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情报人员的素质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夏蓉青

    任何先进的生产技术,任何新颖的知识,不管其本身的力量多么巨大,如果不在整个社会中形成一股强大的信息流,构不成某种趋势,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情报信息只有高速流通,物化在产品之中,或形成更高层次的知识,才能成为社会宝贵的财富。而情报向何处流?怎样流才能迅速发挥其最佳效能,获得最大效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情报意识,情报素质。也就是说,情报信息要物化成产品,转变成生产力或更高层次的知识信息,除依靠生产者、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领导者自己外,更需要依靠广大的专业情报人员,依靠强大的情报工作系统。要依靠他们运用现代化的情报工作手段,以情报学的科学原理为指导,促使情报达到高效、快速、定向流通。在这流通过程中,情报人员是现实的活载体;是迅速沟通情报与用户联系的桥梁。因此,有计划地提高情报人员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情报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情报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的特点是把涉及到各方面的科学知识,能够不失时机地搜集起来,进行分析、研究、对比、筛选、归纳、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识别其真假,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然后以最恰当的信息载体形式,适时地传递到需要者手中。要胜任这项工作,当好桥梁,必须具有浓厚的情报意识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具体讲来:
    1.要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很强的事业心,甘当无名英雄。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情报人员更要具备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坚强的事业心是成功的基石,胜利的源泉。要甘当无名英雄,要有奉献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工作处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要保持明确的奋斗目标,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进取心。
    2.既要有独创和开拓精神,又要有很高的原则性和求实精神。
    一方面要开拓和解放思想,永不固步自封,勇往直前,不安于现状,善于抓住新问题,新苗头,运用新方法,提出独到的见解,敢于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经验、旧概念、旧思想框框;另一方面要真正懂得情报工作是一种科学劳动,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伪的。工作中要从实事的总体出发,详细地占有事实材料,讲究实际,严肃认真,严密谨慎,一丝不苟,不粗心大意,不主观意测。也不可从个别事例出发,以偏概全。更不允许提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报资料,以致殆误大事。
    要做到这样,必须具备从客观上、整体上周密地观察分析问题,从微观上具体认识事物发展的能力。还要做到诚实谦虚,经常地广泛吸取各方面的情报信息,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3.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业有坚定的求胜心。
    好奇心是科学探索的起点,同时也是激励科学劳动者去积极思考、攻克难关、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而求胜心则是探索精神的核心,寻根究底,千方百计,具备科学家的“进攻性”,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追求,做到追必行、求必果,连续进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4.具备捕捉时机的灵感。
    灵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们进行长期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是艰苦劳动的结果。情报人员必须时刻留心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对开展情报工作有利的良机巧遇,抓住不放,深入探索。
    5.不断努力充实自己,做到博学多才。
    情报人员是知识的活载体。这说明对情报人员知识的要求很高。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知识越广博,处事的能量就越大,思路就越开阔,就能锐意改革,目光深远,更能清楚地洞察事物的本质规律。也能系统地观察事物的发展全貌,达到预测准确、决策科学、行为效果好的目的。
    同时,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现时“知识爆炸”的新形势。
    当今知识学科正向两极分化,一方面学科专业越分越细,这是科学的微分化趋势,加剧了“隔行如隔山”。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学科内容又相互渗透、彼此交叉,整体性和综合性日益增长,这是学科的积分化趋势。
    一个人要样样精通、 门门在行是不可能的,但要求掌握一门所从事的专门知识外,能从客观上对当今社会发展起决定性意义的科学技术知识有个大体了解,做到知其然,但未必一定能了解其所以然。
    一句话,情报人员要掌握的知识,既要有纵向的——本人工作直接需要的专业知识,又要有横向的——指与专业有间接关系的知识。也就是说,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深入的专业知识。这样,工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攻有目标,战有方向。
    6.要做到一专多能
    一专多能,是指情报人员应掌握一门较深入的专门知识,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同时还应具备多方面的情报工作能力。这些能力是指认知能力、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获取知识、不断更新扩充知识、贮存知识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情报人员要眼快手勤,学得快、记得牢、理得清。
    认识能力是科学劳动者的大脑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包括观察力、判断力。观察力越强,对事物的了解就越透彻,越正确,越可靠。情报人员要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在仔细观察、全面观察上下功夫,努力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想象力是人们对已有知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形象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判断力是指人们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作用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作出判别的正确程度。正确的判断和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是情报人员开展情报业务工作,对情报信息作出迅速反应的必要条件。
    7.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情报人员能动地物化处理情报信息的能力。具体要求:
    ①能熟练地运用语言,包括本国语言和外国语言。一是输入—-指阅读和听话两个方面,这是获取知识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要具备一定的快速阅读能力,能一眼抓住文章段落中的关键概念,关键词句,每分钟阅读600-800个汉字,理解正确。二是输出――即书面或口头形式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撰文标题醒目、文字简炼、推理严密、用词正确、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表达流畅。还要掌握一定的汉语拼音知识。
    ②具备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的能力
    通过交流,既为用户输出了情报信息,也为自己获取了信息和反馈情况,更新了知识。而咨询服务则是高层次的情报工作,是知识信息有针对性、有目的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在我国,此项工作正在开展,虽起步晚,但发展快,只是服务范围尚窄,一般只是为用户提供一些文献资料、实事和数据、情报线索、原始文献或原文的复制品。显然,这很不够,现代的咨询服务要求情报人员对麻提出的问题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见解,能提出合理的、科学的结论,预测趋势发展。只有具备较高的情报分析研究能力才能适应这项工作。
    8.具有健壮的体魄
    毛主席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可见,身体是首要的,没有健壮的身体,其他条件再好,也无法胜任这一工作。
    二、情报人员的现状及培训意见
    (一)现状
    1.人员结构不甚合理,老弱病残、照顾对象占了不小比例,许多人错误地认为这上作只是“借借还还、守摊看门”,对情报人员的队伍建设极为不利。
    2.现有人员中,大多数习惯了局限于“管理服务型”的工作方式,从形势发展要求出
发,必须向“专业信息服务型”转化,变“守摊式”为“出击式”。
    3.知识面窄,还有的甚至缺乏专业知识。
    4.运用语言的能力差,特别是外文水平低。
    5.基本上无计算机知识。
    6.其他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二)培训办法
    1.呼吁全社会重视情报工作,调整人员结构,在配备人员时,要因事设人而不能因人设事,做到智力结构高、中、初三级合理搭配,年龄结构老、中、青相结合。
    2.加强大专院校图书情报专业的培训,若干年后,人员结构比例和整个素质将得到调整和提高。
    3.采取长期或短期轮训的办法,加强在职人员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外文水平等培
训。
    4提倡自学。在职人员结合本职工作,努力自学,同样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