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仕祥
(常德鼎城区经作站)
由于丝绸畅销,养蚕收入较高(1300元/亩左右),桑树的常规繁育方法,需经播种,嫁接两年时间才能售苗,远远不能满足各地纷纷增扩桑园的需要。为了减少买苗成本,加速发展蚕桑生产,1990年我们在丹洲乡桑场,首次尝试和探讨了桑树绿枝扦插快速育苗新技术,指导该场10个农户,采取多种方法扦插共约5万株,成活约3.8万株,成活率为76%,其中农户东方金,5月25日利用桔园自然荫蔽条件,扦插4500株,成活3637株,成活率达87.5%。还有该场青年邓冬初,5月13日采用菜园地搭荫棚,扦插4000株,8月15日调查,成活3820株,成活率达95.5%,苗高1.2米,实现了当年育苗、移栽、采叶、养蚕收益。当然也存在:有些扦插方法如营养钵、块扦插群众不易掌握,或操作中选枝、喷水、覆盖、遮荫等关键技术失误,从而造成个别农户扦插成活率低或失败,为了吸取教训,通过多户试验比较分析,现将绿枝扦插成活率高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一、选好苗床整好地
1.苗床地的选择:总的要求是要尽可能的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水源的沙壤土。为了便于管理,直选在屋前屋后。不计划搭设荫的苗地,可选在有均匀散射阳光(即花花太阳)的树林下,成活后须尽早移栽,计划搭设荫棚的苗地,可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优点可推迟移栽,两类苗地均须搭设篷架,用塑料薄膜覆盖。
2.苗床地的准备:苗床地要深耕六寸左右,做到地平、土细、无杂草。在扦插前半个月,每亩施人粪尿30-40担,在施肥时,每亩可撒可湿性“六六六”粉剂7—10公斤,注意开好垄沟和围沟,垄宽1—1.2米,垄长15—20米,垄面略成龟背形。
二、搭设蓬架与荫棚
1.薄膜篷架的搭设;取长210厘米,宽4厘米的竹片,先将竹片的一端插入垄面一侧,再将另一端插入垄面的另一侧,使蓬架在垄面上呈“︵”形,篷架的最高点离垄面约50厘米左右,每隔1.5—2米处架一拱形篷架,最后在篷架的最高点上沿垂直方向横一根竹片,将各个篷架相连固定起来。
2.荫棚的设置:在薄膜篷架的两侧,每隔3—4米远处,打一个竹(木)桩,离垄面一米左右用竹杆或木条将竹(木)桩横向连接成架,上面铺设竹片或桑校或麻杆或油菜杆或稻草帘等遮荫材料,遮荫材料的厚度以太阳光的柔和光线能照在苗床上为度,这是影响插穗能否成活的关键之一。
三、精选绿技留扇叶
1.绿枝的选择:应选择当年半木质化,有弹性,基部皮孔由白色略变成固有色,托叶变黄并开始凋萎,选取没有停止生长的且无病虫害,生长粗壮的绿枝;剪条时,剪口要平滑,皮层无损伤。
2.插穗长度:以14-16厘米为好,
3.留扇叶:通常留叶方法,是将叶片的前端剪除,只留半片扇形残叶,故称留扇叶,一般留两片扇叶好。
四、适期扦插盖薄膜
1.扦插适期:我区以4月下旬至五月上中旬为好,五月下旬也可,蚕农可结合养春蚕,在第四、五龄期,直接采用条桑回家后,按标准剪取绿枝。
2.扦插方法:扦插时,最好随剪随插,尽量保持绿叶新鲜。在垄上先开好植沟,将插穗一根一根排列好,再壅土,株行距3×8寸,除沟外,每亩可插1.7—2万株,扦插深度约为绿枝的四分之三左右,最后在垄面上薄薄盖上一层细沙,再浇水一次,吃足水,使绿枝和土壤紧密接触,注意插穗削口处的皮层切勿插皱插破,这是确保插穗成活的关键。水喷足后用无孔薄膜及时覆盖在篷架上,薄膜四周用土埋紧,确保膜内温湿度,同时要防止大风吹走薄膜。
五、加强管理育壮苗
1.管好水:简单办法是插后使土壤吃足水,盖上薄膜,尔后天天观察,如果膜壁上有水珠,膜内相对湿度已达80%左右,是正常的,如膜壁上无水珠,说明太干燥,要及时喷水。在天旱时要少喷勤喷,每天喷水一次;在阴天、雨天,隔2—3天喷水一次;在高温天气,膜内温度高达40度时,要把篷架两端打开,通气一小时,使温度下降,然后喷水,再封好。这样,膜内插穗桑叶经过25天仍不脱落,就是插稳生长成活的重要标志。
2.追肥:扦插后结合喷水,进行叶面追肥,成活前追肥2次,注意尿素兑水的浓度,不能超过0.3%的含氮量,成活后可逐渐增加含氮浓度。
3.防治病虫害:用敌敌畏1000倍液喷,或用新鲜熟石灰撒在垄上,防治蜗牛有特效;揭除薄膜前,结合喷水,可隔一天喷一次500倍多菌灵液,以防枝叶因发生病害而腐烂。
4.揭膜炼苗适时移栽。扦插后32—35天,先昼盖夜敞,或先揭除两端或一边的薄膜,最后全部揭除薄膜炼苗,3—5天后再揭除荫棚。根系发达后,适时抢阴天或下雨前移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