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新培 郭定国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415500)
摘 要
根据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拟做对交组合的部分夏秋蚕育种材料进行了多重比较和早期配合力鉴定,为中后期杂交亲本的选择和田制优良杂交组合提供了量化参考。
关键词 夏秋蚕新品种 多重比较
配合力鉴定。
家蚕育种不仅要求新品种高产好养、优质易繁,而且希望新杂交组合配合力良好。配
合力是一种潜在的可遗传的生产能力,是评价品种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它直接影响一代杂交种的生产性能。因此,配制杂交组合时,必须要尽早鉴定其配合力,从中选育出优良的杂交组合。
笔者在1998年春对新杂交组合作实验室鉴定的同时,对部分拟做对交组合的夏秋蚕育种材料进行了配合力早期预测,根据杂交种实际生产能力,办求尽快地辨别杂交组合的优劣,淘汰不良组合,集中力量选育有希望的材料,从中选育出最优良的夏秋蚕新品种。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蚕品种
中系固定种:9541、9543、8533;日系固定种:9542、9544、9546。
1.2 试验方法
根据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在1997年以中系固定种为母本,日系固定种为父本两两杂交配制一代杂交种(正交),1998年春每一杂交组合收蚁2g左右(来自15个以上的卵圈)。四龄起蚕后,每个杂交组合各数4个小区,每小区饲养300头,共饲养36个小区。按照品种鉴定要求,遵循唯一差异性原则进行技术处理。终熟后第6天,每个杂交组合各取3个小区共计27个小区分别调查每区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再换算成万头茧层量。以综合性生产指标万头茧层量进行配合力早期预测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1 各杂交组合万头茧层量成绩(见表1)
2.2 各杂交组合多重比较
以同季同室同重复饲养“芙蓉×湘晖”万头茧层量作对照,各杂交组合万头茧层量成
绩方差分析如表2。
由表2可靠性测验推断:区组间无显著差异,而不同杂交组合间差异极显著。通过用
DunCan新复极差测验,求出L.S.RO.05及L.S.RO.01值(L.S.RO.05及L.S.RO.01值从略),以L.S.RO.05及L.S.RO.01值为标准,作各杂交组合万头茧层量多重比较,结果如表3。
表3说明:各杂交组合的万头茧层量与“芙蓉×湘晖”差异极显著,这种差异不是由
偶然机会造成的,而是不同品种的遗传基础引起的,其可靠性在99%以上。并且,各杂交
组合成绩是真实而有效的,其中以“9541×9542”产量最为突出。
2.3 配合力方差分析
2.3.1 检验组合间差异显著度(见表4)
表4表明:重复间方差不显著,组合间方差极显著,说明基因效应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必须进一步检验组合间一般配合力方差分量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分量的差异。
2.3.2 组合间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测验
由于杂交组合间方差极显著,需进一步估算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先将各组合总和资料列成万头茧层量二向分类
表(表从略),再进行组合间方差分析(见表
5)。
从表5可知:模型I中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对于F1的万头茧层量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亲本对F1万头茧层量有显著的本质影响,亲本之间的特殊配合力效应也有明显的差异。当模型I差异显著时,可以估算各亲本的配合力效应值。
2.4 配合力效应值
为了便于计算配合力效应值,先根据表1计算出各杂交组合的平均数,然后按照一般
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的计算式计算出各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各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见表6)。
从表6可看出:雌性亲本以9541的一般配合力为最高,相对效应值为5.07,最差为
9543,相对效应值为一3.86,雄性亲本以9542一般配合力为最高,相对效应值为2.21,最差为9546,相对效应值为一1.42。从整个亲本来看,以9541为突出,以9543最差。再看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则以8533×9546组合为最高,相对应值为1.79,而8533×9542最差,
相对效应值为一2.00。但从表1来看观察值,则是一般配合力均较高的两亲本杂交组合即
“9541×9542”的观察值为最高,以一般配合力均较差的两亲本杂交组合即“9543×9546”
的观察值为最低。可见表型值最优的杂交组合其亲本的一般配合力也一定较好。
3 讨论和结语
3.1 根据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9对杂交组合进行了配合力早期预测,分别估算出各品种及杂交组合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及相对效应值。从配合力与实际产量的
关系来看,初步认为:“9541×9542”这对杂交组合性状优良,配合力好,在育种中后期要加强选择,定向培养,争取育成比较理想的夏秋蚕新品种。
3.2
一般配合力是由亲本品种的基因加性效应决定的,它是既能遗传又能固定的遗传
成分。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其杂交后代的
际生产能力都较高,如“9541×9542”,一般配合力低的亲本,其杂交后代实际生产能力一般都较低4,如“9543×9546”。利用一般配合力好的品种组合成一代杂种,其杂种表现优良,表型值也高。特殊配合力是由基因非加性效应如显性效应,超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等决定的,由于特殊配合力不能稳定遗传,因此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高低与实际产量不尽一致,如“8533×9546”特殊配合力显著高于“9541×9542”,但实际产量却低于“9541×9542”,但比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有利于提高F1代的表型值,在组合一代杂交种时有其利用价值。由此可知,一般配合力在家蚕品种选育中更为重要,将主要经济性状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作为对交组合,获得成功的希望会大些。
3.3 育种实践中,往往利用现行杂交组合的两个品种,分别作为计划育成种的亲本之一。因为这些亲本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并且相互间有良好的特殊配合力,以解决选育后期成对品种的配合力问题。“9541”、“9542”是
“九五”初期,以现行推广的两个杂交组合进行同系杂交而固定的中、日系品种,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比较高,从配合力观点认为是有道理的。可以肯定,随着配合力遗传效应及配合力遗传研究的深化,将不断促进杂种优势更有效的利用,提高杂交育种工作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