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207”新型杀蛀剂防治
天牛的药效和残毒调查

 
                                                       黄传书  康青云  朱廷坤  都勇
               (四川省北碚蚕种场)

   天牛(Cerambycids),种类多,食性杂。不仅危害桑树,而且还危害果树和多种林木,被天牛成虫蛟食新梢皮层后成环状,断水断养,造成枯枝。幼虫蛀食枝干(或根部)木质部,致使树木 “千疮百孔”,轻则树势衰竭,生长不良,重则枯死。据调查:桑天牛、黄星天牛和虎天牛,对桑树的危害率,一般为15-20%,高达80%以上,导致春、秋季桑叶减产,严重影响树势和桑叶产质量。最近报导:我国北方某地的森林,因受黄斑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危害,当年减少材积4万立方米,致使该地森林几乎“全军覆灭”。因 此,天牛为全国普遍性成灾害虫。
  目前,防治天牛的措施是:捉(成虫)、堵(虫孔)、毒(签)、注(药液)、剪(卵枝)、刮(虫卵)、钩(幼虫)、杀(虫剂)、刷(虫干)、联(防)等。据国内研制“灭蛀灵”和杀蛀膏SⅡ型”的文章报导后,笔者拜阅有关资料,经多年研究,以A、B、 C、D四种物质复配成20%“9207”农药。这种药剂,是直接用于桑树等林木,以杀天牛幼虫的低毒高效新型杀蛀剂。1992年11月6日检索“中国专利文献”.结论是:“未见到相同的混配农药杀蛀剂”。经我场试验和省南充、三台、西充。西里等蚕种场以及南川县骑龙乡等单位的推广验证:该药对防治桑树、柑桔、杂树的天牛幼虫,防效显著,平均校正死亡率达92.3—100%。经残毒试验,该药对养蚕制种,均无不良影响。同时,此药在桑树上使用比人工“钩刺天牛幼虫”,节约费用2.36一3.89倍。
    1  20%“9207”杀蛀剂的特点,杀虫原理和使用方法
    1.1  特点:20%“9207”农药,是在一定条件下,用几种药物复配而成的新型杀蛀剂。该药呈乳白色,有蒜嗅味,对人体皮肤有刺激作用,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遇碱分解失效,在常温下对日光稳定,蒸馏时易引起异构化,使药效降低。对人、畜低毒。
    1.2  杀虫原理:该药能以一物引导它物,具有互补性和增效性,充分发挥各药剂的毒杀能力,显示总的杀虫效果,具有内渗、触杀、胃毒、熏蒸、保护和整体五大作用。
    1.2.1  内渗作用:药剂具有强力内渗性能,即从涂药部位渗入皮层和木质组织,使虫体中毒。 
    l.2.2  触杀作用:虫体接触渗入木质部的药剂后,以致中毒死亡。
    1.2.3  胃毒作用:只要虫体食下带木质,即杀死。
    1.2.4  熏蒸作用:虫孔附近涂药后,其药向孔内挥发,以致杀死虫体。
    1.2.5  保护作用:涂药部位的皮层组织和木质组织,无腐烂现象发生。
    1.2.6  整体作用:此药涂刷有虫树干后,虫体即死。故不再凿孔钩刺天牛幼虫,树体整无损。 
    1.3  使用方法
    1.3.l  选定桑树或有关林木枝干上的鲜虫粪孔,清除地面和树干上的虫粪,以便调查树体内幼虫是否死亡。
    l.3.2  将20%“9207”药剂摇匀后,直接涂刷于鲜虫粪孔周围。对桑天牛等,以虫孔为中心。上下涂刷药液各5一8cm.左右各3一4cm;对虎天牛,先将主干和拳头上的粪便清除,再将药液刷于虫孔附近,涂药面积稍大。以利杀虫。
    1.3.3  如虫体蛀食于根部,先将虫孔周围泥土掏开,并用引扦上下透孔,以利孔道畅通,再将药液滴入或注入孔内,杀死虫体。
    2  20%“9207”杀蛀剂的药效和残毒试验 
    2.1  药效试验
    2.1.1  时间:从当年“春分”至“立冬”时节,均可进行,气温愈高效果愈好。以“夏至”始,“寒露”终,此时为最佳杀虫适期。
    2.1.2  方法:按照“使用方法”的程序,在室外的桑树,果树和其它林木上,就鲜虫粪孔的枝干上涂刷20%“9207”药液,并做好标记,以便调查。

 

    2.l.3  调查与结果:徐药后进行两次调查,第一次,于涂药后10一15天调查,如无鲜茧粪从孔口排出,则该虫死;为了充分验证,于涂药后20一25天第二调查,以“钩刺法”将虫体构出,如虫体变黑,甚至腐臭,则证实该虫被杀死。我场和兄弟单位于1991一1993年的试验结果,桑天牛幼虫平均校正死亡率为93.l—100%(见 表1)。柑桔和杂树上的天牛幼虫,平均校正死亡率为92.3—100%(见表2)。取得显著效果。
    2.2  残毒试验
    2.2.1  方法:为了测定该药是否内渗到桑叶、引起蚕儿中毒,以致影响养蚕、制种成绩,因此,“收蚁”前分别在三天、五天、七天和九天的时间,用20%“9207”药液涂刷湖桑各20株,其中:涂刷桑树拳头和根茎部各6株,主干和枝干各4株,均作试验区;同时,以同样的方法用清水涂刷湖桑20株,作对照区。以同一蚕品种“收蚁”,用常规方法养蚕、收茧、制种。“收蚁”时,采正常桑叶饲养各区蚕儿,试验区和对照区,均重复三个区域。从第二次给桑开始,采用各处理叶饲蚕,直到上簇。为了记录清楚,调查准确,掌握可靠材料,因此从四龄起,各区确定为300头蚕儿饲养。
    2.2.2  结果:经我场1993年春、秋两季养蚕制种试验,蚕儿从1一5龄,生长发育良好,均无中毒现象:茧层率、上茧率、公斤茧颗粒数,虫蛹生命率、发蛾率、单蛾产卵量、良卵率与对照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见表3,表4、5、6略)。

    3  使用20%“9207”杀蛀剂与人工钩刺幼虫的费用比较
    我场现有桑园700亩,经调查:被桑天牛蛀干的危害率平均为40%。为防治天牛危害,以采用人工“钩刺幼虫”,此法,花工、费时、耗资大、防治不彻底、树干“千疮百孔”。为改变常规,从1991年开始,特使用20%“9207”杀蛀剂涂刷有虫孔的树干,从而实现省效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同时保护了树体,使桑树完整无损。经我场1991年和1992年两年试验,结果是:用20%“9207”药液涂刷树干与人工钩刺幼虫相比节,省费用2.36—3.85倍(见表7)。


    4小结和讨论
    4.1  20%“9207”农药,系几种药物复配而成。该药对人、畜低毒,在植株体内无残毒,能显著防治天牛幼虫,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杀蛀剂。
    4.2  20%“9207”杀蛀剂在林木上使用,既简便、易行、可靠,又使树体完整无损,费省效宠。对当前防治天牛,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4.3  采用该药直接涂刷有虫树干,能改变多年用的人工“钓刺天牛幼虫”的办法,是一项新的科学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4  使用该药时,必须先摇匀,然后再将此药涂刷于树干上有鲜粪虫孔部位,提高防效;否则,防效降低,蛀虫活动的旺盛期,即为最佳的防治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