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应用方格簇  提高茧丝质量


              王 家 业   黄 永 坚
                 (湖北省黄冈农校  436100)

  簇中的环境对茧质影响很大,因此,推广应用纸板方格簇,是提高蚕茧质量的重要措 施。

  1 使用方格簇的优越性

  方格簇是目前蚕茧生产中最先进的簇具,每片方格簇共有156孔格,孔格结构合理,每一孔格给熟蚕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营茧环境。方格簇色洁白、色泽好、茧形匀称,茧层厚薄均匀,柴印茧、黄斑茧、双宫茧极少,而且茧衣比使用蜈蚣簇减少20-30%,全部是横营茧,蚕体内残留丝量减少,因而能增加蚕茧的茧层丝量。据调查,一茧丝长可增加70- 100米,明显提高了蚕茧的内在质量。方格簇上茧率达98.52%,比折簇高8个百分点,比 蜈蚣簇高13个百分点;鲜茧出丝率达16.13%以上;解舒丝长增加69.75米。从上可见,使用方格簇可大大提高茧丝质量。

  2 方格簇上簇技术

  方格簇是用黄板纸做的簇片和木制的簇架两部分组成。旅片是蚕吐丝结茧的地方,每 只放片的规格是纵13孔,横12孔,共156个孔格。使用时展开,平时可折叠收拢。簇架是 组合和固定簇片用的,使用时将内外框拉成垂直角度,收藏时可将内框转进外框内成一个平面。为了降低成本,也可不用木框架而用两根1.3米的小竹子结扎在两只簇片的长边框上起支架作用而上簇,不但使投资和成本降低一半以上,而且上簇方法也比原来简单。方格簇的上簇方法有:簇架悬挂式,小竹结扎簇片搁挂式和自动上簇等。但现在主要采用吸引熟蚕自动上簇的方法,其上簇技术如下: 
  2.1 准备
  每张种准备方格簇200片,在簇片的两个长边上各扎细竹一根(细竹长度比方格簇边长8厘米)各扎3道。准备3×1.5米的塑料膜一块和少量稻草用于接蚕尿。
  2.2 上簇
  无论何种饲育形式,均可采用吸引熟蚕自动上簇的方法。如普通蚕台育,蚕熟5%左 右拾出另上,熟60—70%时,拾出过青蚕,将最下面两层蚕台的蚕分别并到上层,腾出下 层蚕架,并根据方格簇的宽度在蚕架上横放竹竿数根,在蚕台的地面上,铺塑料膜,膜上 放一层稻草,以备放置方格簇。在已并的蚕座上,放方格簇片,吸引熟蚕自动上簇,约经5-10分钟,熟蚕爬上达到要求数量时(约比格数多10%,以利提高入格率),将簇片放在已准备的蚕架横竹上,簇片间隔15厘米。如果多层放簇片,上下簇片要对齐,以防下面的簇片受蚕尿的影响。簇片放好后,熟蚕在簇片上爬动,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入格做茧,等部分熟蚕入格做茧,大部分熟蚕仍集中在簇片上面时,把簇片依次上下边翻转搁,熟蚕继续上爬,在爬行过程中寻找营茧位置,入格做茧约 2—3小时反转一次,待绝大部分熟蚕已入格做茧后,拾出仍未结茧的部分熟蚕另上。要及时清除蚕粪尿,直到采茧时取下。
  2.3  采茧及整理
  采茧时,首先要摘除簇片中的烂茧、薄皮茧,以防污染簇格。其余好茧,用采茧器或手指从簇片的一面顶出,收集蚕茧。簇片采茧后,簇格中留下一些浮丝,可把簇片放在明火上烘,浮丝即很快除掉,也有一定的消毒效果。烧时要注意,不要让簇片烧掉,以浮丝烘掉为上。烧过的簇片,要仔细检查后才能放置,以免引起火灾。用后将簇片晒干,两头用绳子10只一捆扎好,放在高处防鼠、防潮收藏保管。

  3  我省推广方格簇势在必行 

  我省蚕业现已发展到较大规模,特别是蚕桑发达的县市。英山、罗田、麻城等县市,形成了茧丝绸支柱产业。但根据调查,除使用少量方格簇折簇外,绝大多数都使用蜈蚣族。养一张蚕种采用蜈蚣簇,从整理稻草到打好笼簇,需要3-4个工,而且蜈蚣簇一般只能用一次,虽然一次性投资少,但从经济上讲很不合算。而且蜈蚣簇通风差,多柴印茧、黄斑茧和畸形茧,上茧率低。稻草中积累了农药,还造成不结茧蚕。茧丝质量差,蚕业整体效益低。因此,使用方格簇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