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波
(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办公室 100036)
很高兴参加中国蚕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前先,我代表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办公室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我来之前茧丝办主任文辉同志特别嘱咐.让我转告大家.办公室对中国蚕学会的工作很重视.并支持学会的工作,希望通过学会全体会员的积极努力,推动我国蚕丝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振兴我国的蚕丝事业做出贡献。下面我就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
l 当前茧丝绸行业的形势
近几年,由于丝绸行业宏观管理薄弱、经营管理体制不顺,造成总量失控.加工能力过大,结构失调,出口秩序混乱,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丝绸行业出现亏损,1995年出现全行业亏损,1996年行业困难加剧,贸工农各环节陷入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困境。去年下半年国家成立了茧丝绸协调小组,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目前茧丝绸行业出现了好转的迹象。
1.1 弃桑毁桑势头得到遏制。蚕茧收购秩序稳定。
1996年全国蚕茧产量比上年减产近40%.弃桑毁桑面积达300多万亩.严重影响了蚕茧生产的基础。遏制蚕茧生产的滑坡,实现恢复性增长.是摆在茧丝绸行业面前的艰巨任务。通过各方面积极工作,努力恢复生产,保证对收购秩序稳定,加上气候好,价格合理,今年春茧质量好,单产高。浙江、江苏、山东等地的蚕茧质量,据反映是十几年来最好的。农民、企业、政府三方面满意,也为今年茧丝绸行业的生产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今年的夏、秋茧,因为部分产区遭受旱灾和农药污染,蚕茧产量没有能实现我们预先设定的恢复性增长的目标,部分地区的鲜茧收购价格偏高,但由于各级政府和蚕茧经营单位加强管理,收购秩序基本稳定,蚕茧的质量总体讲较好。预计今年蚕茧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当前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已被调动起来,这种良好的势头加以正确的引导,将有利于行业走出困境。
1.2 丝绸工业亏损额缩小,产销基本平衡。
今年丝绸工业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据20个重点城市1一9月份统计.企业的亏损额下降了17%.主要丝绸产品产销率达95%以上,超过全国工业品平均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已充分认识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方量,开发新品种的重要性,一些骨干企业的新产品更新速度加快,高档、新型面料的推出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如苏州丝绸集团、吴江丝绸集团新产品推出率达三分之二以上,浙江臣臣丝绸集团为自己企业产品定位,每月推出新款服装.绍兴富利达丝绸集团、浙江华绢丝绸集团挖掘内部潜力,开发技术含量高的高档产品,增加了企业的效益。但仍应看到丝绸工业企业生产仍在低谷中运行,主要丝绸产品的产量下降,行业亏损依然严重.解困任务艰巨。
1.3 丝绸外贸出口数量下降,单价和金额上升,产品出口开始出现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
预计今年全年出口金额可达30亿美元,
比去年25亿美元增长20%,厂丝、印染调、丝绸服装的出口平均单价有较大增长,这是国家加强出口宏观管理的成果。但仍要看到国外主销市场疲软,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为进一步扩大出口造成很大压力。我们从最近召开的秋交会了解到,丝类出口成交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0%.其中厂丝出口数量下降33%,绸缎出口数量下降27%。明年的出口形势要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
以上情况表明,虽然农民的种桑养蚕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工业生产问好的方面转化外贸出口创汇金额增加,但茧丝绸行业仍面临二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丝绸生产企业的亏损面仍然居高不下。企业负担重,负债多,流动资金短缺的状况没有缓解。下半年来茧丝价格上涨,而国际国内市场没有好转,又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问题。二是茧丝价格攀升过快。茧丝价格问题已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近,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常务副组长张志刚同志考察了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并听取了省、市有关部门的汇报,他指出:目前,国内茧丝价格属人为紧张和不法经营者“炒作”造成的“虚高”,是不正常的,没有根据的。总的说,我国茧丝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上面介绍了,虽然蚕茧产量没有达到预期增长的目标,但国际国内市场并未大幅度上升。而由于茧丝价格的不正常攀升,厂丝出口成本增加,外贸企业扩大经营,增加出口出现困难;仅有微薄利润或保本经营的丝织厂又增加了新的困难,一些地区反映,目前每生产1米绸调要亏2元左右;茧价和丝价相互推动上涨。缫丝成本大幅度上升.缫丝厂也难以承受。因此,目前这种“外冷内热”和价格虚高的情况,对于茧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也是站不住脚的。希望茧丝绸行业人士,消除预期涨价心理,认清危害。解决当前茧丝绸行业面临的困难,关键在于要理顺体制,建立有效运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扶持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法规.促进茧丝绸行业稳定发展。
2 采取措施,促使茧丝绸行业摆脱困境
茧丝绸行业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优势传统产业,国务院高度重视丝绸行业出现的问题。一年来,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围绕深化改革、加强行业宏观调控和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
2.l 推进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办发[1996」49号文件,明确了茧丝绸行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方向和实施步骤,本着自下而上、分步实施的原则推动贸工农一体化改革。目前大部分主产省已制定出改革方案并抓紧实施,有11个省(区、市)已成立了茧丝绸协调(改革、领导小组,加强茧丝绸行业工作,他们是: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四川、重庆、广西、湖北、河南、辽宁。各地普遍认为,行业有人抓和没人抓,大不一样。市县一级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在搞好与“农’他联结上做了许多工作。在推进地方改革的同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正商有关部门研究组建“中国茧丝绸集团”,形成全国性贸工农和产供销的整体优势,使改革上下结合,相互促进。组建集团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任务,组建的步骤和方针是“全面规划、先易后难、平稳过渡、逐步壮大”,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对贸工农一体化改革较成熟的省(市)丝绸公司,成熟一个。联合一个。
2.2 加强出口管理,实行厂丝出口最低限价和配额有偿使用
最低限价和有偿使用两者相辅相成,是非常重要的调控手段。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实行配额有偿使用,有利于正派的企业,正派的外商,有利于公平竞争,有利于提高出口价格。采取这一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出口价格上升。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加强和完善这项制度的措施,加大打击“走私”和“水货”出口的力度。
2.3 研究制订茧丝绸行业的发展战略反规划,推动制定年度生产指导性计划
多年来,茧丝绸行业缺少一个农业、工业、贸易各环节密切衔接的长远发展战略及规则,处于盲目发展状态,导致了总量过剩,结构失调,各种问题和矛盾长期积累。因此迫切需要明确方向,解决问题,指导行业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目前协调小组办公室正在组织有关专家,抓紧完成我国茧丝绸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应的产业政策。此外,今年初.为了正确地引导农民种桑养蚕和企业原料性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根据协调小组的要求,纺织总会和农业部分别下发了《1997年桑蚕生产指导计划》和《1997年全国桑蚕生产指导计划》,实践证明这两个计划较正确地反映了市场供需要求,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并得到了协调小组领导的肯定。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完善这方面的工作。
2.4 推动缫丝、绢纺加工能力调整工作
近年来,由于宏观管理薄弱,加之地方利益的驱动,缫丝、绢纺加工能力盲目扩大,导致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在盲目发展生产力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技术条件差、生产规模小的企业,浪费了资源,也影响了一批好企业的发展,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价格政策。也影响了一批好企业的发展,扰乱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价格政策。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和中国纺织总会关于调整缓丝绢纺加工能力的意见》(国办发「997116号),要求坚决关停并转一批规模小、浪费资源、产品质量差、长期亏损的企业。对合格的企业,实行准产证制度,并在资金、技改等方面予以支持,使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流向优势企业,形成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竞争力强、效益较高的骨干企业。缫丝、绢纺能力调整工作是在协调小组领导下由中国纺织总会具体组织实施,计划今年底结束合格企业发证工作。目前,正在与有关方面研究明年全面启动准产证制度的时间及措施,界时将组织有关部门协调行动,将调整工作落在实处。
2.5 维护蚕茧收购秩序,防止“自革大战”
由于去年弃桑毁桑严重,蚕茧产量下滑,从今年春茧收购前,各地反映出现了“蚕茧大战”的迹象。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国春茧收购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李岚清副总理、周正庆副秘书长到会并讲话,要求各地政府、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蚕茧收购工作,维护正常的收购秩序。一年来协调小组办公室多次组织有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小组赴“热点”地区检查工作,及时解决个别地区出现的问题。办公室还积极与有关银行联系,落实收购资金,与执法部门协调,明确国家规定。在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经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保证了今年收购秩序的大局稳定。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与各部门的协作,有些工作可形成制度化、法制化,保证收购秩序的长治久安。
2.6 组织建立健全丝绸业法律法规
政府依法从政.依法管理,企业依法经营,依法保护自身权益,这是社会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世界上一些产丝国家都有比较健全的法律、对其茧丝绸行业的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茧丝绸业在国际市场上处垄断地位,但仅有一些工作性规章,至今没有茧丝绸业法。为了确保茧丝绸行业的稳定发展,防止管理上的随意性、短期性,应尽快制定茧丝绸业法。目前茧丝绸协调小组已着手这方面的工作,近期内将尽快形成有关管理条例.报国务院批准,做为过渡,争取两三年内出台茧丝绸业法。
中国蚕丝学会,是一个有三十多年历史,拥有上万名蚕丝业科技工作者,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并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性学会。学会聚集了一批老专家,优秀科技工作者,这是我们丝绸业的宝贵财富,他们为我国的丝绸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学会进一步发挥联系政府和蚕丝科学工作者的纽带作用,公正客观地反映行业问题,提出我国茧丝绸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特别是在改革中如何加强与“农”的联结这一重要环节。此外在普及蚕丝科学知识,提高蚕丝科学技术水平,推广先进技术等方面积极开阔工作.真正成为发展我国蚕丝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的社会力量。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本文报告人是国家茧丝员协记小组办公室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