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萍 萍
(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农技服务站 312400)
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到户,使蚕桑生产由原来的相对集中变为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而蚕农思想认识、养蚕技术和重视程度的不同,养蚕中往往出现各种问题,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c现将我市蚕
农补催青中影响蚕种孵化的因素分析如下.供同行和蚕农参考c
l 接触农药等引起蚕种中毒
有些蚕户领种没有固定用具,往往随便找张纸包一下,放入口袋带回家补催青。由于包种用纸接触过药或其他药品、或者衣袋不干净等引起蚕种中毒,造成孵化不齐甚至死种、另外,夏秋蚕补催
青期间,蚕室中点蚊香,蚊香会引起蚕种中毒,孵化不齐。
2 消毒失当使蚕种中毒成为死种
一些新养蚕户误以为用农药进行蚕室蚕具消毒,可以彻底消灭病菌。殊不知如用农药消毒不但病菌没杀灭,反使蚕种中毒造成死种。98年金鹰镇某农户春蚕前半个月用敌敌畏消毒造成1.5张蚕种全部中毒;98年中秋蚕某农
户用乐果消毒导致2.5张蚕种中毒。
3 加温不慎导致蚕种烘死、烫死
一些新养蚕户或不重视补催青的蚕农往往前期不加温,后期看到人家蚕种已孵化就过度加温甚至用明火加温,想让蚕种早点孵化,结果往往将蚕种烘死。
烘死蚕种的农户有几种情况:用电炉加温,房间又小,温度过高;火炉多,如2一3个明火加温;火源离蚕种太近;用茶炉火加温。
4 湿度不足导致蚕种孵化不齐或死种
湿度是影响蚕种孵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春季补偿青,一般蚕农的蚕室温度较合梁,只有极少数农户补湿不足,造成孵化不齐。夏秋季补催
青重视蚕室补湿的农户不多,特别是早秋季补偿青,一般早秋蚕期气候干燥、温度高,由于大多数农户不注意补湿,造成蚕种普遍孵化不开,实用孵化率不高。
5 感光中存在的问题
蚕农收蚁前都用电灯感光。有些蚕农用100W或60W灯泡感光时.灯泡离蚕卵过近。发生蚕种被烫死现象。
6 管理操作不慎导致蚕种损失或孵化不齐
6.1 蚕种到家后不及时摊卵,致使一日孵化率不高,这种现象极为普遍。
6.2 管理不良,蚕种或蚁蚕被老鼠、蚂蚁等为害。
针对农户补催青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补催青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蚕
种一日孵化率和实用卵化率。具体应做好如下工作:
(1)补催青最好采用小蚕共育形式,选内行饲养员负责,有条件上的乡村要创办小蚕
公司,以减少农户自行补偿青造成的损失。
(2)领蚕种用具要固定,保管时注意防止污染,使用前要消毒。领种途中防日晒雨淋.尽快送到蚕室并及时摊卵,蚕卵要摊平摊匀。
(3)补催青期间蚕室应尽量保持黑暗,关好门窗;防止不良气体进入蚕室.但也要注意
蚕室换气。
(4)严格按补催责要求控制好温湿度,蚕室加温时切忌使用顶头火或明火。蚕卵不能离热源过近,要有60cm,中间隔
一只湿匾。补湿应采用间接补湿方法。春蚕期可在热源上置一只盛有开水的盆或壶.也可在蚕架四周挂温布。待别要注意夏秋蚕期的补湿.应在
蚕室中多喷水,但不能把水直接喷到蚕卵上。
(5)感光时用15w或25w灯泡即可,灯泡离卵面1m以上。
(6)蚕室蚕具要用专门消毒剂消毒,配准浓度,用足药量,千万不能用农药消毒。
(7)蚕室中严禁存放农药、点蚊香。
(8)阻塞蚕室洞孔.关好门窗、防止老鼠为害;蚂蚁为害严重的农户可在蚕架脚下垫盛有水的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