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蚕桑科研所情报资料室
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桑、蚕专业委员会于1995年10月10日一12日召开会议,对参加全国第二批桑品种区域性鉴定的品种进行审定。第二批鉴定工作是1990一1994年在全国布设的六个鉴定点进行的,经三年生物学和经济性状调查和两年春秋各两期养蚕饲料鉴定,以调查和鉴定的平均综合成绩与目前我国推广面较大的品种湖桑32号对照进行审议,结果有6个品种符合审定标准,同意通过审定。这些品种及其选育单位是;北桑一号(四
川省北碚蚕种场)、实钴
11—6(四川省三台蚕种场)、湘7920(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薪一园(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711(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红星五号(安徽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现将各品种主要的经济状鉴定成绩和综合评价介绍如下。 1 主要经济性状(见下表) 从上表看出,亩产叶量以湘7920、育711、实钴11-6较高,尤以湘7920增产最为显著;叶质鉴定成织以薪一园、实钴11-6、北桑一号较优;亩桑产茧量以湘7920、实钴11-6、育711较高。 2 综合评价
2.1 北桑1号:发芽开叶期与湖桑32号相仿,是晚生中熟品种,枝条细长而直,发条数较多,叶片较大,叶色较深,秋叶硬化迟。全年产叶量与湖桑32号相仿。经养蚕饲料鉴定,全茧量、茧层量稍高,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100公斤桑产茧量,亩桑产茧量分别超过湖桑32号4.01%、 5.59%、10.55%和7.45%。对细菌病和萎缩病抗性较强。
本品种产叶量与湖桑32号差异不显著,由于叶质和抗病性强于湖桑32号,故综合性状较好,适应性较广。
2.2 实钴11-6:发芽开叶期比湖桑32号早1-2天,是中生中熟偏迟品种,发芽率高于湖桑32号10%左右,叶片较大,叶色深,叶质柔软,秋叶硬化迟。全年产叶量比湖桑
32号高6%,经养蚕饲料鉴定,全茧量、茧层量销高,茧层率春期销低,秋期与湖桑32号
相仿。万头蚕收茧茧量、万头蚕茧层量、100公斤桑产茧量,亩产茧分别超过湖桑32号
4.68%、5.96%、10.2%和16.93%。抗细菌病,萎缩病与湖桑32号相仿。
2.3 湘7920:发芽开叶期比湖桑32号早8天左右,是早生中熟品种,可作全龄用叶,发芽率较湖桑32号高11.9%,生长势旺,发条力较强,枝条长,叶片大,硬化期适中。全年产叶比湖桑32号高26.2%,经养蚕饲料鉴定,全茧是、茧层量、茧层率春期略低、秋期相仿、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茧层量、100公斤桑产茧量分别较湖桑32号低6.28%、9.58%、5.37%,而亩产茧高19.14%。抗病性与湖桑32号相仿,耐湿性强,抗旱性稍弱,在北方栽培,由于发芽早,可能遇到晚霜危害。
本品种生长势旺,产叶量很高,抗病性与湖桑32号相仿,其叶质稍差,但亩产茧量显
著高于湖桑32号,是适于长江流域栽培的丰产品种。
2.4 薪一圆:发芽开叶期与湖桑32号相仿,是晚生中熟品种。发芽比湖桑32号高13%,
发条力和条长相仿,叶片较小,硬化期适中,全年产叶量与湖桑32号相仿。经养蚕饲料鉴定,茧质与湖桑32号相仿。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100公斤桑产茧量、亩产茧分别高于湖桑32号6.33%、5.57%、8.77%、5.56%。抗病性与湖桑32号相比,抗细菌略强,而抗萎缩病较弱。适应性较广。
本品种产叶量与湖桑32号无明显差别,叶质优,对萎缩病抵抗力稍弱,由于叶形较
小,秋季采叶费工,但条细长而直,发芽率高,适用条桑收获。是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的优质品种。
2.5 育711:发芽开叶期比湖桑32号早3-
5天,是中生中熟品种。发条力较强,枝条较长,叶片大而厚,叶色深绿,硬化期适中。全年产叶量高于湖桑32号8.9%。经养蚕饲料鉴定,茧质略优于湖桑32号、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100公斤桑产茧量、亩产茧分别高于湖桑32号4.84%、2.90%、7.69%、16.85%。对细菌病的抵抗力略低,而抗萎缩 病与湖桑32号相仿。适应性广。
本品种产叶量显著超过湖桑32号,叶质较优,抗病性与湖桑32号相仿,其综合性状较好,是适应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
2.6 红星五号:发芽开叶期与湖桑32号相仿,是晚生晚熟品种,发芽率略高,发条数略少,技条较长,叶片大,秋叶硬化较迟,全年产叶量与湖桑32号相同,经养蚕饲料鉴定,茧质与湖桑32号相仿,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100公斤桑产茧量、亩产茧分别略高0.96%、0.22%、1.25%、0.85%。抗病性稍弱。适应性较广。
本品种产叶量和叶质与湖桑32号无明显差别,但抗病性稍弱,综合经济性状较好,是适应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栽培的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