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质检管理提高蚕种质量

李传    林部碧
(河苏省徐州蚕种场 221002)


     蚕种场各项管理中和蚕种质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质检管理,所谓质检管理就是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对有关蚕种质量的生产程序、技术措施、检验制度的检查落实。近几原来.我场以江苏省《蚕种性验办法》为依据,设置了质检科,成力了质检小组,加强了质检管理力度,蚕种质量也逐年提高。
     1 以提高叶质为中心,做好桑园管理质员检查
     1.1 做好桑园土壤成分调查,科学施肥、从根本上提而叶质。我场在1990年前制种单产一直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被误认为是地处徐淮地区的气候干燥造成的,1990年通过对桑园土壤成分测定,得知土壤含磷值低,属于缺磷土壤,因此从199l年开始注意了磷肥量的施入。施冬肥时,把磷肥和棉籽饼混和发酵后施入桑园:平时施催芽肥时,由原来的只施氮肥改为复合肥和氮肥各半施入桑园。通过这项管理,桑叶叶质提高,克蚁单产从70~80年代的8~10张提高到现在的14~16张的生产水平。
  1.2 加强桑叶叶质选择,使蚕儿发育齐一。针对我场在小蚕期选叶上有偏嫩的现象,场质检科及时对桑叶含水率进行调查,对收蚁和小蚕期用叶提出了具体标准,要求各小组统一目光,统一标准,统一检查,真正做到各龄能够用适熟叶给桑。通过这项措施的落实促使小蚕期达到发育齐一。
  2 以防病为中心,做得泪洗消毒的质过检查
     2.1 做好清洗消毒前的取样检查。为了使每季养蚕前的消毒工诈具有针对性,在清洗消毒前质检人员对场内贮桑室、下水道及原蚕区各户室内外进行抽样镜检,发现有微抱子的地方,重点进行清洗,环境彻底治理;原蚕区农户发现微毒存在户,取消其词养种茧,这对彻底消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加强洗刷消毒质量检验。第一,对易于残存病原菌的环境,如蚕室、贮桑室、阴沟、蓄水池要彻底清洗消毒;第二,注意选用广谱性消毒剂,对一些表面活性剂如蚕康宁、蚕季安等蚕种场不能用,采取含氯制剂如漂白粉、化氟净、消特灵、消毒净、消杀精等药物,及甲醛制剂如毒消散、福尔马林等,这些药物对微粒子有较强的杀灭准用;第三,要测定消毒药物的含量,如对用量较大的漂白粉每批都进行测检含量,确保消毒质量;第四.注意消毒效果。
     3 以防微为由心,做好各项质检工作
     3.1 做好蚁蚕补正检查,收蚁后各区不能混淆、每区取卵壳做好标记,发现有微粒子的及时淘汰。
     3.2 做好各龄迟眠蚕检查。对各龄迟眠蚕要及时装袋、批蚁量在l00克以上的,不少于50头、在100以下的不少于20头、高温促进2天后检查。
     3.3 发蛾促进检查。对各批或原蚕区各户取早上簇装袋进行发蛾促进检查,每批蚁量100克以上的试用头数不低于110颗,40~100克之间的不低于50颗,40克以下的不低于30颗。促进温度31ºC,这样在大批发蛾前3天就能得到检查结果,发现者及时淘汰不制种。
     3.4 加强五选工作的检查。加强选卵、选蚕、选茧、选蛹、选蛾,对防治微粒子病有很大的作用,特别对弱小蚕的选除按标准强制执行。
     4 以提高杂交率为中心,做好制种期质量检查
  4.1 及时削茧和鉴蛹。严防削茧时间过迟.削茧要轻,鉴蛹一定要初鉴和复鉴2次,质检科及时对鉴蛹进行抽查,错误率达到1%的要返工重新鉴别。
     4.2 及时做好收雄娥工作。
     4.3 二个品种雄蛹不能铺在同一间蚕室内,防止品种间发生混淆。
     4.4 雄蛾及时喷色,全场要求颜色统一。
     4.5 及时坚决淘汰纯对。
     5 以提高孵化率为中心,做好浴消质量检查。
     5.l 洗种时动作要轻,切忌搓伤卵面,增加死卵。
     5.2 漂白粉液消毒浓度掌握在0.3-0.35%范围内,消毒10钟后及时脱药干净,质检人员经常抽查确保蚕种消毒不出现差错。
     5.3 把好盐比选卵关。盐水轻重比开差不超过0.01,过重过轻卵坚决淘汰,提高蚕卵匀整度。
                          (转自《中国蚕业》199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