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善康大规模种桑养蚕效益好


     合浦县山口镇青年农民苏善康,高中毕业后回乡参加生产,根据市场需求从事农业生产,走规模生产道路,1996年被评为“广西青年甘蔗大王”,1998年又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种桑养蚕专业户。
     获得“广西青年甘蔗大王”后,苏善康并没有就此停止。近年来,他根据市场发展变化,适时地调整了种植结构,1998年初,他将削减的甘蔗面积改种桑树,建成了连片面积达26公顷多(约400亩)的大片桑园。在桑园边沿,他又建起了蚕房、工作棚、工人宿舍等设施,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与此同时,他到处拜师求教,找有经验的蚕农当老师,并从《种桑养蚕实用技术》等书中学习。经过短时间的自学,对于种桑养蚕的知识与技术,苏善康很快完成了从不知到初步掌握的过程。开始养蚕后,他从外地请来几名老蚕农当技术员,聘了50多个工人为他种桑养蚕。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他克服了许多想像不到的困难,当年6月份,他收获了第一批蚕茧,到11月份,共收获了十多批蚕茧,当年产值达24万元,获纯利8万多元。至此,苏善康第一次大规模种桑养蚕初步获得了成功。
    问及大规模种桑养蚕的初衷时,苏善康:“党中央不是号召我们要加快从小农经济向规模经济的转变吗?我过去的实践也说明,只有生产上规模,才能获得好效益。而且,我
们也有大片的山坡地,适合于连片开发种植”。客观上也是如此:前几年,由于大面积科学种蔗,给苏善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使他成为山口镇的“百万元农户”。说到今后的打算,他计划筹建一家蚕业公司,实施“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模式,经营种桑、养蚕、收烘、技术指导、良种供应、全程服务及蚕药、蚕具等物资供应,为发展蚕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作出更大贡献。
      对于苏善康规模种桑养蚕的开拓性生产活动,自治区农业厅、广西蚕业指导所的有关领导、专家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苏善康所走的道路,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符合自治区党委关于农业和农村发展“1234610”的工作思路,有利于农村产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的方向,是我区蚕业生产中涌现出的又一个好典型。同时,有关领导、专家在实地考察了苏善康的蚕业生产后指出,为使蚕业得到健康、稳定发展,今后的生产重点应放在防病与加强管理上。领导、专家的关怀与支持,使苏善康深受感动。苏善康表示,在今后蚕业生产中一定要认真实施领导与专家的宝贵意见,进一步搞好蚕业生产,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路。

                         (转载广西蚕业9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