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模祥 贾孟周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415500)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各行各业已由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蚕种
的供求也不例外,由计划性极强的供求方式转化成了灵活性很大的供求方式。这是蚕种业的一项新课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们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赤豆色入库蚕卵超前出库用种的试验研究与实践,具体总结如下:
1、研究的起因与目的 一般春制秋用种分早、中、晚三期出库,
因用种时间不同,蚕种入库后冷藏的时间也
不同,所以,在同样的产卵温度和后期保护温度下,蚕种入库时的卵令,卵色也不一样。即在标准温度保护下,早秋入库蚕种卵令为40-48小时,卵色为浅赤豆色,冷藏期限40-50天,中秋蚕种,卵令为50—54小时,
卵色为赤豆色,冷藏期限50一70天;晚秋蚕种卵令为56一60小时,卵色近固有色,冷藏期限在70天以上。
而95年春制种入库时间在6月13-17日,入库时全按中秋用种技术处理,卵令为50-54小时,卵色为赤豆色。按正常用种时间应在8月10日左右出库,但实际上,因市场需要含多化性血统的二化性夏秋用蚕种1.5万张,实际出库时间在7月27日,冷藏时间只有40-45天。96年蚕种入库时间在6月18一21日,入库时同样按中秋用种技术处理,而实际用种出库时间也是7月27日,与95年相比,冷藏时间更短,只有35-40天。
为了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在95、96年连续两次进行了赤豆色入库蚕卵超前出库用种的试验研究及实践。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超前出库蚕卵孵化齐一,体质强健,实用孵化率达到97%以上。
2、试验研究的实施与效果
2.1 试验的设计及试验的结果
2.1.1 95年超前出库浸酸试验设计及方法
①试验浸酸时间在7月21日下午,品种为含多化性血统的二化性夏秋用品种。(冷藏
时间为35-38天)
②试验以常规浸酸标准为对照,即温度118F,比重1.094,中系6:OO分钟,日系
6:30分。
③以不同浸酸标准做为试验处理:
处理 A:在1.094和1.092的不同盐酸浓度下,设两种不同时间,即中系品种用6:00分和6:3O分,日系品种用6:30分和7:00分,以延长浸酸时间后,观察其孵化效果。
处理B:在同一浸酸时间下,用1.092和1.094两种不同的浓度,通过比较观察其孵化效果。
④所有试验处理,都采用高温冲击处理。
即蚕种在下缸前2小时,用32℃-35℃高温
保护,使其充分散冷,保证盐酸刺激均匀一致。
⑤所有蚕种晾干后置于27℃-28℃恒温催青,催青期定期定时观察胚子发育情况。
其结果见表1。
2.l.2 96年的试验设计及方法
①浸酸试验盐酸刺激标准见表2。
②试验浸酸时间在7月23日进行,品种也是含多化性血统的二化性夏秋用品种。(冷藏时间为35天)
③蚕种出库后全部采用高温冲击技术处理。
④处理后蚕种置于80F一82F恒温试催青。结果见表3。
2.2 生产实践实施的具体操作方法
2.2.1 95年赤豆色蚕卵超前出库用种实践的具体方法。
①浸酸前的技术处理:根据超前浸酸实验试催青调查结果,采用高温冲击处理的实验区都比未采用高温冲击处理的实验区转青率高,并且未发生死卵。表明高温冲击有利于提高孵化率,故我们在蚕种出库时先从内库移入外库10℃~13℃保护2小时,再移入24℃保护
1.5小时,并用电扇散冷,然后移入35℃的高温环境中,全部散摊在线架上,1.5小时后,边装笼,边下缸。每一笼只装100张,并采用对折方式装笼。
②浸酸标准的确定:根据试浸酸后催青观察,以浓度1.092,中系6:30分,日系7:
00分的转青率、孵化率较高,并且无死卵现象。故采用1.092的盐酸浓度,中系品种浸6 :30分,日系品种浸7:00分。
③蚕种浸酸后的处理;浸酸后的蚕种脱粒,漂洗及晾干的时间控制在1.5小时内,晾
干后蚕种置于17℃—20℃中保护24小时,并用电风扇排湿,第二天再比重装盒。
2.2.2 96年实践实施的具体方法
根据96年超前浸酸试验的试催青解剖结果采用浸酸标准如下:温度118F,浓度
1.093,时间中系6:30分,日系7:00分。实施过程中其它技术处理全依照95年所采用的技术进行处理。
2.3 赤豆色蚕卵超前出库用种的大面积孵化结果
95年超前出库浸酸净种2万多张,其中一次性使用1.5万张,其实用孵化率全都在98%以上。库存蚕种在冷藏10~20天过程中陆续使用,其实用孵化率也都在98%以上。
96年共超前浸酸净种2.2万多张,各批用种实用孵化率都在98%以上。
3、体会与探讨
3.1
通过两年的摸索,我们认为赤豆入库蚕卵超前用种是可行的,按照蚕种生理发育规律,蚕种入库时滞育的程度决定着以后冷藏的期限与浸酸的标准。冷藏与浸酸的主要作
用都是为了解除滞育,促进孵化。所以冷藏时间的长短与浸酸刺激的强弱是互为补充的。
即在入库卵令相同的情况下,在一定范围内,冷藏时间越短,浸酸刺激的时间应相应延长,才能保证孵化率高,孵化齐一。因此,我们可以将蚕种全按赤豆色入库,在用种浸酸时,根据冷藏时间,在浸酸标准上,做适当的调整。
3.2 赤豆色蚕卵超前出库用种在处理过程中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3.2.1
在蚕种人库时,卵色、卵令要力求一致,以赤豆色为中心,根据化性,可将含多化性血统的品种卵令适当偏嫩点,将二化性的品种适当偏老点。早秋用种最好是含多化性血统的品种,晚秋用种最好是二化性品种。
3.2.2
蚕种入库时,要分清各品种,批次的入库日期,不能混装,以便出库时掌握。
3.2.3 下缸没酸前,必须做出超前浸酸实验,找出最佳浸酸标准。
3.2.4 超前用种出库后,在一定时间内,要用35℃高温冲击,使其充分散冷,然后再下缸。
3.2.5
改进浸酸工具,用尼龙纱布取代浸酸笼盖,保证盐酸渗透迅速,冷热交换快,刺激均匀。
3.2.6 浸酸前,每笼装毛种数要比正常出库处理少,以每笼装100张为宜。
3.2.7 浸酸、脱粒、漂洗、晾种时间要严格在制,不能超过2小时,利用低温干燥,加快不良卵的干瘪,利于保证成品良卵率。
3.3 两年的试验摸索,我们发现超前出库用种在浸酸时,在浓度偏高刺激下有少量死卵、
白死卵发生,而在浓度偏低时,则无,因此在实施时,要使用偏低浓度;浸渍时间上,在不增加死卵发生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可适当延长浸渍时间,这有利于孵化齐一和提高孵化率。
3.4 赤豆色蚕卵超前用种在实践中已获成功,但能否将赤豆色蚕卵延期做晚秋用,这还值得我们研究与探讨。赤豆色蚕卵延期出库用种,因冷藏时间过长,其解除滞育已充分,以后出库浸酸时,其刺激强度与冷藏时间相关性究竟怎样?浸酸后体质的强健性如何及浸酸后耐冷藏能力等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若能获得成功,供种时就能真正做到以不
变应万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