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健高产优质夏秋蚕新品种洞.庭×碧.波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夏秋蚕新品种洞.庭×碧.波的选育是我所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和湖南省“八· 五”重点科技攻关的项目。从1991年起,利用本所“七.五’潮间育成的斑纹限性新品种
1、限2和引进的优良品种秋丰B、854B,通过杂交,环境培育选拔,杂交配合力鉴定及区域性、适应性鉴定,育成的斑纹双限性四元杂交新品种。具有体质强健、发育齐一,产量、产值高,丝多质优,繁育系数高等特点。该研究项目于1995年10月,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并主持,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
    1  选用亲本
  洞(原名限1)是我所“七.五”期间利用含多化血统的二化性普斑限性品种限539作为母本,以芙蓉为第一父本,以丰一为第二父本,进行杂交和回交及插交选育而成的夏秋用斑纹限性实用中系品种。
  庭(原名秋丰B)是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八十年代,利用斑纹限性蚕品种755为母本,以37中(白)为第一父本,以含多化血缘的夏秋品种丰秋为第二父本,进行杂交及插交,多代纯选固定的斑纹限性实用中系品种。
  碧(原名限2)是我所“七.五”期间利用含多化血统的二化性普斑限性品种限7532作为母本,以湘晖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和回交选育而成的夏秋用斑纹限性实用日系蚕品种。
    波(原名854B)是湖北省农科院蚕业研究 所“七.五”期间利用斑纹限性中系品种795为母本,以湘晖作父本,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夏秋用斑纹限性实用日系品种。
  2 一代杂交种的鉴定及面上试养成绩 
  2.l 实验室鉴定
  经参加1993-1994年湖南省夏秋蚕品种区试鉴定,这一新品种表现杂交优势强,体质强健,其综合经济性状成绩优良。养蚕和丝质鉴定成绩列表1、表2。

  表1、表2表明:虫蛹率与对照种芙蓉×湘晖(湖南省夏秋蚕推广的主要品种)相仿,万头产茧量和万头茧层量明显高于对照种,分别高12.64%、14.02%,全茧量和茧层量亦高于对照种,茧层率略高,单茧丝长达1063米,较对照种长131米,解舒丝长814米,较对照种长46米,其它各项丝质成绩优良,符合国家审定标准。 
  2.2 农村生产鉴定
  经参加1993一1994年湖南省夏秋蚕品种区试的农村生产鉴定,具体成绩见表3。


  表3表明:洞.庭×碧.波(正反交)的产茧量和产值明显超过对照种芙蓉×湘晖,其盒 种产茧量提高21.25%、盒种产值高25.67%,50公斤桑产茧量和50公斤桑产值分别较对照 种高13.40%和17.55%,全茧量和茧层量均超过对照种,茧层率净高0.83%。
  2.3“八.五”国家攻关县秋蚕联网鉴定成绩 
  洞.庭×碧.波(正反交)于1994的年早秋,由“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桑蚕品种选育专题组组织有关同点进行了共同鉴定。联网鉴定的平均成绩见表4、表5。

  从表4、表5看出:洞.庭×碧.波(正反交)联网鉴定平均成绩,虫蛹率高于对照种苏3 .秋3×苏4,万头产茧量和万头茧层量明显高于对照种,分别提高7.75%、12.88%,全茧量和茧层量明显高于对照种,茧层率净增1.02%,单茧丝长1049米,比对照种长145米,解 。舒丝长736米,长51米,其它各项丝质成绩优良,符合国家审定标准。
  2.4 农村较大面积试养和示范情况 
  1994年早秋在参加全省多点区试鉴定的同时,还在澧县、桃源、汉寿、津市市等县(市)试养洞.庭×碧.波(正反交)蚕种2150盒,都取得了好成绩。其中汉寿县饲养洞.庭×碧.波蚕种200盒,安排在蚕茧主产区围堤湖乡宝台村、鸭子港乡太兴村和五富村试养,经该县农业局有关技术人员抽样调查,洞.庭×碧.波68盒和同期饲养芙蓉×湘晖70盒。洞.庭×碧.波总产茧量2223.6公斤,产值34243.44元,平均每盒产茧32.7公斤,比对照种芙蓉×湘晖高6.9公斤,增产26.7%,平均每盒产值503.58元,比对照种多1ll.42元,增收28. 41%。
  同年,在浙江省海宁市夏秋期饲养1060盒,表现眠起齐一,好养,抗病抗逆性强、丝质优(解舒率78-85%),纤度适中,干壳量高,深受蚕农和丝厂欢迎。
  1995年夏季在澧县、浏阳、华容等县(市) 继续扩大试养洞.庭×碧.波(正反交)蚕种1180盒。在茧价下跌,桑园培管普遍放松,桑叶叶质较差的情况下,洞.庭×碧.波仍然表现出抗逆增产的优势。例如灌澧官烷乡蚕场、赵家村,澧南兴隆村,城关镇护城村分别同时饲养洞.庭×碧.波和对照种芙蓉×湘晖,洞.庭× 碧.波平均盒种产茧31.3公斤,比对照种盒平25.6公斤,增产22.26%。盒种产值306.74元, 比对照种多65.74元,增收27.28%
  此外,1995年夏秋季还在湖北省黄冈地区饲养14620盒;在贵州铜仁地区饲养2250盒; 四川涪陵地区饲养1701盒,均表现抗逆性强、好饲养、产茧量高,深受当地广大蚕农欢迎
  3 一代杂交种试繁成绩
  洞.庭×碧.波蚕种于1994年在我所养蚕研究室开始成批量试繁。春期饲养洞.庭和碧.波原蚕蚁量共40g,制一代杂交种736盒,平均克蚁制种18.4盒,比同期在同一小组饲养芙蓉和湘晖原蚕蚁量共40g,平均克蚁制种量多3.9盒,提高26.9%。中秋期饲养洞.庭和碧.波原蚕蚁量共90g,制一代杂交种1062盒,平均克蚁制种11.8盒。比同期同室饲养芙蓉和湘晖原蚕蚁量共40g,平均克蚁制种量多2.2盒,提高22.92%。1995年春期我所在澧县张公庙乡兔子口村设原蚕区,饲养洞.庭和碧.波原蚕1300克蚁量,在春蚕前中期多雨、日照严重不足,桑叶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制一代杂交种19031盒,平均克蚁制种量达14.64盒、两年三次繁育成绩见表6。

  夏秋用新品种洞.庭×碧.波,通过参加湖南省夏秋蚕品种区试鉴定和“八.五”国家攻 关夏秋蚕联网鉴定,以及较大面积的试养和成批量的蚕种试繁,取得了广泛可靠的数据表明,这一新品种具有体质强健,丝多质优,蚕种繁育系数较高的特点,为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蚕区提供了一对实用夏秋蚕双限性优良新品种。该品种的中日两系四个纯种均具有斑纹限性,在蚕种繁殖中,对提高雌雄蛹鉴别工效,保证彻底杂交,提高蚕种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该斑纹限性蚕品种能实行雌雄蚕分开饲养,雌雄茧分开缫丝,有利于缫制高品位生丝。本项科研成果经国内同行专家鉴定,认为该品种为双限性四元杂种。在我国夏秋蚕品种的配成和应用尚属首次,居国内领先水平。

                                                               1995年11月
                                                         (执笔:郭定国 靳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