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果桑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考


             陈伽       叶正梅
           (浙江省台州市林科所   浙江省临海市蚕桑学会 318020)

  果桑是果叶兼用的桑树,临海市蚕桑站1993年开始引进六个果桑新品种,经多年的对比、试验研究,筛选出“大十”新品种最佳,由于该良种具有生长势强,桑果成熟期早,单果颗粒大,桑果产量高,品质优,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经多点试验。反映良好。培育良种苗已推广到省内外,并已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桑果于4-5月间成熟,正值水果淡季,填补市场上空档,深受消费者喜爱。果桑引种与筛选成功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名特优品种。
  桑果又名桑乌、桑椹,是长椭园形聚合果,紫黑色,成熟的桑椹富含果汁,香甜可口。桑椹的药用价值自古倍受重视,在很多医书中均有记载。历代医书均作为补肝益肾,滋阴养血、通气血、利五脏、驻容颜、抗衰老等药效评估。据近代科学化验测定;桑椹含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丁二酸、矢车菊素、无机盐、7种维生素和16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有很好的滋补心、肝、肾及养血祛风的功效,对耳聋眼花、须发早白、内热消渴、神经衰弱、动脉硬化、血虚便秘、风湿关节痛等均有疗效。桑椹除鲜食外,还可以制成桑椹酒、桑椹糖、桑椹蜜饯、桑椹蜜膏等保健食品。目前国际上正在掀起开发第三代水果资源热潮,被列为第三代水果之一的桑椹,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果桑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果桑不仅可采果,还可利用桑叶饲蚕。“大十”果桑良种的特点是:一是产果期早,产量高,桑果一般在四月底开采,成熟期比其它的品种提早7-10天,桑果采摘期一个月。仅此良种投产极早,栽种第二年亩产桑果300—500公斤,第三年亩产可达1000公斤以上。二是品质好,果型大,多汁无籽,一般每公斤340粒左右,最大单粒重8.2克,果长4.1cm。三是适应性广,栽培管理容易,无论山地、溪滩地、海涂、良田均可栽植。其三倍体植株生长势旺,盛产期亩产桑叶1500公斤以上,桑叶饲蚕茧质优,果叶兼用,效益高。近几年,鲜果投放市场后,已进入高档宾馆及消费场所,很受消费者青睐,桑椹的保健效果和药用价值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特别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桑果鲜销有着广阔的市场。
  台州为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半山区,有着广阔的海涂、滩地和低山缓坡都可开发种植果桑,而近五年来我市果桑的发展和试制桑椹酒、桑椹蜜膏的成功,为果桑综合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并先后从临海的大岭、邵家渡、涌泉推广到温岭、天台、仙居、黄岩等地,面积已达200余亩,预计2000年桑果产量可达100吨左右,本市的黄岩区罐头和饮料生产基础好,信息和销售网络较健全,这为果桑综合开发利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果桑深度开发的指导思想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经济为杠杆,搞好集约化经营。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具有台州自己特色的品牌。建议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成立果桑综合开发中心,在组织、人员、资金上提供保障,要加强桑果新品种的选引、繁、推(广),使台州果桑独有品种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要建立果桑良种示范园,建立果桑基地,在黄岩、临海等市(县)选择l—2个乡镇,建立一批集中成片、良种密植、快速成林,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果桑示范乡镇。
  要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投入,加速果桑高品质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降本增收,努力提高桑果的产量和质量,要开展桑果鲜果保鲜保质的技术研究,为桑果鲜销延长贮运保鲜提供技术保证。要培育和扶持有一定规模和有实力的加工企业,开展桑果肥头加工桑果酒和桑果饮料的研究和开发,尽快投放市场,要大力宣传桑果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使桑果这一果中之珍品为人类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