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将蚕桑生产列入主导产业


  陕西省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和关注蚕桑发展,省委省政府在听取各方面调查研究方案汇报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考察,一致认为应该把蚕桑发展提到陕西省经济发展的突出地位,并列入“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 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积极组织实 施。
  按照陕西省关于蚕桑发展的远景规划,预计到2010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800万亩,产茧量达30万吨,产丝量达4.2万吨,产绸量达4.亿米,真丝绸服装1亿套。实施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各级领导亲自抓,许多地方成立了以地区、行署领导亲自挂帅、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蚕桑发展领导小组,并在各县、乡明确设立“蚕桑书记”、“蚕桑乡长”。建立起了县、区、乡、村四级书记(乡长)抓蚕桑的责任制。二是各县成立蚕桑开发总公司,负责辖区内的桑、茧、丝绸产品的系列开发、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三是在汉江、丹江流域及陕北、渭北建立25个蚕桑基地县, 建设一个省级原种场及3个蚕种场,扩大蚕种供应能力。从而在全省逐步形成陕南(以综合开发为主)、关中(关键后道加工为主)和陕北(基础原料开发为主)三个丝绸中心,并达到各地区平衡发展的目的。
  不久前召开的陕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把蚕桑作为陕西十大主导产业之一纳入“九五”规划。陕西蚕丝业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