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浸酸种延期冷藏实验

 
                廖模祥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 415500

  蚕种即时浸酸后,一般冷藏时限为15天;而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即时浸酸种的供应随时需要延期,故对即时浸酸种一般只限于夏季使用,需延期到早秋使用是冷藏技术面的新课题。作者于99年夏秋季对我所蚕种即时浸酸后进行了冷藏对比实验,现将实验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l 实验研究的起因

  长期以来,蚕种冷藏期限的研究,以“温度”为研究对象的比较多,而从“湿度”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较少,报道的更少。受潘庆中实验的启发,本试验试图把保种湿度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用孵化率、蚁蚕生命力的对比,探索出一种新的冷藏方法,能保证即时浸酸种延期冷藏而不影响其实用孵化率及蚁蚕生命力。

  2 实验研究的材料

  利用我所的冷库和能密封的玻璃容器一个(底面能容纳两大盒蚕种稍有空隙,高度为20—30cm)、生理盐水一瓶、卫生棉若干,供试蚕种:我所现行夏秋季品种限l×限2正反交各两大盒。
 
  3 实验步骤

  3.l 供试蚕种于6月10日即时浸酸后,在外库24℃温度中保护18小时,中间温度(10℃-13℃)中保护6小时,胚阶为丙l一丙2,再入内库(5℃)保存。进内库后,把蚕种分为对照与实验两组。
  3.2 对照组的蚕种置于库内按常规环境保护不做特殊处理,湿度为75%-80%。将实验组的蚕种放置于早已在冷库内冷藏过的玻璃容器中。容器的四周已用浸润的卫生棉填充满,容器底面盛有少量生理盐水,盖面密封,湿度尽量保证饱和。蚕种在蚕种盒的支撑下,避免与盐水直接浸渍。
  3.3 冷藏前40天,库内温度为5℃,40天以后,库内温度降为2.5℃。
  3.4 从7月1日起开始取样,每样各取卵1克。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催青,孵化后分别调查实用孵化率(孵化后第一天与第二天孵化率的合计)和以蚕绝食生命时数(蚁蚕死亡率达到50%时

  4 实验结果(见表1、表2)


  5 分析

  5.1 从实验结果看出,冷藏20天后,随冷藏时间的延续,常规保种处理的二日孵化率递减幅度呈几何倍数,而实验处理的二日孵化率和蚁蚕绝食生命时数递减幅度较弱,说明增大蚕种的保护湿度,能明显地维持其生命力,增强其耐冷藏的能力。
  5.2 冷藏20天时,对照处理的蚕种正反交两个品种的二日孵化率都小于90%,已达不到实用孵化标准的要求,而实验处理的正反交两个品种在冷藏50天后,二日孵化率都在92%以上,蚁蚕绝食生命时数在140小时以上,还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这充分说明增大即时浸酸种的保护湿度,能将蚕卵延期冷藏50天左右,仍可用于生产。
  5.3 实验表明,保种湿度与蚕卵的耐冷藏能力呈极显著的相关性。但二者的相互规律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这也为今后探索冷浸种,越年种的延期冷藏技术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
  5.4 本实验只以实用孵化率和蚁蚕生产力做为对比,对饲养成绩方面的影响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参考文献
               蚕业科学 活庆中1992一18(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