名技术干部具体处理开发日常工作。开发办必需的活动经费,由县财政分年审批拨给。目前全县已筹集资金40万元,用于今冬扩桑苗木和肥料补助。并由县政协分管蚕桑开发工作的副主席带领技术干部去浙江参观学习,择优订购桑苗170万株。
(幼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