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忠 郭定国 靳永年 肖建中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在繁育桑蚕一代杂交种过程中,如能应用斑纹限性蚕品种,在蚕期根据蚕体有无斑纹的区别,将雌雄蚕迅速准确分开上簇结燕,这不仅能彻底保证异品种杂交,提高蚕种质量和大大节省雌雄鉴别劳力,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还可专门利用雄蚕茧缫丝,大大提高出丝率和生丝的品位。因此,选育出生产实用的斑纹限性新品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从1955年开始进行桑蚕夏秋用斑纹限性品种选育的研究。根据湖南夏秋气温高、秋旱严重、叶质差的气候特点,要求所育成的斑纹限性一代杂交种的蚕体强健性和产茧量与湖南夏秋蚕现行当家品种“芙蓉×湘晖”相仿或略有提高。几年来,通过采用杂交、回交及插交的途径,已选育出了中系品种“限l”和日系品种“限2”,其配制成的一代杂交种“限1×限2(正反交),经过1987-1990年连续四年实验室和农村生产区试鉴定及大面积试养,其主要经济性状的指标达到原定的育种目标。现将该品种的选育区试鉴定及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一、亲本选配
“限1”是利用含多化血统的二化性体质较强、丝量较多的“限539”作为母本,以湖南夏秋蚕现行当家的强健多丝量素蚕品种“芙蓉”为第一父本,以二化性大茧形、抗氟性强、茧丝质较优良的品种“丰一”为第二父本,进行杂交和回交及插交选育而成。
“限2”是利用含多化血统的二化性体质较强,配合力好,茧丝质较好的“限7532作为母本,以湖南夏秋蚕现行当家的体质强健、茧丝质优良的二化性素蚕品种“湘晖”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和回交选育而成。
二、选育方法
1.饲育型式: F1代多蛾区混合蚁量育,着重个体选择,F1至F2代连续回交二次,加速优良性状的纯合和稳定;F2代开始实行单蛾育,以蛾区选择为主,同蛾区自交,F2代后采用异蛾区交配。1-3龄采用薄膜全防干育,4龄半防干育,5龄普通育。
2.培育环境:采用自然高温多湿或干燥辅以不良叶与常温常湿辅以良叶交替的培育环境进行定向培育和选择。
3.留种蛾区和个体选择:以生命率为前提,茧丝质量为重点,选留蛾区和个体继代。
4.丝质的选择:在杂交后的早、中期世代,遗传性状分离重组激烈的时期,对入选蛾区内的个体留茧活蛹梁丝,选择丝质优良的个体分级交配继代。
三、选育经过
“限1”是中国系统品种。从1985年春开始交配制“限539 ×芙蓉”育种材料(育种编号为限1),夏、早秋饲养Fl和F2,并连续回交二次,中、晚秋进行F2-F4代的选育,1986—1990年进行F5-F10代的选育。为了进一步提高全茧量和茧层量,选育至F11-F12代时连续插交“丰一”二次,并分为“限1B”和“限IC”两个品系。选育的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

“限2”是日系品种。于1985年开始杂交配制“限1×湘晖”育种材料(育种编号为限2),经过夏、早秋期连续回交二次,中、晚秋进行F3-F4代的选育。1986—1990年进行F5-F6代的选育。选育过程如下图所示。(选育经过表1、表2略):

1986年中日系成对选育至F8代时开始进行一代杂交组合的测定,测选出“限1×限2”(正反交)这一对优良组合。
四、一代条交种的鉴定及试养
1.实验室鉴定
通过1987—1990年我所实验室和省桑蚕品种审定小组的夏、中秋的实验室比试鉴定,充分显示了“限1×限2的优良经济性状。现将四年历次鉴定的养蚕和丝质平均成绩列表3、表4:
从表3和表4看出:“限1×限2”的虫蛹率与对照“芙蓉×湘晖”相仿,万头产茧量和万头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6.03—8.30%和5.07-7.43%;单茧丝长为1115-1134米,比对照长68米;解舒率为79.76—80.67%,与对照相仿;茧丝纤度适中,净度优良,鲜毛茧出丝率接近17%,均与对照基本相同。
2,农村区试鉴定
1987~1990年的中秋由省蚕科所和省桑蚕品种审定小组先后选定省内不同地区的三至四个蚕茧主产县的农村比试基点,对“限1×限2”进行了四期生产区试鉴定。四年鉴定的
平均成绩列表5。
从表5看出:“限1×限2”在全省农村生产鉴定的成绩,均较显著超过对照“芙蓉×湘晖”,其每盒蚕种产茧量提高
12.5-19.55%,担桑产茧量和担桑产值,分别提高6.16—7.83%和4.83—9.12%。
3.农村较大面积试养和示范
1990年中秋在进行全省多点区试鉴定的同时,还在面上试养“限l×限2”正反交蚕种1050盒。其中桃源县喜雨乡的剪市、沙萝村及三阳镇的石牛山村试养179盒,平均每盒产茧22.7公斤,比同期饲养的“芙蓉×湘晖”高2.10公斤,增产10.2%,每盒产值为229.7元,比对照多22.61元,增收10.99%。
1991年夏季和中秋两期蚕,全省试养“限l×限2”扩大到8311盒。据调查桃源县夏蚕试养507盒,在前期多雨,后期高温炎热,比1990年同期环境恶劣条件下饲养获得平均盒种产茧22.6公斤的成绩,比90年同期饲养“芙蓉×湘晖”每盒种产茧20.35公斤,多产茧2.25公斤,增产11.06%。同年中秋,浙江海宁一次引去“限l×限2蚕种2500盒试养,表现突出,要求92年订购2.5万盒。
五、蚕种试繁
1.一代杂交种繁育
“限l×限2”蚕种干1990年春期开始在我所养蚕研究室试繁,饲养“限1”和“限2”原蚕蚁量共105克,制一代杂交种1387盒,平均克蚁制种
13.21盒,比同期在蚕室饲养“芙蓉”和“湘晖”原蚕共52克蚁量,平均克蚁制种多0.94盒。1991年春期屈原蚕种场四队饲养“限1”和“限2”原蚕346.9克蚁量,制一代杂交种4012盒,平均克蚁制种11.57盒,比该队同时饲养“芙蓉”和“湘晖”原蚕共509.6克蚁量,平均克蚁制种多2.13盒。同年春期我在所在澧县城关镇护城村设原蚕区,饲养“限l”和“限2”原蚕448克蚁量,制一代杂交种6771盒,平均克蚁制种量高达15.11盒,比同期饲养“芙蓉”和“湘晖”原蚕450克蚁量,平均克蚁制种高5.38盒。各单位繁育实绩见表6。

六、原种繁育
“限l”和“限2”原蚕种试繁在我所养蚕研究室进行,1990年春饲养原原蚕蚁量共10克,制原种156张,平均克蚁制种15.60张。1991年中秋饲养“限1”和“限2”原原蚕蚁量40克,制原种515张,平均克蚁制原种12.88张。(繁育实绩表7略)
六、原种和一代杂交种性状(略)
七、小结
桑蚕夏秋用斑纹双限性新品种“限l×限2”,通过我省连续四年实验室和农村生产区试鉴定,以及近两年较大面积试养、试繁,取得了广泛可靠的数据。结果表明“限1×限2”是一对杂交优势较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夏秋蚕斑纹双限性品种。
“限1×限2”除具有“芙蓉×湘晖”的抗逆性强、好养、茧丝质量全面优良的特点外,还表现出蚕大、茧大、产茧量高,蚕种繁殖容易等优点。随着这一新品种的育成和扩大推广,将把我省蚕种繁殖和蚕茧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附表1—2略)
1991年10月
在育种工作中,承广西蚕业指导所和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品种资源室提供部分亲本材料,特此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