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01 规范蚕茧收烘技术,保全蚕茧质量/谢庆龙/安徽蚕业,1998(1),43-45
从烘茧准备、茧的处理、烘茧程序、干燥程度检验及干茧贮存等环节叙述蚕茧收烘技
术规范,保存蚕茧质量的方法。并提出在蚕茧产量较大而集中的地区推广热风烘茧,以提
高烘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98302 高丝量蚕品种“洞·庭×碧·波”
在我省的引进试养/李林山等/广东蚕业,1998(2),34-41
为了提高广东蚕茧的产量和品质,广东省有关部门于1996年初从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引进夏秋蚕斑纹双限性四元杂交品种
“洞·庭×碧·波”,安排在省内进行试养鉴定。经两年的实验室鉴定和农村试养试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普通种在实验室试养比较,其高产性能和强健性能比对照种芙蓉×湘晖明显提高,茧丝净度优良,唯解舒性能略低;在农村进行丝茧育比较,其高产性能比对照种9.芙×7.湘显著提高,可适应广东气候条件较好的春秋蚕期饲养。(2)原种在实验室试养试繁比较,无论是强健性能和繁育能力均比对照种芙蓉×湘晖明显提高。农村的原蚕试养和蚕种场的试繁比较,克蚁产茧量超过对照种9.芙×7.湘,繁育系数与对照种相近,显示了较好的适应性能和繁殖能力。
98303 我国用蚕生产基因工程生白细胞药物取得重大进展:张耀洲教授技术入股百万进行产业开发/宦建新等/科技日报,1998——04-02
浙江农业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博士张耀洲教授主持的“用蚕生产人的生白细胞口服基因工程药物”取得重大进展,目前,这项研究已完成了基因工程重组和高效表达系统的建立,在蚕中得以大量的生产hGM——CSF(人的颗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并研制成功口服胶囊,通过老鼠及猕猴药物试验,表明生白细胞有效率达到82%。3月28日,浙江海宁丝绸集团公司,浙江农业大学和国家科技部中国生物工程中心共同投资3000万元组建浙江中奇药业有限公司进行
科技成果转化。张耀洲教授以101.4万元技术入股,拥有股份3.38%。据了解张教授完成的这项高科技成果权属折价为405万元。有关人士称这表明我国口服化的基因工程生白细胞药物开始了产业化进程。
98304 蚕蛹培养冬虫草/宋甲申等/山东蚕业,1998(2),30
冬虫夏草冬天似虫、夏天似草,是一种药食兼用真菌。有关试验资料证明,利用蚕蛹为宿主培养成功的冬虫夏草,经成份分析和临床药理研究,可与质量最好的青海野生冬虫
夏草相似。据《本草从新》等古医药典籍记载,虫草能治“诸虚百损”,功同人参。目前,国内用人工生产的虫草菌粉已被卫生部认定为新资源食品,市售的虫草养元精、虫草养元液,是用发酵技术制成的虫草菌粉和虫草菌丝水提取液。它适用于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肾移植、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炎、肝硬化、化疗或放疗后的肿瘤患者。冬虫夏草是我国珍稀的药食兼用补益佳品,也是传统的出口商品,目前市场虫草每公斤售价1.5万元。发展家蚕和野蚕饲养业,加强蚕蛹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富国利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98305 刺绣珍品《清明上河图》挂到联合国/重庆晚报,1997-01—16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宋代传世佳作,以丝绫堆绣再现这一佳作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大创举。这一长22m、宽lm的抽纱刺绣珍品,不久前挂到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厅,这是联合国收藏的第三件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