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杂桑1号


  该品种1981年开始选育,1988年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199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该品种为杂交桑品种,母本澧桑24是本所60年代育成的桑品种,父本苗33从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引进。这一杂交组合的杂交后代,整齐度好,发芽期比湖桑32号早4-5天,发芽率比湖桑32号高20%,生产芽率比湖桑32号高10%,发条数多,生长势强,成园快,成林桑园亩产叶2500公斤以上,比湖桑32号增产21%-34.3%,叶质好,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略超过湖桑32号,5龄50kg桑产茧量、亩产茧量分别高3%、20%、。养蚕制种成绩良好,叶质化学分析粗蛋白比湖桑32号高1.09%,中抗桑萎缩病、抗桑紫纹羽病和抗涝性强。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湘杂交1号,采用自然杂交制种,采种园的父母本株栽植按13:87的比例栽培,亩产杂交种籽10公斤左右,产叶1800公斤左右。该品种已在湖南、江西、贵州、四川等省推广达 3万余亩,收到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特征
  树形直立、枝条粗长,发条数多,节间密,皮色青灰色,皮孔粗大突出,侧技少,木质坚硬,叶序五分之二,冬芽长三角形,芽尖贴着枝条,副芽少,成叶卵圆形,叶质柔软,叶片较丰驰桑大,叶肉较沙2×伦109厚。叶缘钝锯齿,开雄花。
  2 特性
  发芽早,发芽整齐,成熟快,生产芽多,产叶量高,树性强健,生长势旺,秋叶硬化迟,抗病抗寒性较强,在长江流域栽培,早春桑芽不易受冻害。
  3 栽培技术要点
  (1)育苗:该品种只需用种子育苗,当年便可移栽。播种时间一般以春播为好,即4月中、下旬播种。如当年采种育苗,最好不要迟于6月上旬播种。播种量,每亩不超过0.5公斤,可条播或撒播。一般每亩出圃苗3—5万株。
  (2)定植:定植前,挖深宽各40厘米的沟,沟内施入有机肥4000公斤以上,磷肥100公斤,埋土后栽植。栽植时间以冬栽为好,最迟也不要超过2月底,每亩栽植1000-1500株,栽植后于2月中旬离地面35-40厘米剪定,养成主干,发芽后选留分布匀称而健壮的新梢3根,其余全部疏去,第二年春离地面65—70厘米剪定,养成第一支干,发芽后每支干选留分布均匀而健壮的新梢3根,其余全部疏去,第三年养春蚕后夏伐,根据栽植密度确定是否形成第二支干。
  (3)田间管理:每年3月中下旬每亩施催芽肥尿素20公斤,夏伐后每亩施尿素30公斤,7-8月中旬施1至2次秋肥,8月下旬后不再施用氮肥,防止枝条徒长,以免梢端易受冻,冬季施足有机肥。春季雨水季节,要注意及时排除桑园渍水,夏秋季根据干旱情况适时灌溉,以利桑树生长。
  (4)病虫防治:夏伐后用1000倍甲胺磷液喷雾,防治桑象虫,秋季每期养蚕前喷一次乐果,秋蚕结束后喷一次封园药,冬季注杀桑天牛和刮除野蚕、桑蟥卵块,清除枯枝落叶。