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地区传病媒介昆虫桑菱纹叶蝉
发生规律的研究


           李章宝 雷国新 靳永年 谈顺友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41550O)

  桑树黄化型萎缩病是一种危险性病害,湖南省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地区。在自然条件 下,这种病害只能通过媒介昆虫——桑菱纹叶蝉(凹缘菱纹叶蝉和拟菱纹叶蝉)传染。为 探明菱纹叶蝉在洞庭湖区的消长及其传病规律,为生产中治虫防病提供依据。我们于1991—1995年对该地区桑菱纹叶蝉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l 材料与方法

  1.l 室外网罩饲养观察
  选择有代表性的桑田3丘,每丘桑田内设1个网罩饲养菱纹叶蝉。每网罩内罩1株桑,其 内投放20-30只桑菱纹叶蝉。以1只菱纹叶蝉为单元,记载各虫态发育历期。统计时取有代 受表性的2O个单元数据,计算各虫态发育历期的平均天数,并记载每天桑田温度。
  1.2 桑田定点调查
  选择3丘有代表性桑田,采用五点取样,每丘定点桑20株,每10天调查1次,记载株桑 虫口数、虫态及凹缘菱纹叶蝉和拟菱纹叶蝉的数量。
  1.3 桑田灯光诱虫
  在桑田内设置诱蛾灯进行夜间灯光诱虫。记录诱蛾灯每瓶内每晚诱虫数量及凹缘菱纹叶蝉、拟菱纹叶蝉虫口比。
  1.4 桑田附近作物定期调查
  在桑田定点调查的同时,与之结合对桑田附近的黄豆、芝麻和杂草同时进行调查,记 载虫口数量和种类。
  1.5 菱纹叶蝉获毒、扭亏调查
  分别从未发病、发病率10%以下、发病率50%以上三种类型的桑田中采30只菱纹叶蝉 成虫,l虫1株实生桑苗网罩接种,记载发病株率。
  1.6 春季对菱纹叶蝉的预测预报
  3月中下旬对连片桑园、零星桑田,采用五点取样,调查菱纹叶蝉越冬卵痕,记载其密 度,求出亩桑虫口密度。
  亩桑虫口密度=调查卵量×亩株数/调查株数 
  4月初选择有代表性桑田,随机标记100粒卵痕,定期观察其胚子发育期和桑树发育 期,并记载桑田温度,发现孵化后,每天调查孵化率和累计孵化率。孵化15%为始孵期,孵化50%为盛孵期,孵化80%为盛孵高峰期,为用药适期。

  2 试验与调查结果

  2.1 桑菱纹叶蝉生活史
  洞庭湖地区桑菱纹叶蝉一年发生四代。以卵在桑技皮下越冬翌年4月中旬孵化为第一代幼虫,5月中旬羽化为若虫。6月中旬为第二代若虫盛孵期,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月下旬第三代若虫盛孵期,8月中旬成虫盛羽化期。8月下旬第四代若虫盛孵期,9月中旬成 虫盛羽化期,各虫态历期,发生时期与温度关系见表1。

  2.2 桑菱纹叶蝉生活习性
  依据桑田附近作物定期调查结果,凹缘菱叶蝉食性杂。除食桑外,还可在黄豆、芝麻作物上生活。具趋嫩性和成虫趋光性。拟菱纹叶蝉单食性,仅在桑树上生存,喜食老叶, 多在桑树中下部叶背面吸汁或栖息在枝条及芽上,形同“腋芽”,成虫越光性弱。
  2.3 桑菱叶蝉在桑田消长规律主要取决于食料来源。全年消长规律见图1。
  2.3.1 春伐桑和夏伐桑混杂,菱纹叶蝉有不间断的食料来源,全年虫口密度较大。
  2.3.2 桑田及桑田附近间作或种植黄豆、芝麻等作物,有利凹缘菱纹叶蝉繁殖,致使菱纹叶蝉虫口密度不减。
  2.3.3 春季雨水少,气温偏高,菱纹叶蝉孵化快,死亡率低,全年虫口基数较大。秋季雨水适中,气温下降慢,第四代发育完全,产卵虫数多,产卵时间长,产卵量多,虫口基数大,第二年虫口密度大。
  2.4 菱纹叶蝉传病规律
  2.4.1 菱纹叶蝉传病与虫口密度关系 据试验与调查结果,全年桑田中凹缘纹叶蝉 与拟菱纹叶蝉的虫口比为1:1。桑田菱纹叶蝉虫口密度大,获毒机率大,传毒率高。
  2.4.2 菱纹叶蝉传病与桑园病株率关系 桑田病株数越多,菱纹叶蝉获毒机率越大,保毒虫越多。传病率越高。据1992年5月中旬获毒传毒试验,从50%发病率桑园采集30只菱纹叶蝉接种,结果发病率为30%,保毒虫为30%,10%发病率桑田采虫接种发病率为7%,保毒虫7%;无病区桑田采虫接种未发病。
  2.4.3 菱纹叶蝉传病与温度关系 菱纹叶蝉在昆虫最适温区18-27℃时,生命力、生殖力、传病力强。洞庭湖区第一代和第四代在最适温区,传病力最强。
  2.5 菱纹叶蝉越冬卵发育进度与温度、桑树发育关系见表2

  3 小结与讨论

  3.1 洞庭湖地区桑田中凹缘菱纹叶蝉与拟菱纹叶蝉虫口比例为1:1。拟菱纹叶蝉全 年四代约可传毒,且传毒机率大。凹缘菱纹叶蝉主要以第一、四代传毒,第二、三代迁飞到黄豆、芝麻上生活。
  3.2 桑菱纹叶蝉防治依据其发生规律,防治策略上应重治一、四代,不放过第二代,巧治第三代。综合生产实际应用,春季桑树开4-5叶时,在充分考虑养蚕安全,收蚁10天前喷雾高效低毒安全药剂;结合夏伐白拳治虫防治第二代;在芝麻上巧治第三代;菱纹叶蝉越冬卵一般产在桑枝上部三分之一处皮下,所以,冬季结合清除闲技重剪梢,可以剪掉大部分越冬卵,压低第二年虫口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